導讀:2024年是康德300周年誕辰,回望康德的生平和思想,這位哲學大師的思想光芒仍然熠熠生輝,對當今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边@氣勢磅礴的格言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并被永遠鐫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作為德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人,康德以其宏達而幽深的哲學體系,不僅對歐洲乃至全球的哲學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也對現(xiàn)代科學、道德、法律等領域影響深刻。
2024年是康德300周年誕辰,回望康德的生平和思想,這位哲學大師的思想光芒仍然熠熠生輝,對當今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康德的“三大批判”。
“康德之橋”
哲學界流傳著一句話:“在哲學問題上,你可以贊同康德,也可以反對康德,但不能沒有康德。”康德是西方哲學史上的一個劃時代人物,他開啟了西方哲學全新的體系。在這個被稱為18世紀“書齋里的學者”的書房里,似乎藏著一個特定時空的樞紐,歷史匯集于此,未來發(fā)軔于此。
俄國文藝理論家戈洛索夫克爾曾說:“在哲學這條道路上,一個思想家不管他是來自何方和去向何處,他都必須通過一座橋,這座橋的名字就叫康德?!边@就是著名的“康德之橋”。
康德被視為學哲學路上的一個分水嶺,這座橋分隔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橋的一頭,是被世上絕大多數人視為常識且無條件接受的實在論——物質微粒以及物理規(guī)律構成世間萬物以及人類,并且這些物質都客觀存在于一個被稱為宇宙時空的巨大箱子里。
康德位于柯尼斯堡的故居。
康德家鄉(xiāng)柯尼斯堡(今加里寧格勒)的康德像。
在橋的另一頭,則是德國古典觀念論的起點??档抡J為,所有的對象都在圍繞著人類主體運轉,并不是我們去認識外界對象,而是外界對象被我們認識。
正是受哥白尼以“日心說”顛覆源于人們日常經驗常識的“地心說”的啟發(fā),康德將知識與對象之間的關系進行“顛倒”思考問題,提出了對象符合知識的思維方式,強調不是主體圍繞著客體轉,而是客體圍繞著主體轉,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就是被人們稱為“哥白尼式革命”的康德哲學革命。
日本哲學家安倍能成將康德哲學比喻為“蓄水池”,他認為之前的哲學都流向康德,后來的哲學又從他這里流出。無數偉大的思想都從這里起步,康德之后的很多哲學家,比如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叔本華、馬克思都深受其影響,創(chuàng)造出了自己的哲學體系。
康德作為一座橋,標志了人在認識世界方式上的根本轉向。
正如康德研究學者、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鄧曉芒所說,康德的偉大之處,就在于第一次把道德從一種天經地義的教條、風俗習慣或信仰變成了自由意志的法則,使得啟蒙的道德高于任何以往的道德。
試想,在一個理性被質疑、自由衰敗、道德虛無的時代,康德毅然扛起了捍衛(wèi)三者的大旗,肯定了人的尊嚴與價值,這本身就需要超越時代的長遠眼光和超凡勇氣。
《文史博覽·人物》2024年第6期 《走進康德的思想世界》
以哲學為終身研究事業(yè)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于柯尼斯堡。該城市位于桑比亞半島南部,曾是德國文化中心之一,被東普魯士定為首都。
事實上,康德一生雖然沒有遠行,沒離開過東普魯士,但并不影響他在大腦中完成對無限世界的探索。他所在的城市柯尼斯堡,在當時來說也并非邊陲小城,而是該地區(qū)的大都市和重要的貿易中心,所以這并不影響他接收到世界最新的發(fā)展信號,進而思考和討論時代的前沿問題。
在偉大的哲學家身份之外,康德還曾是貧寒的學生,是迫于生計的家庭教師,是獨具魅力的大學教授。
康德生于一個地道的手工業(yè)家庭,他的父親是馬鞍匠,母親是皮匠的女兒。母親雖然沒有受過多少教育,卻聰明能干,對康德的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康德在自傳中深情地寫道:“她為我種下第一粒善的種子,使我的心靈朝向大自然,喚醒并擴大了我的智力,她的教誨對我一生都有極大的影響?!?/p>
作為馬鞍匠的兒子,康德本也會過上工人的生活,但一位牧師建議,這個聰明的小伙子應該接受更高的教育。
1740年,在康德母親的支持下,16歲的康德進入柯尼斯堡大學學習。他先是學了神學,可他的興趣卻已遠遠超過了神學范圍。
通過邏輯與形而上學教授馬丁·克努岑,康德接觸到萊布尼茨和牛頓的學說??档掠谑欠艞壣駥W,重新確立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方向,并以此作為自己終身的研究事業(yè)。
大學期間,康德的母親病故,這對康德來說是沉重的打擊。那個陪伴他成長、時時鼓勵他的的母親永遠地離他而去,康德用了很久才從母親去世的悲傷中緩過來。
失去母親的支持,康德在學校的生活只能靠自己勉力維持,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他經常中斷學業(yè),接受救濟。
1746年,康德終于用德語完成的《論對活力的正確評價》(活力即動能)的碩士論文,但學校的要求是用拉丁語寫作,最終論文沒有通過。他被迫中斷學業(yè)外出謀生,繼而開啟他擔任家庭教師的生涯。
他雖然離開故居,卻并未遠游,而是來到柯尼斯堡周邊的地區(qū),給貴族和牧師家庭的孩子授課,這是他一生中去過最遠的地方,也是他一生中最安穩(wěn)自在的時光。
事實上,1747年到1755年家庭教師的經歷使康德獲益良多。他不僅獲得了豐富的閱歷和教學經驗,還有充裕的時間博覽群書,為他將來在柯尼斯堡大學的教學和學術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油畫《康德和朋友們在餐桌上》,德國畫家埃米爾·多爾斯林作于1900年。左三為康德。
獨具魅力的大學教授
康德一輩子除了讀書,寫書,就是教書,沒有干過其他的工作。他的職業(yè)是教書匠,在《純粹理性批判》贏得整個世界之前,研究哲學完全是他的業(yè)余愛好。
1755年,康德重返柯尼斯堡大學并提交拉丁語論文《論火》,順利拿到碩士學位。三個月后,他再以《對形而上學知識基本原理的新解釋》通過答辯,成為柯大無講席講師,開始長達42年的大學教學生涯。
由于只是編制之外的私募教師,所以康德的薪俸只能依賴選課的學生支付。即便如此,康德上課熱情極高,從不遲到。
在成為正式教授之前,康德的教學工作非常飽和:他任教的科目包括自然地理學、數學、力學、工程學、倫理學、自然科學、物理學、修辭學等學科。
他每天的課程都排得很滿,列出一張最繁忙的一天的時間表如下:上午8-9時邏輯學、9-10時力學、10-11時理論物理學;下午2-3時自然地理、3-4時數學。
他上課生動幽默,從不照本宣科。雖然從未出過遠門,康德講課卻趣聞逸事不斷,間雜異國風土人情,學生聽得時而哄堂大笑,時而又熱淚盈眶。
康德授課以資質中等的學生能聽懂為標準,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他常說:“我不是教給你們哲學,而是教你們如何進行哲學思考?!?/p>
德國思想家、作家赫爾德聽完康德的課后,對他贊譽有加,曾在一封信中寫道:“他血氣方剛,總是那么興致勃勃,他生來就為思想的額頭里裝滿了堅不可摧的快樂和喜悅,有取之不盡的風趣、機智和變化無常的思想,聽他講課簡直就像在輕松愉快的享受。他能調動起學生的情緒,使我們愉快地學會自己思考問題?!?/p>
直到1770年,康德的編外生涯持續(xù)15年之后,他終于以46歲高齡獲得柯尼斯堡大學講授邏輯學和形而上學的教授資格。
1770年是康德學術研究的分水嶺,在這之前他主要研究自然科學,代表作是《自然通史和天體論》;1770 年之后,他則把重心放在哲學研究上,從1781年開始,9年內康德連續(xù)發(fā)表了他的代表作“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斷力批判》(1790年),系統(tǒng)地闡述了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其“三大批判”也成為西歐哲學史上劃時代的著作。
柯尼斯堡大教堂邊的康德墓。
高度自律的哲學家
“他沒有生活,也沒有事件。”詩人海涅曾這樣概述康德的一生。一位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家,“很少走出柯尼斯堡,卻讓世界來到他的身邊”,他是如何做到的?
晚年時期的康德,生活高度自律,除了教書就是寫作。他每天清晨五點準時起床,寫作到七點,之后去授課,回來后在書房待到下午一點。午餐后,他必有一段固定的散步時光——下午三點半準時出門。當地的居民都已經習慣了康德規(guī)律的作息,甚至在他經過時校正鐘表的時間。
康德散步不僅定時,而且路線固定。他永遠沿著小菩提樹路散步,每天八個來回,一步不多,一步不少。
這種近乎刻板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了康德對秩序和自律的重視,也映射出康德哲學中對理性和法則的強調,這也成為其哲學思想的一種隱喻。
這種極度規(guī)律的生活,讓從小體弱多病的康德活到了80歲,這在當時屬于相當的高壽,據統(tǒng)計當時的平均年齡才50歲。
康德研究專家馬庫斯·維拉舍克認為,康德生活極度自律,卻并不是一個呆板、無趣的人,他實際是個很愛交際、風趣幽默、興趣廣泛的人。晚年時期,康德經常邀請客人與他共進晚餐。
康德深居簡出,終身未娶。據德國《世界報》的一篇文章介紹說:柯尼斯堡的年輕的女士們的眼光一直追逐著穿得雅致的康德碩士,它是社交場合的靈魂。他雖然個子不高,但眼睛炯炯有神、談話風趣、幽默。然而,康德對女性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至于原因,馬庫斯·維拉舍克表示,據說康德自己曾經說過,他在想結婚的時候結不起,等他負擔得起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康德的一生,也是踐行理性、自由、道德的一生。香港著名哲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關子尹認為,康德哲學的根本標志在于它對理性的尊重、對人格的塑成有所要求、對義務和道德自律的說明具有相當“平正”的理論立場,它猶如一條引導人類文明朝向理性發(fā)展的康莊大道。
1797年,73歲的康德停止了大學教學工作,但仍然在寫作。1804年2月12日,這位80歲的老人的心臟停止了跳動。然而,他的智慧之光,卻穿越時空,照亮了人類前行的道路,成為永恒的思想坐標。
文 | 吳雙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