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電領域,董明珠一直是一位活躍且備受矚目的人物。憑借犀利的言辭、直言不諱的性格、不屈不撓的精神,董明珠成為大眾眼中的“網紅”企業家,被稱為“鐵娘子”。
多年來,她帶領格力電器取得巨大的成功,成為中國家電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其一舉一動可以說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引發廣泛討論。
尤其近年來,隨著時間推移,董明珠的退休話題頻繁出現在頭條和公眾的熱議之中。這不僅是一個關于個人職業生涯的探討,更像是一場牽動整個家電行業乃至商業世界神經的重大事件。
而近日,這一話題再度甚囂塵上,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一、股東大會上董明珠主動談退休
6月28日,格力電器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在公司珠海總部舉行,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董秘兼格力鈦董事長鄧曉博等出席會議。
在本次股東大會上,董明珠表示,“去年,公司面臨了來自方方面面各種不同的壓力,但是恰恰取得了最好的成績。這個成績并不代表我們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
對于業績增長,她總結為:一是加大人才隊伍的建設,二是加大技術的創新。
與此同時,在本次大會上,董明珠對于退休話題終于不再諱莫如深。“明年換屆也許我會退休,但給后面人留個爛攤子可不行啊!”這也是繼上年度股東大會,董明珠主動提及退休話題后,又一次談及退休問題。
同時,她還稱“只要在崗位上就不該考慮退休,如果現在考慮退休,整個公司的管理、方向都會發生變化”。
此前,在2022年股東大會上董明珠表示,“很多企業一換人就倒了,而在我們看來,就是要用企業文化來成就一批人,誠信的企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道不同不相為謀。企業一把手要把企業視為自己的生命,要有奉獻的精神。沒有這種精神,就不配坐在這里。”
歲月不饒人。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以及股份合作制企業,經營者年齡超過60歲,就該考慮退休問題,外界也會出現退休的議論。年至古稀的董明珠,交棒給年輕人也是大勢所趨。
對于外界較為關心的渠道變革問題,董明珠現場介紹了格力電器新上任的銷售總監盧陸群。董明珠表示,格力推進渠道變革有一個團隊。
有投資者提及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未來10年格力電器可能會遇到哪些挑戰?
董明珠沒有回答這個問題,格力電器黨委書記張偉接過話筒表示,“歸根結底,最主要的還是人才隊伍建設。”
他認為未來10年還是人起決定性作用,所以首要的還是加強領導班子的建設,其次是技術的創新,一個有活力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一定是在產品創新、技術突破方面建立優勢,最后則是渠道的建設。需要所有人不斷地去奮斗、去挑戰,在斗爭中成長。
對此,不少外界人士解讀表示:董姐在鋪路退休。
二、董明珠領導下的格力
近兩年,在家電大盤復蘇回暖的背景下,格力的成績單可謂相當漂亮。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收2039.79億元,同比增長7.93%,凈利潤為290.17億元,同比增長18.41%。2024年一季度格力電器營收363.64億元,同比增長2.56%,凈利潤46.75億元,同比增長13.77%。
對此,董明珠曾表示,過去一年,格力電器創造了成立33年以來最好的經營成績。從年報數據來看,格力電器在時隔4年后再次突破2000億元門檻。
在當下各大巨頭多元化、構建多渠道增長曲線的宏觀背景下,格力在董明珠的帶領下也在不斷外延。
從數據上來看,2023年格力電器空調業務營收1512.17億元,同比增長12.13%,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74.14%;生活電器營收40.02億元,同比下滑12.39%,營收收入占比1.96%;工業制品營收100.03億元,同比增長31.63%,營業收入占比4.90%。
此外,還有智能裝備、綠色能源、其他主營等業務。分地區來看,內銷業務營收1496.62億元,占比73.37%,外銷249.04億元,占比12.21%。
在格力最為倚重于的空調品類,格力持續投入研發資源,不斷提升產品的性能和品質。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高效節能、智能控制等先進技術的空調產品,鞏固了其在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和提升品牌形象,逐步提高在國際市場的份額。
在多元化業務布局方面,格力在智能家電領域取得了一定進展。其智能冰箱、洗衣機等產品逐漸受到消費者認可,市場份額有所提升。
在工業領域,2023年,格力電器開發了面向鋰電、光伏領域的GR35、GR50E、GRS20等工業機器人,面向汽車零部件壓鑄的GR200工業機器人,以及匹配配液工作站的GRX5協作機器人,并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提供機器人自動化應用解決方案。
此外,格力在新能源領域的投入也在加大,投資建設新能源工廠,研發相關技術和產品,當下仍在虧損,但未來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據悉,幾年前,格力收購了銀隆新能源,銀隆新能源后被更名為格力鈦新能源。2023年12月的公告顯示,格力電器將持續收購格力鈦剩余股份,這也成為格力電器近年來最受市場爭議的一次投資。
格力鈦2022年營收為25.87億元,毛利為4.13億元,凈虧損19.05億元;2023年上半年營收為14.4億元,虧損1.71億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格力鈦資產總額為243.11億元,負債總額為242.45億元。
二、董明珠與格力的故事
回溯過去,董明珠的職業生涯與格力可謂緊密相連,譜寫出一段波瀾壯闊且充滿傳奇色彩的篇章。
1990 年,董明珠初入格力,從基層業務員做起。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出色的銷售技巧,她迅速嶄露頭角。
1994 年,格力遭遇重大危機,骨干業務員集體辭職,產品滯銷,庫存積壓,財務虧空。董明珠臨危受命,出任經營部部長。她曾言:“越是單純的東西,越需要百倍的努力去捍衛它。”她大力整頓營銷體系,推行“大經銷商模式”,加強產品質量把控,成功帶領格力走出困境。
1995 年,格力不僅扭轉局勢,還創造了營收達到 25 億、實現 1 億元利潤的佳績,并超越春蘭,榮登中國空調銷量之首。
此后,董明珠在格力的地位愈發穩固。然而,2016 年,珠海市國資委免去董明珠格力集團董事長職務。但她毫不氣餒,繼續引領格力電器前行。2019 年,格力電器進行大混改,張磊的高瓴資本接手成為最大股東,格力電器成功實現了體制的轉變。
在格力的發展歷程中,董明珠一直致力于推動多元化戰略。她帶領格力進軍智能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然而格力手機項目卻未能取得預期成功。盡管投入了不少資源和精力,但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格力手機未能占據可觀的市場份額。
董明珠曾說:“格力做手機,分分鐘的事情,銷量做到 1 個億(元)是沒問題的。”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2023年5月,相關信息顯示,格力電器已解散手機核心團隊。
董明珠還因與雷軍的“十億賭約”而備受關注。2013 年,董明珠和雷軍在央視年度經濟人物典禮上設下賭局,賭約為五年內格力的營收能否超過小米。
這場賭約引發了廣泛討論和關注。雖然格力在賭約期間的營收超過了小米,但這也反映了格力在互聯網時代面臨的新挑戰和競爭壓力。董明珠表示:“互聯網經濟必須有實體經濟的支撐。”
時至今日,董明珠與雷軍的賭約還時不時被人提及。與此同時,近期,其與雷軍之間的糾葛再次沖上熱搜。針對近期網上一些文章和短視頻稱“小米空調銷量超過了格力空調”的說法,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進行了公開回應,她表示“小米說自己(空調)第一名,全靠別的廠家做產品,你的技術是什么?”“誰是第一,消費者心里有桿秤。”
盡管多年前董明珠與雷軍的天價賭約輸了,但是其對互聯網經濟卻有了更深度的認知,并親自上陣帶領格力布局。比如,在不到40天的時間里,親自上陣直播帶貨,累計達76億元;2019 年,動員 9 萬員工在格力商城上開設個人微店,董明珠在格力分銷商城也開了家“董明珠的店”。
此外,董明珠極其重視技術創新,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使得格力取得眾多技術突破,如“風不吹人”技術、雙氫壓縮機技術等,提升了產品的性能和競爭力。她強調:“一個沒有創新的企業是沒有靈魂的企業。”在她的帶領下,格力還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增強了中國家電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董明珠的退休問題不僅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人們對家電行業未來發展的思考。
一些人認為,董明珠的退休將對格力電器產生一定的影響,公司需要尋找新的領導者來帶領公司繼續發展。另一些人則認為,格力電器已經有了一個完善的管理團隊,能夠確保公司的穩定發展。
董明珠的退休計劃,不僅是她個人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反映了中國家電企業界的代際傳承和發展趨勢。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面臨著退休和交接班的問題。如何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傳承,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