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戰役勝利
1947年5月13日,國民黨軍頭號王牌、美械精銳五大主力之首、有“御林軍”之稱的整編74師張靈甫部,在魯南沂蒙山區陷入困境,解放軍華東野戰軍集中20余萬主力,將其團團圍困在孟良崮孤山之上。蔣介石聞訊后雖然吃驚,但認為該師戰斗力強,又控制制高點,必能堅守;如左右鄰加速增援,可造成與華東野戰軍主力決戰的機會。
張靈甫固守險峰,最后全軍覆滅
因此蔣介石不僅不下令張靈甫趕緊突圍后撤,反而令其率整編第74師固守待援,牽制華東野戰軍主力。同時,嚴令新泰的整編第11師、蒙陰的整編第65師、桃墟的整編第25師、青駝寺的整編第83師以及河陽、湯頭的第7軍、整編第48師等部迅速向整編第74師靠攏,企圖用10個整編師的龐大兵力在蒙陰、青駝寺地區殲滅華東野戰軍主力。
張靈甫本人也認為自己建制尚完整,部隊戰斗力強,且居于戰線中央,左右鄰部隊又都在一兩天路程內,因此一面請求空投糧彈,一面留在原地、固守待援,準備建立蓋世奇功。不料,外圍的那些友軍部隊總兵力雖然多達30萬人,距離也的確近,左右兩翼的整編25師、83師甚至僅有一山之隔,但如此近的距離,就是過不來,直到16日華東野戰軍攻上孟良崮主峰,張靈甫被擊斃當場,也沒有見到援軍一兵一卒。
黃百韜親眼目睹張靈甫覆滅
1年后淮海戰役在江淮大地上剛剛爆發,同樣的場景在徐州東面的碾莊圩一帶再次上演。國民黨軍第7兵團再次遭到華東野戰軍主力圍困,由于當時徐州駐扎著國民黨軍另外3個兵團30余萬大軍,且相距不足百里,因此蔣介石再次籌劃了“固守待援、內外夾擊”的戲碼。
與張靈甫不同的是,第7兵團司令黃百韜并不想實施這一戰法,因為當初整編74師覆滅時,他就是其右翼整編25師的師長,從頭到尾目睹了張靈甫的下場,還因此得了“撤職留任”的處分。被圍之后,他對徐州城內的援軍并沒有過高期望,但他也沒有別的選擇,前后左右都已被堵死,根本無路可退,又感念蔣介石一路提拔其擔任軍長、兵團司令的恩情,拒絕放下武器投降,只能抵抗到底。
《大決戰》劇照
后來的戰況也的確如黃百韜所料,他10日就遭到阻擊圍困,徐州城內的援軍卻直到13日才出發,而且每天進展緩慢。盡管黃百韜使出了吃奶的力氣,超水平發揮堅持了12天時間,依然沒有挽救自己覆滅的命運,最后與張靈甫一樣全軍覆滅,自己也命喪當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