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國土面積在其歷史上經歷了顯著的變化。在鼎盛時期,唐朝的疆域面積達到了一個相當大的規模。具體來說,唐高宗時期(公元669年左右),唐朝的疆域面積達到了最大值,約為1237萬至1251.19萬平方公里(不同來源給出的數據略有差異),這一面積比現在的中國還要多三分之一。這個數字是根據唐朝設置的行政區劃來計算的,主要涵蓋了唐朝直接管轄的地區。
唐朝的國土面積變化可以大致分為幾個階段:
1、初期統一與擴張
唐朝開國后,逐漸結束了隋末以來的群雄割據局面,并統一了全國。隨著政治的穩定和國力的增強,唐朝開始對外擴張,逐步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區。
2、鼎盛時期
在唐太宗和唐高宗的執政期間,唐朝的疆域達到了頂峰。通過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唐朝消滅了突厥、薛延陀、吐谷渾等政權,并控制了這些地區。此時,唐朝的疆域東至朝鮮半島,西達中亞咸海,南到越南順化一帶,北包貝加爾湖。
3、中期動蕩與收縮
唐朝的疆域并非一成不變。在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復國,導致漠北及貝加爾湖等地區復歸突厥。此后,唐朝又經歷了安史之亂等內訌,這些事件削弱了唐朝的國力,并導致其疆域逐漸收縮。特別是在公元790年以后,西域被吐蕃逐漸攻占,唐朝在西域的勢力范圍大幅縮小。
4、晚期恢復與最終衰落
在唐朝晚期,雖然有一些恢復疆域的嘗試(如張議潮占據河西、隴右并歸附于唐朝),但唐朝的疆域已經無法恢復到鼎盛時期的規模。最終,在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其疆域也隨之消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