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戎馬一生,取得最大的勝果,無疑是率領六萬湖湘子弟收復新疆,為中國圈回了百萬平方公里國土,創造了晚清時期領土失而復得的奇跡。
眾所周知,左宗棠是在1876年(光緒二年)4月,肅州祭旗正式出兵,打響了收復新疆之役。不過,在這之前,左宗棠耗費了很長時間、動用了大量資源做了兩件準備工作。如果沒有這兩件準備工作,收復新疆之役必然會變得百般艱難。
左宗棠
這兩件準備工作,第一件是為西征大軍準備足夠的糧草。
兵法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明糧草在戰爭中具備的重要作用。左宗棠打了十幾年仗,如何不懂得這個道理?當時他在陜西、甘肅、寧夏屯兵數萬,預備西征。西征軍每天都會消耗大量的糧草。陜西、甘肅、寧夏地處西北邊陲,那里地廣人稀,糧食異常珍貴,根本就難以征集到足夠多的糧食,來供給西征軍將士。如果要從內地運送糧食到陜西、甘肅,又將面臨路程遙遠、物力艱辛的困難,運送糧草全部依靠人力和畜力,一是所需時間極為漫長,二是運送成本居高不下。
怎么辦呢?左宗棠苦思良久,突然想到漢武帝在西域屯田的故事。漢武帝為了攻打匈奴,使用吏卒五六萬人在西域屯田,并設置屯田校尉進行管理。幾年下來,屯田部隊開墾田地一萬多頃,每年都能收獲百萬斤以上的糧食,不但節省了大量軍費開支、徭役勞作等,還增加了物資儲備,達到了既開源又節流的目的,為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奠定了堅守的物資基礎。
漢武帝屯田
左宗棠當即派出自己的親信大將、“嵩武軍”統領張曜率領一支軍隊前往哈密屯田,并調撥了3萬兩銀子,作為屯田大軍的啟動資金。張曜不負眾望。他到達哈密后,身先士卒,帶領部隊尋找水源,燒林開荒,不到一年時間,就開荒2萬多畝,當年喜獲豐收,一共收獲糧食100萬斤,能夠供應張曜的部隊達兩個月之久。
實驗性屯田取得了成功,左宗棠又陸續出動軍隊在各地進行屯田。這些軍隊也都取得了成功。不僅如此,左宗棠還下令,鼓勵當地老百姓參與到屯田中來,這種屯田叫民屯,與部隊的軍屯有所區別。但他們的作用是一樣的,就是積極發展農業生產,提高糧食產量。在左宗棠的鼓勵下,一大批良田有如雨后春筍一般出現,原來的大漠荒野,盡成膏腴之地,變成了西征大軍的糧草產地。從此,塞上也有了江南風光。
塞上江南
第二件事是創辦蘭州制造局,為西征軍制造大量先進武器裝備。
左宗棠向來注重武器裝備的戰爭中的作用。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后,他便敏銳地覺察到,清軍與英軍在武器裝備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他在給恩師賀長齡的信里說,建議“練漁屯,設碉堡,簡水卒,練親兵,設水寨,省調發,編泊埠之船,設造船之廠,講求大筏軟帳之利,更造炮船火船之式,火藥歸營修合,兵勇一體敘功,數者實力行之”,這是中國最早提及堅船利炮作用的聲音之一。
他在組建楚軍后,不惜重金購買了許多洋槍洋炮,嘗到了甜頭。同治十一年(1872年),當他率部進駐蘭州后,發現阿古柏的軍隊受到英、俄的支持,武器先進,裝備精良。要想打敗阿古柏,就必須將西征軍的武器裝備再升一個檔次。
為此,左宗棠在蘭州暢家巷,以搬遷到此地的西安機器制造局部分設施設備為基礎,創建了蘭州機器制造局。蘭州機器制造局是西北地區第一個近代軍工企業,左宗棠寄予了極大的厚望。他特地從福州機器局調來賴長,擔任蘭州機器制造局的總辦,全權負責運行。賴長是廣東人,曾經擔任過左宗棠的副將。他精通軍火,擅長各種機器的設計制造,是一個具有近代科學技術知識的人才。
蘭州機器制造局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蘭州機器制造局除了賴長,還遠遠不夠。左宗棠又從南京金陵制造局和上海江南制造局高薪“挖”來一批技術精湛的專業技師和工匠,請他們協助賴長工作。在賴長的帶領下,這一批專業技師和工匠克服了重重困難,建起了蘭州機器制造局,并很快制造出第一批武器裝備。
蘭州機器制造局的技術能力很強大。他們能夠仿造出普魯士螺絲炮、后膛七響槍以及英國馬蒂尼步槍等先進武器,還能夠自行設計研發新式武器——包括一種二百多斤的重炮。
發動部隊屯田,解決了糧草問題;創建蘭州制造局,解決了部隊軍械問題,提升了軍隊作戰實力。這兩個問題解決后,左宗棠率部平定西北、收復新疆便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