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和群眾拉家常”
“像平常聊天拉家常一樣。在一次次親近的交流中,老百姓才能掏心窩子。”在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徐利民看來,能不能跟村民聊好天,反映的是一名基層干部能不能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
2007年,為進一步轉變鄉干部工作作風,密切與群眾的聯系,時任浦江縣虞宅鄉黨委書記的徐利民在全鄉創新推行“一卡五單”駐村工作法。
什么是“一卡五單”?一張公布干部移動電話號碼的聯民服務卡,讓村民24小時“找得到、叫得應”;以戶為單位填寫農戶民生單,建立所駐村的民生賬簿;民事糾紛和信訪事發當日,記錄上報民事調處單;每周工作完成與否,填寫工作進展單;參與村級班子活動,每月記載團隊分析單;傾聽百姓呼聲,整理上報發展建議單。
“一卡五單”駐村工作法為鄉鎮干部開展農村工作提供了新抓手。
家里有什么困難,對政府有什么建議和要求?
徐利民時常帶著鄉政府班子成員下基層,手拿一疊農戶民生單走村入戶,通過拉家常等形式,摸清農戶家庭基本情況,并記錄下農戶生產生活上的困難和對鄉、村兩級工作的意見建議。日積月累,自己就成了“活地圖”。
“一趟趟跑,一切為了人民。每次下村,他記的內容總是鄉里最翔實的。”時任虞宅鄉黨政辦主任的張功勛說。
實際上,“一卡五單”駐村工作法的推行并非一帆風順。
一名剛從部隊轉業的駐村干部,一進門就叫村民拿戶口本,弄得村民一頭霧水,碰了一鼻子灰。
徐利民耐心安慰道:“村民也許不一定非要你解決問題,只要你與他們多聊聊,他們就感到親切。”
了解民生細致入微,解決民憂無微不至。在徐利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干部學會和村民“聊天”,工作越來越接地氣。
駐深渡村的干部黃月平告訴村民趙永南,可以去鄉政府領果木種植補助款,身患糖尿病的老趙摸出銀行卡,托她代領后存入,還說出了密碼。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下灣村駐村干部根據村里的風景資源,建議發展農家休閑游;根據石臺盤村所處的地理位置,駐村干部建議發展高山蔬菜……“一卡五單”駐村工作法不僅盤活了全鄉干部隊伍,提升了大家干事創業的熱情,也為當地發展提供了機制支撐。
在推行“一卡五單”駐村工作法過程中,張功勛觀察到,徐利民會重點關注困難農戶,一聊就是大半天。虞宅鄉原農業發展辦公室主任張海平說,“一卡五單”駐村工作法推出后,徐利民常常走進困難農戶家里,有時會忍不住將口袋里的錢掏出來,硬塞到老鄉手上。
直至成為浦江縣委宣傳部部長,徐利民仍然愛跟村民聊天。
好干部,老百姓永遠記在心里。提起徐利民,村民們都贊許道:“徐部長就像自家人,說得上話。”
沉下心,俯下身。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帶頭在農村推行“一卡五單”駐村工作法,是徐利民扎根泥土、心系群眾的真實寫照。
正如其所說,“要把政策落實好,服務對接好,要實實在在讓老百姓過得幸福快樂”。如今,浦江縣的基層干部們接過他的接力棒,正朝著“利民”的共同目標奮力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