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畢亞軍
昨天,一個新聞上了熱搜:
天津一個房地產項目,一套83平米的兩居室,高峰時售價160萬,如今已出現了不到39萬/套的成交價。
很多人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但多家媒體實地走訪后確認:
它就是事實。
最近這段時間,還有幾個類似或相關新聞值得關注。
一個是房地產大招頻出,但效果并不怎么好。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20834.7億元,在前兩年連續大降之下,繼續同比下降了41.6%。
財政部數據則顯示,2024年1-5月的全國土地收入只有1.28萬億,在22年,23年連續大跌之后,繼續同比跌了14%。
2021年,全國土地收入高達8.71萬億;2022年降到6.68萬億,2023年降到5.8萬億。今年,怕是5萬億都很有難度了。
一個是,幾家上市公司傳出稅務倒查的新聞,有的已經倒到了30年前。
很多分析都認為,這或多或少與地方財政緊張有關系。
另一個新聞,則直接把地方財政緊張擺在了桌面之上。
國家審計署領導在發布2023年審計報告時說,全國有66個縣,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補助,挪用到了:償還債務、三保等支出。
記得小時候讀書,學校外面就有標語: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就算再沒知識文化,再不怕事的政府領導,也都應該清楚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挪用這筆錢的風險。但他們還是挪了,想必也是:
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
這兩年,大家都特別關注經濟大環境,而且,很容易越是關注,越是滿腦子的不如預期和不確定性。
我覺得,這把問題搞復雜了。
我們現在,沒有什么大的不如預期,也沒有什么大的不確定性。
2018年底,我就寫作文,提醒大家“做事要勇猛,用錢要小心,目光要長遠!”說經濟增長放緩是必然的,爭奪存量將是未來的常態。
并且預言當時爆火的各種投資創業風口,尤其房地產,2019年之后都不會繼續大火。
如果火了,那會是很大的災難。
結果是我錯了。
2019,2020,包括2021的房地產都繼續火。大概是不服氣自己判錯吧,所以2022年開年又寫了一篇:
還債大年,無商不艱。
意思很明確:
從2022年起,我們要加倍為過去的熱火、熱火背后的透支,還債了。
比如,房地產只管今天不管明天的,從政府到民間的負債,比如很多企業和地方政府各種高歌猛進的各種債。
到今天我依然并且更加認為,這就是我們現在最大的經濟大環境。這個大環境沒有什么不確定,而是很確定:
我們過去已經把今天、明天甚至后天的很多錢都提前花掉了,我們的今天,明天,后天,都要為過去還債。
經常有人問,錢去哪兒了?
錢,就是被我們提前花掉了。
39萬的房子,被提前用160萬花掉了。
如果您自己并沒有提前花,那別人也都替您花掉了,或者叫造掉了。
恒大和許家印替你花掉了;各種P2P和老板高管們替你花掉了;各種上市公司老板和高管們替你花掉了……以及:
孩子的營養餐補貼,已經被恢弘大氣的機關大樓、空無一人的萬人大禮堂,提前給花掉了……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