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畢亞軍
最近的華為開發者大會期間,許久沒公開露面的任正非老爺子,又小小地刷了次屏。
不過,吸引大家目光的,不是他對開發者大會說了什么,而是他與幾乎已在國內“消失”的鋼琴家李云迪出現在了一起。
從傳出的視頻和圖片看,80歲的任老爺子向導一樣地帶著李云迪到處參觀,一路有說有笑,場面溫馨暖人。
之所以說是溫馨暖人,是因為李云迪曾經是有“劣跡丑聞”的,就算一些文藝界同行,恐怕也會在公開場合對他避之不及,擔心照片傳到網上,變成和“劣跡藝人”在一起也是“劣跡”。
我想,任老爺子應該是知道李云迪的事情的。
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浪子回頭金不換嘛。所以,他也應該沒有因此認為李云迪就該永不翻身,連改過自新也不能。
他也應該是知道自己這樣做是會被關注的。
這些都知道,還這樣做,應該是他從內心珍惜李云迪,希望李云迪有自新的機會,甚至要用自己的影響力鼓勵他,幫他一把。
任老爺子曾多次強調社會要有寬松度和包容度的重要性,并且舉例說,喬布斯也有很多缺點,但是周圍的人,整個社會對他比較寬容,所以他才能放開手腳,充分發揮了才能。
他的此舉,也是在對寬容的精神身體力行,是在用行動呼喚我們的社會,要多一點包容度和寬松度。
我們現在,可是太需要多一點寬容了。
這個周末,互聯網上就發生了一件不寬容的事情:
東方甄選一位主播,應邀到貴州推廣旅游時,因為錯誤使用了“山河破碎”一詞形容貴州山壑交錯的地貌,被一些人上綱上線成別有用心,故意抹黑,然后持續發酵、放大,而且把矛頭升級到對貴州有關方面,對東方甄選的討伐,最后釀成一場暴風驟雨。
即便是貴州文旅刪除了相關視頻,主播出來道歉說明,說對不起,風暴也沒停止,一些人甚至開始造謠昨天晚上還直播了貴州村超的東方甄選已經被停播。
我看了網上還保留的視頻,它就是一個因為欠缺相關知識的無心的低級錯誤。如果不被指出,這個主播可能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犯了錯。
稍微用點常識想想,如果他知道這個詞的意思,就算借他100個膽,他也不敢。
這也并非說這位主播就不該被批,不能被批,而是既然人家不是故意的,差不多就得了,不要為了改正一個錯誤,去制造更多更大錯誤,造成更多更大的傷害,到時間,精力,耗到這些爭吵上。
一句無心的表達,可能就是一場暴風驟雨。
類似的事情這些年越來越多了,并且從網上蔓延到企事業單位,學校課堂,乃至朋友圈和私生活。
與之對應是,動不動就人肉這個,手撕那個,上綱上線地擴大矛盾制造對立,越來越多人也喜歡上了拿著放大鏡抓辮子,搞批斗,上癮得很。
我們現在一些說話,做事的空間,越來越逼仄,越是走到寬容的反面。
持續這樣的后果是什么呢?
是弄得整個社會越來越緊張,人人都崩著神經,實際生活中說話辦事都小心翼翼,甚至能不說就不說,能不做就不做。
因為無人保證自己不會出錯。
如果這樣,還談什么經濟發展的創新與活力?
就像東方甄選,它能保證自己的主播以后不會再犯表達錯誤嗎?我想是不能。不能保證,就網暴死它,關了它嗎?
東方甄選之外,其他企業,不是企業的其他機構呢?
還記得2010年12月,《人民日報》曾將溫家寶總理姓名印錯,當時也有傳言說,報社很多人因此被處理,而且把消息發到網上。
但事實是,沒有任何人因此被處理。時任《人民日報》總編輯吳恒權后來介紹說:
“估計總理也是在網上看到這個消息,很快給我們打電話說,你們這個錯我看得出來,是五筆字型打字錯了,總結教訓就行,千萬不要處理任何人。”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把說話辦事的空間弄逼仄,最終只會讓我們的路也越走越窄。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