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去庫存大招來了。
昨天,長沙宣布,支持去化困難的公寓等類住宅商品房調整為住宅,同時還暫停了公寓項目的規劃審批。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公寓都能轉成住宅,也是有條件的,主要有2點:
1、已完成項目總平面圖審批,但開發、去化存在困難的;
2、原則上要符合居住建筑相關設計規范以及套型住宅設計要求,無法滿足套型住宅設計要求的小戶型公寓不得進行調整。
通俗來講,就是難賣的、能設計成住宅戶型的中大戶型公寓才有資格轉住宅。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這次轉公寓的應該只是針對在建和未開工的項目,不包括已交樓入住的。
土地用途商改住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之前已經有不少城市干過,比如深圳、杭州;但把商改住作為去庫存手段并且明確發文的,這還是頭一次。
這個大招其實看上去有點荒誕,因為土地規劃應當是一件比較嚴肅嚴謹的事情,一旦確定則不得隨意更改,但如今因為房子難賣,就商改住,看上去未免有些著急和草率。
背后的邏輯也很簡單:公寓現在根本就賣不出去。
據湖南地產研究院的數據,今年前5個月,長沙市區公寓成交面積為10.24萬方,同比下跌64%,其中芙蓉區公寓的成交面積跌幅甚至達到了96%,相當于直接跌沒了。
截至2023年12月,長沙主城五區商務公寓庫存高達405萬方,去化周期需要106個月,也就是8.8年。
前幾年樓市大火時,公寓賣得不錯,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當時限購,很多人沒資格,所以就買公寓?。?/p>
二是公寓便宜,單價低,再加上房價當時也在漲,很多人就想買來投資升值或出租。
但2021年下半年開始,地產進入下跌行情,不僅房價降了,之前限購的城市也紛紛取消限購了,因此公寓的優勢也就徹底沒了。
住宅都在降價,有誰還會傻到去買公寓呢?
畢竟相對住宅,公寓的缺點本來就有一大堆:
1、產權年限短,基本都是40年或50年;
2、水電物業貴,而且沒有燃氣,生活不方便;
3、不能落戶,沒有學區;
4、出售時稅費高。
不僅公寓,商鋪、寫字樓等商用房,流動性現在也變得很差。
截至2023年末,北京寫字樓空置率達到了18.3%,空置面積超380萬平方米,位居世界第四;上海、廣州、深圳的空置率都超過了20%。
商鋪更不用說,以前房價大漲時“一鋪難求”“一鋪養三代”的普遍現象早已沒有了,尤其是城市郊區、縣城的商鋪,不坑三代就不錯了。
一項資產,如果失去了流動性,那價值就約等于0,這樣的資產,千萬不要入手,因為買了就是跳進了火坑。
公寓就屬于這樣的資產,所以長沙這次才想出商轉住的思路,本質也是通過商轉住,提高流動性去庫存。
這樣做其實也就是變相降價,能起到一定去化效果。因為公寓本來就比住宅便宜,如果改成住宅,價格還不變,還是會吸引一些人,相當于以價換量。
但是,商轉公以后,原來的住宅就不好賣了,因為長沙住宅庫存本來就不少,商轉公相當于增加了住宅供給,加劇了住宅市場供過于求的情況,這樣住宅會變得更難賣。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截止2024年5月,長沙市主城五區商品住宅存量面積736.77萬方,去化周期為20.8個月。
長沙一向是樓市調控的標兵和模范生,在樓市大火的時候都執行了最嚴格的限購限售政策,因此房價相對友好,均價在1萬左右。
但如今模范生也開始頭疼庫存問題了,可見房子過剩的情況有多嚴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