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號戰列巡洋艦,號稱"皇家海軍的榮耀"。但自從一戰以來,這個肩負著榮耀的古老姓氏就好像背后有什么神秘力量一樣,兩次在海軍斗志昂揚出征海外的時候,出現意料之外的問題,給海軍帶來一記當頭重錘,并且就連出意外的原因都差不多,簡直就像是什么詛咒一樣。
要說胡德號的名字,是為了紀念薩繆埃爾·胡德子爵,他與他的家族人才輩出,世代都出海軍人才,最猛的一位胡德勛爵在1885年擔任了第一海務大臣,而我們接下來的主角之一——日德蘭海戰無敵級戰列巡洋艦編隊的指揮官霍拉斯·胡德也是這位胡德子爵的后代。
在日德蘭海戰打響第一炮的時候,霍拉斯·胡德正指揮他的中隊趕往戰場營救輕巡洋艦切斯特號,并擊沉了德國海軍的威斯巴登號輕巡洋艦。巧合的是,胡德從西北邊切入戰場的行動讓希佩爾海軍上將摸不著頭腦,以為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隊正從胡德所在的西北方向趕來,選擇了收縮編隊,避免了英國戰列巡洋艦編隊遭受到致命打擊。
然而好運氣到此為止了,在貝蒂的戰列巡洋艦編隊與德國的戰列巡洋艦編隊正面交鋒時,無敵號先一步取得了重傷呂佐夫號的戰果,但隨后被德弗林格爾號的一發炮打穿了Q炮塔,爆炸迅速通過了沒有按操典關閉的防火門,引發了主炮塔藥庫內的柯代火藥起火,這些并不穩定的火藥最后把無敵號炸成了兩截,全艦最后僅六人幸存,霍拉斯·胡德艦長本人更是消失于海底,再不見蹤影。
直到今天你還能看到干掉胡德上將的罪魁禍首——不過是在游戲里,戰艦世界D系戰列艦德弗林格爾,原型就是日德蘭海戰這艘戰列巡洋艦,建模幾乎是一比一還原了當時的造型,堪稱是德二海軍愛好者最喜歡的一集。除了德弗林格爾,D系和Y系的幾條低級戰列艦簡直就是日德蘭開會,各路英雄豪杰都夠湊一桌重演日德蘭了,還有老女士厭戰這種在游戲里都是可靠老將的存在,WG對間戰期和一戰海軍力量的考據相比魔法造船倒是用心得多。
繼一戰霍拉斯·胡德少將的倒霉催結局之后,他的夫人受邀參與了一艘戰艦的擲瓶儀式,這艘戰艦正是軍宅圈人稱“蛐蛐”、二戰最大倒霉蛋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胡德號雖然有不少缺點沒有來得及改進,但確實是英國皇家海軍戰列巡洋艦的典范之作,因此配得上胡德這個名字。但后來她在丹麥海峽海戰的經歷,就頗有點宿命論的意思在里面了。
同樣是面對德國艦隊,同樣是被一發炮彈擊中,這次是從副炮藥庫引爆,柯代火藥爆炸炸穿了側面的內板防護(是的,又是柯代火藥),最終引爆了X炮塔藥庫,和無比一樣直接成了兩截。而胡德號時任艦長科爾上校在日德蘭曾經目睹霍拉斯·胡德少將與無敵號中彈殉爆的場面,卻沒想到這一幕又在自己的座艦胡德號上再次重現了。最后胡德號全艦僅三人幸存,艦長科爾上校殉艦。
憤怒的丘吉爾其后要求全力圍剿擊沉胡德的俾斯麥號,在短短幾天內,兩艘“海軍的榮耀”都去見了波塞冬,現在殘骸依舊躺在北海的海床上,而胡德號的艦鐘則在12年被打撈上來,現陳列在博物館當中。
戰艦世界里不僅有日德蘭老兵開會,還有以霍拉斯·胡德為原型的史實指揮官。甚至還有頗為惡趣味的“來自海底”系列皮膚,專屬于胡德與俾斯麥,涂裝還原了她們在最后一次出征時采用的艦船涂裝,并且結合了海底勘探后的實際圖像,還原了胡德和俾斯麥船身上被炮彈擊穿的傷口,包括胡德號右舷被俾斯麥號炮彈擊穿的傷口和俾斯麥號艦艏被英王喬治五世號轟開的大洞這樣的標志性創傷。與胡德這個名字戲劇性關聯起來的戰斗早已結束,但在海戰游戲與文藝作品當中,她們顯然余怒未消,依然會咆哮著互相開火,只不過,一發入魂之類的事情應該是難以重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