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多魚說的第720篇原創
一直有讀者來問我一個問題:
他現在啥也不想,就想讓孩子有個編制,因為有個編制,這輩子就穩了。
怎么說呢?
我發現很多讀者的思維模式都是固定的。
我說過很多次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要拿過去的思維去思考未來,也不要拿過去的經驗去套用未來。
因為如果你真這么做了,會發現一切都是錯的。
11
聊這個事前,我先給你講下觀點的必然性。
一個言論眼下看起來很離譜,但你如果結合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時代輿論,可能就會發現這個言論再合理不過了。
舉個例子,夸年輕女性。
90年代的時候,你夸女孩子,夸她賢惠溫柔人淡如菊,女孩子很高興,你跟她聊未來婚姻什么的,女孩子甚至會羞澀地把你推開,但人眼里還是有光的。
2024年,你夸女孩子,如果夸她賢惠溫柔好嫁風,大學里你會不會被趕下臺我不知道,但你大概率會成為女孩子在各種社交平臺吐槽的對象,甚至你還會收到一篇小作文。
言論還是那個言論,但時代變了。
90年代那個時候,大男子主義還是盛行的,因為經濟關系在這擺著,當年一個有本事的男孩子,可以一個人輕松養活全家,所以好嫁風,沒問題。
24年的現在,女權主義運動達到頂峰,經濟關系已經變成一個家庭必須女性也參與工作才能過好日子,女性地位崛起了,講究是女性獨立。
懂了嗎?
不是言論有問題,而是這個言論背后的時代情況變了。
你一定要先明白一個事:
不要拿著上個版本的答案來指導現在的版本。
2
OK,聊完了這個,我開始給你聊宇宙的盡頭這個點。
這個點是怎么出來的你不用管,你就去想這個言論是什么時候得到普遍認同的就好了。
我告訴你答案,疫情期間這個點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這個時候,聰明的讀者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不用我多說,他們自己就可以腦補出這背后的邏輯了。
不是宇宙的盡頭是考公,而是在那個時間點,考公的好處被無限放大了。
體制內的好處是什么?
不是別的,是收入的下限很高,收入穩定性很強。
下限很好理解:
也就是說,無論你這個個體有多糟糕,情商有多拉跨,只要你進去體制,你的下限都不低。
體制內吃的財政,俗稱吃皇糧,不管啥情況,有口飯吃是沒問題的。
收入穩定性是什么呢?
有的行業,玩的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比如外貿,有個大單子拖著底,一切都好說。
而有的行業,玩的是細水長流,手停口停,你干一點活,就有一天錢,不干就沒錢。
但體制內不一樣,體制收入很穩定,不管干與不干,都有一個基礎的錢。
這個特點,平時顯不出太多。
你放到現在,公務員一個月工資4000塊,快餐店打工一個月工資也有個3000塊,是有個五險一金的差距,但畢竟也有個門檻限制。
公務員,你得考,門檻高。
傳菜工,隨便去,門檻低。
所以大家也都能接受這里的差距。
3
但疫情,改變了這個邏輯。
大家也不用裝什么外賓,封城這個事大家也都經歷過,都清楚是個怎么回事。
一旦封城,是個什么情況呢?
所有行當,都要停業,沒有活干了,而這個時候,收入結構變成了什么呢?
公務員一個月工資4000塊,沒變,還是照常發。
但快餐店打工人的工資,從3000塊變成了0,一毛錢都沒有了。
之前的時候,他們的差距是4000塊和3000塊的差距,還好,不算特別大。
但城一封,就變成了4000塊和0的區別,這個差距就很大了。
哦,對,我明白,你會說這種差距是暫時的,不會持續很久。
但問題是什么呢?
人類這種生物,他的記憶不是大段的,而是活幾個瞬間。
這種瞬間差距往往會把人給整成PTSD,成為人一輩子的不安全感。
為什么有的外地人會做夢也要買房子而不是租房子嗎?
他租過房,被房東趕過,那種無力感,他不想再承受了。
為什么有的女孩子寧在寶馬車上哭,不在自行車上笑?
她受過生活的苦,受過沒錢的沖擊,可能就是某個瞬間的窘迫,讓她銘記在了心中。
再去想。
為什么有的老人明明退休金大幾千,還是要鍥而不舍在樓下小區撿垃圾?
他不是沒錢,他是窮怕了。
年少時候的物資匱乏影響了他一輩子。
你再去想疫情期間是什么情況?
三年疫情,中高端崗位的朋友,受到的波及不大,還能挺得過去。
但是絕大多數底層工作者,這三年是顛沛流離過來的,一個封城下來,他們的生活就可能會受到影響。
這些影響,會潛移默化影響他們的心理,然后成為社會的一種共識。
你不是孤立的一個人,你是活在群體的生物,你的判斷往往會來自別人,你看著那三年的互聯網,會是什么?
各種慘狀撲到你面前,你會下意識捂住口袋。
經濟壓力會逼著人尋求穩定。
這種思緒只要一出現,全社會就會從那種冒險者心理轉向保守心理,于是全面考公自然就成了版本最優解。
4
但問題是什么呢?
如果疫情持續個幾十年,這種考公的避險操作是可以理解的。
但問題是,疫情已經過去了,這些操作還合適嗎?
不一定了。
不是考公不合適,而是那三年,不會再來了。
你不可能指望再出現一次類似疫情那種黑天鵝事件。
而且你現在要考慮的還有一個點:
那三年期間產生的需求,還會倒回去,
比如,你去看看醫院的護士,那三年醫院出于各種情況,招了太多的護士,甚至有的醫院,為了鼓勵,把很多編外的護士給轉了正。
而且那個時候,醫保開支非常之大,各個地方的免費核酸做起來,各個地方的防護開支,都是天文數字,醫保沒辦法,都在掏錢。
但疫情結束后,又發生了什么?
醫療領域,開啟了反腐風暴,疫情期間不合理的開支,被拿回來了一部分。
醫藥領域,斷斷續續的集采也開始了,沒別的意思,就是醫保撐不住了。
體制領域,護士開始被裁了,或者后續干脆不招了,或者就有了DRG/DIP改革。
你現在去看醫療體系,現在就是純純的一片哀嚎。
那三年,不管醫療體系再離譜,如無必要,沒人會去動。
因為那三年,醫療體系不能亂,必須穩。
但現在,大家都明白了。
5
你知道為什么宇宙的盡頭是考公嗎?
不是考公多有吸引力,而是那三年把人的思維給改變了。
比起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工作,體制內那種一眼望到頭的生活,變得很有性價比了。
現在延續了那三年的慣性,這種思維還在。
但你知道未來十年的版本密碼是什么嘛?
不是別的,是體制內降薪后的低欲望生活。
我算好自己攢夠多少錢,然后我要提前退休了。
我退休,不靠高昂的退休金,也不靠高昂的收入,而是靠盡可能的低消耗。
這就是未來的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