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媒體開始密集報道兩名中國商界精英在菲律賓被綁架后遭撕票。
一周多前,也就是6月24日兩名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管理層人員在菲律賓遇害。這一綁架殺人案惡劣之處是其中有一人的家屬已經向綁匪支付了300萬元贖金,。但綁匪仍然殺害了這兩名人質。
紅星新聞記者稱,一名遇害人員夏某某在國內某醫療器械上市公司擔任國際營銷總監,畢業于湖南城市學院,還曾被評為該校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近15年優秀畢業生。
事件起因是這兩名受害者在歐洲某行業大會上,認識了自稱駐菲律賓的代理商,相約赴菲拓展業務。
6月20日兩人抵達菲律賓,在機場上車后即遭綁架,然后24日被綁匪撕票。
這顯然是一起有預謀的針對中國商人的跨國綁架。以跨國生意的名義誘導中國商人去菲律賓,然后勒索錢財后殺人。
近年來,自菲律賓新任總統小馬科斯上臺以來,中菲兩國圍繞南海仁愛礁、黃巖島等區域沖突不斷。
雙方均出動了武裝力量在上述地點周期性的激烈角逐。
最近一次雙方武裝人員的大沖突就發生在6月17日,兩名中企業管理層被綁架的前三天。這次中菲雙方的武力沖突,中方控制住了局面,也被一些網友譽為“南海大捷”。
網上公開披露的視頻顯示,中國多艘海警船包圍了菲律賓軍方人員所乘坐的船。
有中國海警揮舞斧頭,制止了菲律賓軍人侵闖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的行為。
菲律賓媒體對此事的報道,更是宣稱“中菲混戰中,七名菲律賓士兵受傷,一人手指被砍斷、一艘充氣艇被刺穿、八支大威力槍支被扣押,四名菲律賓人員當場被扣留,事后經過談判獲得釋放”。
在中菲過去持續一年多的主權領土沖突中,可以說雙方國家間的關系已經下降到了冰點。
甚至有軍事分析專家認為,中菲在南海爆發軍事沖突的危險還要高于臺海。
雙方距離全面開戰只有擦槍走火的距離。
在這樣的大政治背景下,現階段中國人去菲律賓所面臨的安全風險,和要感受到的敵意可想而知。
幾乎在二人被綁同一時間段,筆者就看到有華人在菲律賓所發自拍視頻稱,“現在菲律賓的中國人有一大半不敢出門,中餐廳超市一大半也不敢開門。這樣搞得人心慌慌,有沒有人知道要持續多久......”。
還有視頻博主稱,“現在身邊好多朋友都離開菲律賓了,甚至直接放棄菲律賓的生意呀。資產不要了,走了。”
筆者無法核實這類視頻的真實性。如果此視頻所說部分真實,那么目前在菲律賓的華人已經意識到中菲在南海一觸即發的軍事沖突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的危險。
相反,上述兩名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管理層人員在中菲沖突最激烈的時候選擇去菲律賓開拓市場,對這樣不顧生命安全也要把業績做上去的行為,筆者無法可說。
雖然這樣的商業敬業精神讓人敬佩,但為了多賺錢而置生命安全不顧不值得提倡。
同時也說明中國企業做國際營銷的工作人員目前所面臨的風險并不小,一些企業對國際地緣政治面臨的風險也缺乏有效評估。
在媒體密集報道中國商人在菲律賓被撕票后,代表中國官方的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今天也發出消息,稱接到一名中國公民在菲遭綁架的報案求助后,全力開展營救工作。并通過外交渠道向菲方提出交涉,要求其盡快解救人質,采取切實措施保障在菲中國公民安全與合法權益。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還澄清,只有一名中國公民在此次綁架案中遇難,一同被害的是一名美籍華人。
在人質遇難后,使館方面也從多層面就此案再次向菲政府高層和有關部門提出交涉,敦促菲方加大辦案力度,盡快緝拿并嚴懲兇手。
但在目前中菲兩國圍繞南海島嶼主權沖突不斷的大背景下,菲律賓方面對中國所表現出的敵意,筆者不相信菲律賓方面會認真去抓捕收了300萬贖金然后撕票的菲律賓綁匪。
如果中菲兩國在南海的主權爭端無法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雙方軍事沖突的風險持續存在,中國人在菲律賓所面臨的風險就不容忽視。
兩國軍事交火后,或者兩國開戰后,首當其沖會受害的是一國在另一國的僑民。
這也為歷史上眾多戰爭所印證。
一些國家定期會向國民發布國際旅行的安全預警,警告國民謹慎前往某國,或者應盡快撤離某國。
如果中國與菲律賓未來必須要通過軍事戰爭來解決領土爭端,那么中方在菲律賓的人員安全和商業利益應提早作準備。
人的生命安全高于財產安全。(文玉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