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馬超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存在感很高,于趙子龍等人可比肩。
馬超被譽為蜀漢的重要將領之一,有著出色的軍事才華和超凡的武藝,被人們譽為“西涼錦馬超”。
其成名之戰,是在17歲那年,作為先鋒殺死王方,生擒李蒙。
當時,他跟隨馬騰討伐李傕郭汜,十七歲的馬超,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從這以后,馬超成了“西涼第一猛將”,名氣響徹南北。
曹操就一直想將馬超納入麾下,但是馬超不給面子,因為他壓根就看不起曹操,他也聽說過曹操的一些事,馬超認為,曹操就是一個奸詐小人,不值得為他賣命,只有像劉備這樣的大人物,才是自己真正要追隨的人。
馬超因為一場“潼關之戰”,讓曹操見識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猛將。
潼關之戰
建安十六年,曹操向關中進軍,韓遂、馬超率領十萬精兵,堵住曹操去路,于是就有了那段經典的叫罵名場面。
馬超在關中集結十萬大軍,以潼關為天險,對抗曹操,實際上曹操早就料到這一步,因為潼關本就易守難攻,加上關西軍這么厲害,如果真的面對面交戰,自己根本沒有多少神算。
所以曹操就想到一個避實擊虛的辦法,就是讓曹仁吸引馬超,另一面就讓徐晃和朱靈偷偷渡過蒲阪津,隨后曹操親率大軍從潼關北渡黃河,與徐晃集合。
曹操的中心思想,就是不和馬超正面交戰,只是虛晃一槍,不管馬超怎么叫罵,就是不要和他正面應戰,把馬超引到深處,斷他糧草。
此計對于馬超確實管用,馬超這人比較魯莽,沒過多久,關西軍隊的補給就開始短缺跟不上。
加上關西軍又缺乏統一指揮,所以還沒正式開始打,就落了下風。
不過,馬超的戰力還是讓曹操顫抖了一下,甚至還感慨:“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
關西軍確實強到讓人頭皮發麻。
在這場“潼關之戰”中,馬超率領五萬西涼鐵騎與曹操展開激戰。
但任憑馬超再強,還是抵不過曹操的計謀。
所以說,馬超這個人,雖然勇猛可比呂布,卻也不能成為五虎將之首。
馬超托付馬岱給劉備
章武二年(222年),馬超病逝,享年四十七歲。
在臨終之前,他將堂弟馬岱托付給劉備,是這樣說的:
“我宗族門下兩百多人都被曹操殺了,只剩下一個堂弟馬岱,我死了之后希望能保住家族的唯一血脈,所以將堂弟托付給陛下……”
就這樣,劉備安排馬岱做官。
最終馬岱官至平北將軍,進爵陳倉侯,而馬超的女兒配安平王劉理為妻。
馬岱雖然也有才能,但是比起哥哥馬超,還是差一點,所以并沒有得到重用,直到后來劉備去世,馬岱也沒有在蜀漢集團待下去,所以之后關于馬岱的信息,并沒有詳細的描述,甚至什么時候去世的都不知道。
他唯一在蜀漢集團最有存在感的,是諸葛亮對他相當信任,在懷疑魏延有反骨的時候,諸葛亮也是臨危受命給馬岱,讓他去斬殺魏延。
馬岱不辱使命,最終完成了這個任務。
所以要形容馬岱這人,那就是不如馬超,但是忠心不二。
直到1950年,在四川省新都縣軍屯鎮,發現了封土下面的花邊磚,只見磚上刻有“馬岱之墓”。后來,該墓被挖掘,墓碑上也刻有“漢平北將軍馬公諱岱之墓”
馬岱之后,好像馬超一語成讖。
他們家族再也沒有血脈延續,至于馬超和馬岱的任何一支后代,都不知道他們去了哪里。
馬家好像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詭異的是,一千多年后,在遙遠的亞美尼亞竟然發現了線索。
在亞美尼亞發現馬超后人?
2005年,一個叫做馬良的記者去亞美尼亞工作,在那里認識了一個當地的馬米科尼揚族人,兩人聊天,得知馬良的姓氏之后,馬米科尼揚族人興奮地握著馬良的手說“本家”。
馬良有點搞不清楚狀況。
隨后馬米科尼揚族人開始將馬良引薦給家族的長輩,這位長輩叫做蘇里,長相看起來確實有點像中國西部那邊的人。
蘇里聲稱,自己的祖先是中國人。
馬良忙問是誰,但是蘇里也說不清楚,他只知道這個家族的始祖叫做馬抗,大概在公元三世紀,從中國到亞美尼亞來的。
帶領國人進行起義,反抗波斯當局的戰爭帶頭人,正是馬抗的后代,也就是馬米科尼揚家族的人,瓦爾丹·馬米科尼揚以及他的侄子瓦安·馬米科尼揚。
馬良聽到這個說法有點驚訝,不過為了論證,還是積極去尋找“線索”。
不久,他在一位歷史學家的論文上找到了依據,這篇論文寫道,亞美尼亞當時的馬米科尼揚家族人,和三國時期的時間也確實對得上。
再找一些其他的細節,也可以推斷,馬米科尼揚族人和三國時期的種種契合,所以說,馬米科尼揚族人是馬超后人的說法,也許是真的。
另外在《蜀世譜》中也有記載,馬抗就是馬岱的弟弟,因為跟著父親一直往西邊走,最后走到了西海。
一直往西邊走……這個西海,在古代并不是亞美尼亞,而是青海。
資料中的亞美尼亞
而關于真實的亞美尼亞人,資料上是這樣記載的:
亞美尼亞人是歐洲南高加索地區的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等地,他們是歐羅巴人種的一個分支,具有高加索人種的外貌特征。
他們的歷史發展經歷了多次侵略和壓迫,1920年成立了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36年加入蘇聯。
亞美尼亞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他們的祖先生活在今天的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朗等地。
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亞美尼亞人開始向高加索地區遷移,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在羅馬帝國時代,亞美尼亞人就有從軍傳統,到了蘇聯時代仍然如此,因此他們的抵抗精神非常強烈。
在歷史上,亞美尼亞人曾多次遭受外族的侵略和統治,包括波斯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
尤其是在19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亞美尼亞人遭受了大屠殺,數十萬人被迫離開家園,踏上“死亡進軍”。
1915年,奧斯曼政府通過了《特西爾法》,允許政府隨意驅逐“危害國家安全”的任何人,數十萬亞美尼亞人被迫離開家園,死于饑餓、疾病和暴力毆打。
至于馬米科尼揚的解釋,只是一句輕飄飄的“馬抗的后代”,還真的很難證實,最難以解釋的一個問題就是,他們是如何到達亞美尼亞的?
不過,真相或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可以當做一個美麗的傳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