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雖然不識字,是砍柴燒炭出身,可這家伙絕對是天才型的戰略家。就說太平軍拿下南京以后的戰略部署,絕對堪稱戰略史上的經典之作。
楊秀清將20萬水陸大軍,兵分三路:
第一路,由林鳳祥、李開芳等人,帶領2萬大軍進行北伐。這支人馬一路打到了天津府靜海縣,差點兒就進了北京城!
第二路,由賴漢英、曾天養等人,帶領1萬多人進行西征。這支軍隊陸續拿下了安慶、九江等軍事重鎮,鞏固了南京的統治地位。
第三路,剩下的人馬則由洪秀全、楊秀清等人親自統領,負責鎮守大本營南京及其周邊地區。畢竟當時南京周圍的清軍還真不少。
這三路大軍的安排,現在看來,是相當合理的。畢竟只有活動起來,才能找到活路。一直困守在原地,只有死路一條。
可是針對北伐的戰略部署,卻遭到了不少非議。為啥?因為北伐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哪怕后來曾立昌、秦日綱等人先后支援,也沒能挽回北伐敗局。
因此李秀成在總結楊秀清的戰略思想時,甚至將這次北伐列為“天朝十誤”之首,好家伙,這帽子扣得夠大的!那么楊秀清為什么要這么部署呢?我們為什么說這是天才般的戰略部署呢?
別以為當時只有太平軍反對清廷的統治,太平軍沒出現之前,天地會、白蓮教等前輩,已經活動了很長時間。
等到太平軍出現以后,捻軍起義也浩浩蕩蕩地在北方越來越旺盛。這些反清力量,長期在北方活動,對清廷的困擾,甚至超過了太平軍。
為啥?因為他們距離京城更近,對清廷的統治更具有威脅。但是,論組織能力和組織架構,他們誰也比不上太平軍。
這是客觀現實,畢竟太平軍有自己的教育,也有比較完善的組織架構。相對于天地會、白蓮教、捻軍來說,太平軍絕對算得上是正規軍了!
楊秀清讓林鳳祥帶著2萬多太平軍北上,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在北方聯絡上更多反清義士和反清組織。一旦這些人靠攏到太平軍這一邊,對太平軍的好處,是很難估量的。
太平軍是在什么情況下拿下南京的呢?當初他們從廣西起兵,一路北上,本打算在桂林站住腳跟,結果被清軍打跑了。
沒辦法,他們只好進入湖南,結果在長沙遇上左宗棠,又碰了一鼻子灰。如果繼續圍攻長沙,那他們只能落得個彈盡糧絕,兵敗而亡的下場了。
在這個時候楊秀清提出了自己的戰略部署:直奔南京而去。
這一部署實在是太重要了,繞過長沙這塊硬骨頭,直接朝著江南地區的軍事、經濟、文化重地南京而來。一旦拿下南京,那他們的小日子可就好過太多了!
在這種情況下,太平軍拿下了南京。所以說這一路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包括江蘇境內,到處都是清軍。
南京及其周邊地區即使被太平軍控制住了,可他們依舊受到清軍的嚴重干擾,壓根就睡不好覺。比如說南京城外面,就有清軍的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隨時會對南京發起進攻。
既然睡不好覺,倒不如出來活動活動。因此楊秀清讓林鳳祥進行北伐,就是為了擾亂清廷在北方的布局,一旦北方亂了,那么清廷一定會抽調重兵對付北方的太平軍。
這個時候也就順其自然地減輕了南京城周圍的壓力了!
北伐軍能拿下京城,那是最好的,這雖然是奢望,可也是太平軍的終極目標。從林鳳祥、李開芳等人的角度來看,北伐軍的目標就是為了拿下京城。
這事兒雖然很困難,但也不是不可能。我認為楊秀清就是想要用2萬多人馬去賭一賭。萬一清廷忽視了北方的防務,又或者說,清軍的戰斗力就是那么渣,那太平軍此次北上,不就占了個大便宜了嘛!
只要京城被拿下了,那天下的清軍可就群龍無首了。不僅南京城的危機會自動化解,而且太平軍會瞬間成為天下的主宰,這可真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
當然了,歷史沒有發生之前,誰也不知道該往哪兒走。楊秀清不是科班出身的軍事戰略家,他只能靠摸索和靈感,為太平軍尋找出路。
摸著石頭過河,這是相當艱難的一條路。只有自己親自走一遍,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所以說當太平軍拿下南京以后,誰也不知道未來該怎么走!
問你,你知道嗎?因此這次北伐,說到底也是一場試探。楊秀清就是希望通過北伐或者西征,為太平軍尋找一條生路。
畢竟如果死守在南京的話,周圍的清軍越來越多,早晚就是死路一條。可以參考一下楊秀清死后,洪秀全的戰略部署,就知道孰高孰低了。
而出去活動活動,反倒是可以不斷尋找新的機會。一旦哪個機會被他們抓住了,那么太平軍的這盤棋就算是被盤活了!
剛才多次提到了西征,其實在北伐的同時,楊秀清還組織了一次西征。西征軍只有1萬多人馬,打南昌不下,轉而打九江。
占了九江以后,太平軍又攻占了廬州、安慶、武昌等地,長江沿線的勝利,是楊秀清的一次成功探索。這也為后來石達開等人提供了模板。
只要西征或者北伐中,有一條路成功了,那么太平軍就算是徹底有了生存的資本。在湖口之戰中,楊秀清派遣石達開擊敗了曾國藩的湘軍,穩住了九江的控制權,完成了西征的勝利。因此太平軍才能延續十多年的時間。
不管是哪種戰略目的,2萬多北伐軍基本成了戰略犧牲品。畢竟孤軍深入后,后援力量不足,前線人馬跟摸瞎沒什么區別。
楊秀清失策的地方,就是沒有及時為北伐軍提供支援。又或者說,沒有及時讓北伐軍撤回來休整。結果導致2萬多北伐軍基本全軍覆沒。
不過話又說回來,甘蔗沒有兩頭甜,為了達到其他目的,犧牲北伐軍,似乎是在所難免的事情。要想面面俱到,恐怕楊秀清還不具備這樣的功力。
事實上也基本沒人能做到面面俱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