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些細節詞不達意,歡迎指正。
救市這個概念誰提出的,我就一直覺得奇怪,之前好像是救股市的意思,啥時候變成了救樓市。我查了一下,說救樓市的基本都是什么專家學者,沒有官方資訊。
樓市下滑確實好處多,不過也要看怎么下滑。從2015年房價開始上升到現在,已經9年了,這九年里可以說風風雨雨都有過。我們來看幾個細節問題,
1。高房價是誰的錯
房價上升是一個政策性的結果,但是房價上升的得益方和房價下滑的虧損方,抱歉,不是一個主體。所以我不喜歡的一個說法就是:“打擊萬惡的資本家”。在整個樓市攀升的過程中,只有最開始的一部分人掙到錢了,靠著人脈拿地,然后貸款蓋房,然后房子很容易就能賣掉,那個時候,大部分還沒關注房產這一塊,當時的房價也很低,那個時候基本就是2015年之前的一個階段。
隨后規?;牡禺a公司開始起步,萬達或者其他,我們所看到的資本家,都是這一類。是的,他們確實沒少掙錢,但是跟著這些資本家一起掙錢的,還有zf和銀行。我不想抨擊這些主體,經濟發展過程中每一個人都必然會選擇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我們之所以沒有變成資本主義,沒有讓這種利益最大化成為引導我們行動的唯一指標,是因為還有zf在。
其實說到底,從微觀層面看,每一個經濟主體都在按照自己的利益去驅動行為,有錯么,不好說。爛尾樓是房產公司的詐騙,這肯定是有錯的,但是除此以外呢,有些購房者買了自己承擔不起的房子,也是一種錯。對于銀行和zf來說,可以說有錯,也可以說沒錯。
2,蒸發的資產
總有人說房價的起落之間,沒有贏家,都是虧損。買了高價房的人虧損,房地產公司負債,銀行出現了大量壞賬,zf方面也有公務員降薪。資產不會蒸發的,所謂的資產蒸發是你站的層面還是有點低,你再往上走兩步,從一個更廣闊的時間軸來看這個事情就會發現,現在的虧損,其實是時間軸上另一群人的盈利。
比如一個人2017年購進房產,2024年售出,導致虧損,但是2017年售出給他房產的那個人是盈利的,他可能在2014年購入。
在不考慮社會財富上升的前提之下,先掙到錢的一群人離席,然后進入一批人接盤,接盤之后下降,造成的虧損其實就是前面一批人的盈利。
房價也是這樣。由政策推動上升的房價,帶來第一批人的盈利,然后接盤人員進入,然后虧損。財富并沒有憑空蒸發,只能說是價格回歸價值的體現。
3。救市救了個寂寞
其實如果往前倒一年,2023年,或者更早,2022年,當時房價下跌可能會給人一個比較絕望的印象。但是到了2024年,世界格局可以說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房地產的市場,本質上是基于國內貨幣的,就是rmb,是一種虛擬貨幣,但是今年,房地產的地位陡然沒有那么重了,人們對于rmb的關注,也開始朝向cny轉移。貨幣本身的價值開始被放大。
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過去幾年我們社會中的財富在不同的人群中進行移動,但是未來,一方面中國可以開始對外掙錢,另一個方面rmb自身的價值也開始提升,量變和質變同時存在。前幾年說到要等到下一個科技曲線峰值,現在已經初露鋒芒。
更具體來說,房價的上升帶來的社會財富增加不過就是鏡花水月,就是所謂的泡沫,因為他不是真的社會財富的上升,只是價格的上升,而且這個價格背離了價值。所以不管政策多么努力,泡沫不可能不破。那么對應的救市就成了對于泡沫的挽留。所以救的不過也就是時間,就是讓泡沫在2024年消失,還是2026年消失的區別。
4。救個寂寞也要救么?
總有人說如果房地產崩塌整個社會就會崩塌,因為房地產涉及到的產業太多,比如運輸,比如廣告,比如建筑,比如消防??梢哉f如果沒有房地產,那么這個社會上一半多的崗位都要消失。
但是這些人有沒有想過,就算房價不掉,房屋的消費速度這么慢,也必然不能一直蓋房子。因為人們買不了那么多,就算房子的金融屬性一直存在,人們會一直屯房子,也是有盡頭的,因為家庭財富是固定的,一個家庭里,能有幾個首付。一旦不繼續蓋房子,那么上面說的這些產業馬上就會灰飛煙滅,即便房價依然高,也沒用的。
所以注定救不起來的樓市也要救么,到底救了個什么呢。很簡單,救的就是時間。
在其他文章里分析過國外一些機構對于中國的預測,當時對比了中美日的曲線,仍然以日本為例。這個島國是在1991年半年時間里就完成了房價的下跌,下跌到原價 的30%,但是中國從2019年開始下跌,五年時間才跌了50%。這個就是救市的意義所在。
雖然經濟學本身就是一個假設,但是價格圍著價值走這種事還是真理的。如果高房價一定會回歸價值,那么緩慢的回歸比半年一下子崩到位,對于中國來說無疑更合理。
5。救市的意義
前面說了救市救的是時間,軟著陸是我們一直追求的一個重點,下面說一下為什么這個點這么重要。
這或者可以結合美國一直盯著中國房地產看來進行理解。從最開始美國資本把賭注放在恒大,瘋狂收購,一直到高盛預言中國房價,大家難道就不好奇么,為什么美國總盯著中國房價不放,中國還有曹縣,還有很多很多不錯的產業可以說能覆蓋到整個世界。原因很簡單,因為房地產,覆蓋了差不多中國的整個社會資本,差不多家家戶戶,在2017年的時候都有房產投資,買不起的除外。
這個時候如果房價崩潰,注意是崩潰而不是軟著陸,那么中國資本將會出現縮水,雖然本身就是泡沫,但是陡然的縮水會讓人們對于中國市場心懷畏懼,國內財富出逃就成為一個大概率事件。說具體點,就是身為老百姓,買房是因為它能掙錢,一旦他虧錢了,那么就要抽出成本,不計虧損,并且將這些抽出的成本放到 更為穩定的投資環境中去。而如果投資本身跟在一個虧損后面的時候,這種想要通過投資盈利,來彌補虧損的心情就會更為突出。這個時候美國加息,效果一定杠杠的。
但是如果房價緩慢下行,一年掉一千,比如石家莊,那人們覺得還行,不太嚴重,虧損了但是能接受,好歹還有一套房子呢……這個時候家庭的閑置資本就不會出逃。
對資本出逃做個注釋,就是把手里剩余的錢存到國外銀行,當然現在大家也看到了,美國一貫熟練使用倒閉,銀行直接倒閉,這些存在銀行的錢就歸了美國。
所以……現在能理解什么是救市了嗎,不是為了救房價,不是為了救那幾個和房地產有關的產業,而是為了保證我們國家的財富還在國內,也是為了平穩的社會環境,不會因為價格的大起大落而恐慌。
至于這一場風波之中誰虧損了誰破產了,我只能說,如果誰將買房當成了投資,那就應該接受投資有風險這個事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