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的一天,時任118師師長的翟文清被調到內蒙工作。一次下鄉考察,翟文清看到一個村里馬廄里的馬,長得格外壯碩。由此,他推斷這喂馬人必定不簡單。經他詢問,村民告知,喂馬人是個沒了胳膊的流浪漢。
翟文清問流浪漢叫什么名字?村民回答說:“他叫于水林。”翟文清聽后,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情。
翟文清著急道:“他在哪兒,馬上帶我去見他。”村民感到很奇怪,為何大首長要去見一個流浪漢呢?
事情要從抗美援朝開始說起。
1950年初,美軍集合大部隊,企圖對志愿軍進行猛攻。翟文清率領的部隊,接到上級命令,要他們在半路伏擊敵人的一股兵力。
翟文清帶隊趕到指定地點后,發現敵軍有兩臺坦克做掩護。他心想,小米加步槍怎么打坦克呢?但上級的命令,必然要執行啊!于是,他下令“開打”。因敵軍坦克的負隅頑抗,導致我軍傷亡很大。
要是再不搞掉坦克,這場戰爭必敗無疑。這種情況下,翟文清拿起反坦克手雷,準備以自己生命為代價,炸掉那兩臺礙眼的坦克。
就在這時,于水林站了出來。他大聲對翟文清說:“你是指揮員,你要是犧牲了,誰指揮作戰呢?這個任務交給我吧!“還不等翟文清表態,于水林就拿著手雷沖了出去。翟文清馬上下令:“火力掩護!”
翟文清和于水林是入朝后認識的,于水林雖然參軍時間不長,但他很機靈,很勇猛。翟文清早就注意到這個“新人”了。而于水林很尊敬翟指導員,由于他年紀小,受到的照顧很多,很自然地把翟當作大哥了。
硝煙彌漫,炮聲震耳欲聾。于水林瞅準時機,如猛虎下山般地沖向坦克,將手雷扔在坦克履帶上。隨后,他又端著沖鋒槍朝敵軍掃射。于水林一人干掉8個敵人,炸毀兩臺坦克。
戰斗結束后,于水林卻失蹤了。
翟文清以為于水林犧牲了。所以,當他再次聽到于水林的名字后,才顯得那么地激動。當村民把翟文清引到于水林住的地方后,翟文清一眼就認出了昔日的老戰友。翟文清快步上前,沖過去給于水林一個大大的擁抱。
翟文清嘴里不停地說:“太好了,太好了。你還活著,真的太好了。“于水林看著翟指導員落淚了,他也止不住地哭出了聲。在場的村民們看到這樣的感人場面,也禁不止地流下眼淚。
原來,于水林端著沖鋒槍殺敵時,不幸中彈導致昏迷不醒。等他醒來后,已經到了后方醫院。讓于水林心痛的是,他的右臂因傷勢太重,最后只能做截肢手術。當年,一個20多歲的年輕小伙,一時間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為此,他難過了許久。
想到自己已經成了殘廢,無法重返戰場。為了不給醫護人員添麻煩,于水林養好傷后,悄然離開了醫院。
但離開之后,于水林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兒?于是,他就漫無目的的走。由于身上帶的錢不多,很快就花光了。為了維持生計,只好乞討度日。他邊乞討,邊逛到了內蒙古的一個小村子里。
由于他會養馬,所以受到了村長的器重。之后就讓他在村里養馬了。于水林也沒想到還能再次接到曾經的指導員。此次相聚之后,翟文清將于水林的情況向上級做了匯報,很快他恢復了戰斗英雄的待遇。
翟文清心疼這個老戰友,拿出自己的一些工資來,為于水林建了一個大房子。有了黨和老戰友的幫助,未來的日子,于水林會過得越來越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