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癬伴感染
洪澇災害后很容易出現皮膚病,是因為洪澇災害通常會帶來大量的污水和垃圾,這些污染物會污染水源和環境,增加皮膚感染的風險。此外,人們在災害中可能會長時間處于潮濕、不衛生的環境中,也容易引發皮膚病。常見的皮膚病包括腳氣足癬、濕疹皮炎、丹毒和淋巴管炎等。
腳氣足癬
長時間在漬水中浸泡后,皮膚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壞,真菌和細菌便有機可乘,很容易引發腳氣足癬等皮膚病。足癬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常見的病原菌包括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潮濕環境和穿著不透氣的鞋襪是其常見的誘發因素。
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更需要注意,及時脫離污水環境,擦干腳部,預防真菌和細菌感染。
濕疹皮炎
濕疹皮炎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可能雨水浸泡、污水接觸,還與與內在因素如感染病灶、精神緊張因素、內分泌異常等,以及外在因素如寒冷、潮濕、摩擦等相互作用有關。
丹毒
丹毒和淋巴管炎
丹毒則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通常通過皮膚破損處侵入,皮膚破損、足癬或搔抓都可能成為誘發因素。一般大雨過后,大家趟水后細菌容易從皮膚毛孔乘虛而入,鉆到淋巴管里,從而引發丹毒和淋巴管炎等。如腳上有破口,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許柳田主任在集中安置點宣教
洪澇災害期間,如何預防以上皮膚病,祁門中醫皮膚科專家許柳田主任建議通過以下方式來防治:
1. 保持皮膚干燥和清潔:洪澇災害期間,盡量避免長時間接觸污水,如果皮膚不慎沾濕,應及時用柔軟毛巾輕輕擦干,并使用溫和的清潔產品清洗,以減少刺激物對皮膚的影響。如果原來有濕疹皮炎或者足癬的,建議使用馬齒莧、土荊皮、苦參等煎水泡腳或濕敷。
2. 使用適當的中藥外用產品:可以考慮使用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殺菌作用的中草藥制劑,如冰黃膚樂乳膏、除濕止癢乳膏等外用藥膏或復方黃柏液藥水,以預防足癬、濕疹和皮炎的發生。
3. 加強身體調理:根據中醫理論,足癬、濕疹和皮炎與體內濕熱有關,因此可以通過食療或中草藥來調理身體,如服用具有清熱利濕功效的中藥,比如除濕止癢顆粒、防風通圣顆粒等。
許柳田主任在集中安置點宣教
4. 穿著適宜和環境衛生:選擇透氣性好、吸濕性強的衣物,避免穿著潮濕的衣物,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居住環境可以選擇艾條熏蒸或者每100平方米空間用艾葉、蒼術、白芷各10g,關閉門窗,點燃煙熏30分鐘,每天一次,完成后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即可達到環境消毒、安全衛生的效果。
5. 避免過度搔抓:洪澇災害期間皮膚易感瘙癢,應盡量避免用手直接搔抓,以免破壞皮膚屏障,引發皮膚淋巴管感染、出現丹毒和淋巴管炎的發生。如果皮膚本來就有破口,先在瘡口處涂上黃連膏,有可能的話穿上高筒雨靴或套上厚實的塑料袋,切忌光腳涉水。
6. 合理飲食:中醫認為飲食與皮膚健康密切相關,應避免食用辛辣、魚腥海味、油膩等易于引起內熱的食物,多食用清淡、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比如:薏仁米、冬瓜、玉米、綠豆等有助于利濕解毒的效果。
在洪澇災害期間,如在涉水之后出現紅斑、水皰、瘙癢等癥狀,請及時就醫,尤其是本來就有足癬或其他皮膚病的患者,不能憑經驗用藥。遵醫囑使用合適的藥物治療。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減少與他人的密切接觸,以降低傳染風險。
許柳田醫師簡介:主任醫師第三屆安徽省基層名中醫第三屆黃山名醫 安徽省首批健康素養巡講專家 黃山市中醫院新安醫學傳承中心特聘坐診專家。
現任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常務理事,附屬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火針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全國委員、安徽省常委,中國性學會中醫性學分會全國委員,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白癜風精準醫療聯盟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健康服務業協會皮膚健康分會常務委員等。
他溯源新安醫學理論和家傳中醫皮膚特色為基礎,擅長以五運六氣+五行脈+八卦九宮針法綜合診治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白癜風、黃褐斑、難治性痤瘡、脫發、皮炎濕疹、牛皮癬、陰疽、不孕不育等各種疑難雜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