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文門村札記|石門變文門千年聚寨古韻吟

0
分享至

解讀天涯區軼事趣聞 展示三亞人文精髓
————
文圖/剛峰

三亞文門村札記



采風文門村,對話問老人,
石門變文門,黎寨古韻深。
題記:趕到三亞市天涯區文門村采風時,時光正好,下午三點,陽光燦燦。一派島南獨有的黎鄉田園山色風景,就這樣、就這樣,一不小心,撲面而來,撞飛了我的心緒。
文門村,素有三亞市美麗鄉村第一村之譽。傳說,在南梁朝時,嶺南俚黎首領冼英請旨梁武帝“重置崖州”,率軍登上海島,招撫海南千余黎峒,置郡立邑,將東漢“遙領”六百余年之久的海南島重新納入祖國的懷抱。隋朝一統中國后,為表彰冼夫人的功績,將島南的“臨振縣”(今三亞)賜為她的“湯沐邑”并冊封為“譙國夫人”。為開發島南,冼夫人委派白虎將軍南來文門寨設壇,傳農耕之事,啟文明之門,教化黎民百姓,至今已有一千余年,故,被稱為千年黎村。








傳說很優美,但史料卻難以佐證。雖冼夫人得臨振縣為湯沐邑,正史有載。然,黎族雖為海島世居土族卻無本族文字,難有筆墨記錄。傳承至今,且千年不廢,想必,世世代代,這個口碑傳說堅持不易。走村串巷挖遺史,訪民查譜考人文,因緣分,我與文門村相遇,相遇在三亞市天涯區一派陽光燦燦、藍天白云的夏季,相遇在這個美麗傳說的憧憬里。責任與義務,猶如,文們村前面的那一域崇山峻嶺懷抱下的綠茵蔥郁的“龍海盆地”田園風景,撩動著我的思緒、誘惑著我的心扉,讓我不由地如一只翱翔在天空中的大雁,穿越時空,去鳥瞰著文門村的前世與今生,去佐證傳說中的史韻…
一,石門變文門乃吉大文所為

公元1851年早春二月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從崖州城西沖坡鄉鏡湖村走出來了一位名叫吉大文的英俊青年。當他步履蹣跚走到距城東五十里的這條崖州古驛道馬嶺驛鋪前面一座亂石簇擁的“石門”前,卻已近夕陽西下的黃昏。








夕陽,燦燦地斜照在這座丈高五米的匡磊上,余輝映射著青年方正的臉。他不由地坐在石門前,任汗流浹背、任清風拂面,思緒,正浮想聯翩。他不由得想起了300年前一位名叫鐘芳的青年,出崖州水南村、過瓊州府,度過白浪滔滔的瓊州海峽直抵北京,終于進士及第,逐鹿中原,官至戶部侍郎,并尊為“嶺南巨儒”一代偉大的鄉賢,而光耀崖州數百年。他的腦海里頓時回蕩著年輕的鐘芳去中原逐志,也曾路過這道石門時,面對著山呼海應的景色,而留下《珠崖》一首詩中的:“山橫天有障,地盡海無垠。”名言,不由感慨萬千。




因為他知道,自從鐘芳父子倆于明朝高中進士以后,至今200多年來,崖州再也無人中舉,更別說進士及第。咸豐元年正月初一(公元1851年),愛新覺羅·奕詝登基史稱清文宗,面對一位名叫洪秀全的廣東人在廣西起事建太平天國的亂局,為招賢納士,便詔告天下,加試恩科一次。此次,正是他蒙受皇恩浩蕩,前去廣州參加鄉試“春闈”。此時的他,不由想起臨行前知州大人的敦敦囑托,崖州諸位鄉紳士子們的殷切期望,一股重振崖州科舉,結束200年來“崖州無舉”沉甸甸的責任,瞬間,讓他面對石門,不由激情豪邁,吟詩抒情詠志,唱道:
鑿險通黎界,雄關石啟門。
風腥山踞虎,泉遠壁懸猿。
世亂輕人命,天陰泣鬼魂。
將軍誰破虜,百峒隸屏藩。
吉大文這首名為《石門》的詩,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作為崖州士子們杰出代表,出島南北上廣州逐志的雄心,并將崖州東線古驛道馬嶺關隘的“石門”當著重啟崖州文運的“文門”啟象征。




誰在亂石吟,險峻山路泣?
好奇,頓時吸引了石門外不遠處的一個名叫“神庭村”的黎族鄉親的注意。于是,人們紛紛涌來,圍著青年交流,才知道這位青年才俊原是崖州著名的“濱海之秀”。三年前,二十歲的他,也曾路過石門赴瓊州府參加全瓊應試,因其才華橫溢而被瓊州知府冠譽。
天已晚,夜將深,崖州士子吉大文便被村中董氏與蘭氏族佬迎進寨門。把酒臨風,黎舞伴隨,那一晚,青年才俊酒醉醺醺,蒙頭大睡,直至太陽爬上了山嶺。
陽光正好,風景宜人。第二天上午,吉大文在眾位鄉親們的簇擁下,查看了村中先祖們開渠引水灌田的溝口,題《溝口》一首詩贈眾鄉親后便邁過石門東行遠去。詩云:
五指河源遠,山多水合流。
戌樓交虎跡,黎峒割鴻溝。
石亂溪聲壯,林寒棧道幽。
此間真險絕,辟土要金牛。
170年前,崖州才子吉大文在石門前留下的這兩首詩,均已被清光緒末年的《崖州志》全文收錄。可惜,至今無人去解讀并詮釋詩意,特別是《溝口》一詩,其實,這是吉大文留給天涯區文門村的一首風水詩。






五指山,不僅是海南最高的山嶺,而且是至宋朝蘇東坡貶謫后,勘探并確定的海南風水文脈的祖山。吉大文在詩中的首聯,告訴鄉親們,文門村所處在的這一帶龍海盆地“山多水合流”,亦是一塊“四周青山環抱,左右蟠龍向海,得水藏風,祥云紫光泛起”的福地,其龍門文脈均派源五指山。“戌樓”,指的是朝廷設在石門邊馬嶺汛軍營駐軍的瞭望樓。而“鴻溝”雖明指各黎寨因灌溉而擅自挖的水溝水渠,但卻暗示,這些溝渠破了點風水,隔斷了五指山的龍脈而導致了黎與漢文化之間的鴻溝距離。
“金牛”,其實,是代表財富和財運風水的符號。歷史上,各峒黎族祖先們,在此率聚,伐木辟土,構筑寮寨,非常艱辛。于是,吉大文在詩的尾聯用“此間真險絕,辟土要金牛。”一句,給了風水堪輿布局的點題。吉大文世襲了祖上的青烏之術要秘籍,可謂是崖州一帶著名的堪與高手。他為故鄉鏡湖村所布的風水題詠“鏡湖秋月”一詩,以及為鰲山、寧遠河、大小洞天、落筆洞、玉井泉、靈山、回風嶺風七座風水寶地,所撰寫的七律詩,皆為州府衙門認同并被命名為“崖州新八景”,皆可佐證。







吉大文在石門邊的吟詩,真可謂是:“九言勸醒迷途仕,一語驚醒夢中人”。他當年留下的這首《溝口》詩,應該是點醒了文門村的有緣人。否則,我不會看到,現今文門村村委會大門口前,有二座金牛的石像端坐在門的左右兩旁,即是如“伏地金牛”,又猶如“犀牛望月”一樣,沖解“兵符星”煞氣。當然,清朝的馬嶺兵營早已撤銷了,戌樓也塌毀了,但文村門口的兩座金牛伏地,卻讓我窺見了,到當年吉大師風水布局的痕跡。




神庭村,從此更名為“文門村”,石門變文門應屬于吉大文所為。
東行遠去的吉大文,也終于沒有辜負崖州鄉親們的眾望,在當年的咸豐元年(1851年)恩科鄉試中舉,成為清朝崖州第一位舉人,結束了二百余年“崖州無舉”的歷史,開創了清末崖州文運之先河。后來他雖三上會試春闈不第,雖例授了內閣中書一職,但他卻辭官回鄉。熱心家鄉教化,積極倡建學宮,執掌鰲山書院,并在死前將自己的全部家產捐給崖州社學,可謂“鞠躬盡力,死而后已”功德無量矣,終成一代偉大的鄉賢,讓我欽佩不已。




吉大文能夠成為崖州的一位偉大鄉賢,跟他少年立志有關。現附上他少年時曾勵志的一首詩,以表達我對這位鄉賢的崇敬之心。詩曰:
少年立志要登科,有甚文章奈我何?
書讀五車猶算少,詩吟萬卷不嫌多。
若將海水如硯視,愿把江山當墨磨。
敕賜蒼天為白紙,揮毫寫出太平歌。
如今,吉大文的勵志故事與他的詩,雖隨歷史已遠去了。但我想,有緣的話,天涯區應該在文門村為吉大文雕銅像一座,并將其賦詩一并刻上,以緬懷先人,激勵后裔…
二,誰是唐朝第一個貶謫振州落屯天涯宰相?
其實,文門村的歷史,史志,還是能夠尋找到它的一些蜘蛛馬跡的痕跡,那便是(《崖州志》山川卷)上所載有的“下馬嶺”。
那是崖州古驛道東線上一個獨特山嶺,有一道如駿馬的山嶺,從崇山峻嶺的山脈中,氣勢恢宏地直奔大海。馬的后背為上馬嶺(今過嶺村附近),馬的前背叫下馬嶺(今馬嶺社區),而文門村就處在上下馬嶺中馬鞍的地理方位。且,馬鞍處嶺邊有一堆亂石如屋巨石簇擁的一道“石門”,將山與海隔離,將黎與漢分距,僅有古人鑿石如縫隙般的一條小道,供人通行。




《崖州志》上記載的很清晰:“下馬嶺距城東六十里,周圍三十里,高七十丈。斜峙海灣,僅有一線可行。亂石如屋,聳塞海濱。潮長,不能往來。過此,有二路入三亞鏡。一度嶺從內地行,險而近。一從海濱行,坦而遠。東北皆黎村,最大者曰過嶺黎,眾至千余戶。嶺西五里有民居七十余戶,馬嶺汛扎駐于此。”又說:“過嶺峒距城東六十里,中有黎村三十余。四面崇山峻嶺,如桶形然,僅有一石門,從馬嶺汛后入石門,兩山對峙,鑿石以通,深達二里。”因此,從史志中可看出,歷史上的文門村一帶黎村,是處在崖州古驛道東線被稱為第二關隘下馬嶺一道險峻的石門內。古代的商賈謫臣、文人墨客與遷客騷人,欲從東線入崖州,非要從馬嶺汛營,邁過這道石門。
于是,這道石門不僅成為過往客人關山險阻的命門,也是唐宋時期中原文化落籍天涯的一道文化樞紐站的文門,更是明清時期許多崖州士子,出島南、過瓊北、入廣州、抵北京,逐鹿中原,抒情詠志的一道勵志之門。






這道深達二里的“石門”,不僅,成為三亞美麗鄉村第一村文門村的“村脈命門”,并由此而承載著三亞史上與當今和未來,山與海、黎與漢、古與今、蠻荒與文明、封閉與開發的吐苦納新與鳳凰涅槃的象征!而且,這道石門內的“四周青山環抱,左右蟠龍向海,得水藏風,祥云紫光泛起”被稱“龍海盆地”的福地,從隋唐始,就已經納入了朝廷的法眼,將它作為治理黎區,傳播農事,啟蒙教育的“王化”示范地。
史載,唐永徽六年,朝廷在此設置了一個名叫“落屯縣”的古邑。
此事《崖州志》上記載很清晰,志曰:“落屯廢縣,《元和志》永徽元年置,在洛電響,因名。《輿地紀勝》即今黎中落屯村,在州東五十里。黃《通志》明萬歷丙辰,知州張宿疏溝,得落屯縣印。”






永徽元年(公元650),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一個年號。李治使用這個年號共六年,勵精圖治創造了“永徽之治”的一段盛世。而《元和志》全名《元和郡縣圖志》,是唐代的一部地理總志,也是自魏晉以來保留下來的最古的一部史志。成書于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目的是在安史之亂后,為皇帝便于周覽全國形勢,以達到“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的目的。
晚于“永徽之治”一百多年后的《元和志》稱落屯縣名來自當地村名“洛電響”。到了南宋中期嘉定、寶慶年間,由王象之編纂的《輿地紀勝》估計是覺得唐志黎語音譯不準,便改稱為“落屯”村,并明確指出,古邑距崖城東五十里。
落屯縣古邑遺址在哪里?史志沒說清,后人也沒去考證,我在龍海盆地轉了一周,因時間關系也無法辨明。
















唐高宗李治為何要在三亞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設置一個古邑?我為何又要孜孜不倦的去追尋這個古邑的遺址地?這是因為落屯縣,這個在中國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的小邑,但名稱中的一個“屯”字,卻折射著以文門村為中心的這一帶,方圓百里黎峒由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態方式走向農耕文明淵源的密碼;更因一個“落”字,透露出唐代中原王朝,經略海南島的戰略布局。因為,自從這個縣設立后,讓我們看到,歷史上,一批批頭戴方巾的中原貶官與文人墨客步履姍姍的踏上了這塊被稱為天之涯、海之角的南蠻荒隅。從此,揭開了中原貶官文化開始落籍島南三亞的序幕。
那么,誰是第一個被貶在三亞并“落屯”天涯的謫臣?








那是在1300多年前的一個黃昏,一位名叫韓緩的中原大官從長安,悲憤交加地行走了2000多公里,終于,踏進了島南寧遠河一個名叫振州的衙門出任刺史。韓瑗是誰?他為何會貶來振州?正史記載的很簡單,韓瑗是唐高宗的宰相,史志說他,因得罪了武則天故而被流放于此。
他為何會得罪武則天?正史說,在唐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李治欲廢黜王皇后,改立武則天時,已拜為宰相的韓瑗,不由痛哭流淚進諫勸阻,引高宗大怒,命人將他拉出大殿。次年,武則天垂簾聽政,并改年號為顯慶。又次年(657年)武則天便以韓瑗有勾結褚遂良圖謀不軌之意,慫恿唐高宗將韓瑗貶為振州刺史,并命終身不許回京。
于是,剛成立七年的落屯縣,便走來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貶振州的宰相韓瑗。不知道是水土不服,還是因自己遭受誣陷而滿懷悲憤,總之,一年后,韓璦宰相客死在振州任所,魂葬天涯,其墓葬在三亞何地?至今已是個謎。直到47年后的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才遵照武則天的遺命,追復韓瑗官爵,赦免其流放嶺南的親屬,后又追封其謚號為“貞烈”,算是給他平了反,讓他飄蕩在天涯海角的亡靈有了一絲安慰。




韓瑗任職的時間不長,他的故事很短,至今正史上也沒有留下他在振州一年任上,對其下屬的落屯縣有何治理的功績。
傳說中第二個“落屯”天涯的宰相名叫李昭德,他于韓緩32年之后也貶來振州,他不是來當老大(刺史),而是貶在振州下面的一個縣當小公安局長(縣尉)。李昭德他是武則天為帝時周朝的宰相,于公元689年時,因專權又與武帝抬杠獲罪,被貶為振州吉陽縣縣尉(有一說為廣西南賓縣尉,有爭議)。
撇開爭議,正史上記得清清楚楚貶到三亞任振州刺史的第二位宰相,名叫崔元琮。此人于長壽三年(694)七月,已任兩年宰相的崔元綜,因“坐事”被罷相,“配流”到被視為最遐遠蠻荒的海外振州。崔元綜緣何“坐罪”?兩唐書并不言及,至今仍無謎底。但他由宰相降為刺史,“落屯”天涯之事,不僅正史有載,且野史豐富。特別是他從三亞北歸,過瓊州海峽九死一生的海上經歷與風水軼事傳奇的一生,到也豐富了天涯貶官文化的內容。
從韓瑗到崔元琮,中間只差37年,緣何朝廷卻連降兩位宰相到振州為官?其實,這段歷史的背后,折射出唐王朝對海南島,特別是島南三亞這一區域的戰略布局。








這段背景要追溯到隋文帝、隋煬帝甚至到漢武帝。

三,千年黎寨文門村,到底是隋文帝賜臨振縣于冼夫人時,設雷開壇所為?還是唐高宗置落屯縣啟迪人文的史韻
西漢元封元年亦公元前 110年, 漢武帝遣路博德伏波將軍平嶺南并海南,設珠崖與儋耳兩郡。珠崖郡在北部南渡江畔,下領玳瑁、紫貝與茍中三縣,先不說。而從設在島西南的儋耳郡所設的二個縣來看,漢武帝對海南的經略主要是放在島西南的感恩平原出海口,且劍指南海。








從西漢在感恩平原的西北面昌化江出海口設“至來縣”(今昌江縣),又在感恩平原的東南方九龍河的出海口設“九龍縣”(隋改感恩縣今東方市),就可窺見漢武帝,將海南島最大的海岸沖積盆地的島西南感恩平原,當做了王化教育與模范治理“老少邊遠”的示范區。特別是,西漢王朝將感恩平原五大河流出海口的碼頭,打造成了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母港合浦港的子港,更可揣摩到漢武帝經略島西南劍指南海的壯志雄心。可惜的是,漢武帝這份雄心卻在東漢時被漢元帝拋棄啦。到了漢元帝初元年 ( 公元前 48 年),因大臣賈捐之力主廢棄珠崖,寫了一篇《棄珠崖議》貼子,就讓已歸順中原王朝的海南島兩郡與其所屬的縣邑等所有行政衙門均被撤銷廢棄,只在瓊州海峽對岸的合浦置一個“朱廬縣”來遙領。想不到,這個“遙領”一遙就600多年,直到南北朝時代的嶺南俚族首領冼夫人,請命梁武帝,于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請命于朝,故置州”,恢復郡縣制,海南島才重歸中原王朝的懷抱。
直到隋文帝一統中國后,為表彰冼夫人三朝均擁護國家統一的功德,不僅冊封她為“譙國夫人”而且,還特意在海南島最南端設置一個“臨振縣”,并封賜為其食邑,亦“湯沐邑”。






何為“臨振”?冼夫人的故郡府在嶺南的高州,冼夫人重置崖州的海南島最高首府設在儋州(今中和鎮)。隋文帝特意在島南設一個縣,作為冼夫人的“臨時”首府,其意義不是只在于表彰冼夫人功績的恩賜,而更是希望借助冼夫人的嶺南勢力,使島南這一塊蠻荒之域得以“振”興。這就是三亞的前世臨振縣名稱來歷的真實含義。也代表著隋文帝一統中國后,沿襲漢武帝的思路,劍指南海的雄心。只不過是,隋文帝把戰略的中心從漢武帝島西的感恩平原,逐漸南移,且轉移到了島南寧遠河出海處的天涯海灣畔,使臨振縣成為島南正史記載的第一個古邑,且成為島南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
臨振縣,不僅僅是隋王朝賜給冼夫人的一個私人領域;更是隋文帝在海南島開設的中國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的政治與經濟特區。其價值和意義非凡。在這個特區中,冼夫人出臺了什么政策?又有哪些功績?可惜正史上無記載,歷史久遠,自然鮮為人知。只余下島西南這一域的山川田野、黎寨鄉村,還流傳著冼夫人派員幫助當地實施農事水利,啟蒙教化的口碑傳聞。
比如,東方市境內的感恩河其名稱來歷。感誰的恩,為何要感恩?據寶上村蘇氏口碑傳說,是因冼夫人時代派員幫助寶上村民,開水修渠、引水利灌溉高田,而將原名九龍江,從寶上村至出海口處,這五里河道改名為感恩水。
再比如,前面導讀所述,文門村史源的美麗傳說:說冼夫人委派白虎將軍南來文門寨設壇,傳農耕之事,啟文明之門,教化黎民百姓等等。








可惜的是,鄉村田野的這些美麗傳說,一直無法在正史中得到佐證。
更可惜的是,臨振縣設立一年后,冼夫人高壽病逝。不久,隋文帝也過世,取而代之的隋煬帝楊廣,這位千古一帝,更是雄心遠大,戰略思維超群。在冼太夫人去世后幾年,亦楊廣繼位六年后的隋大業六年(610),他將海南島重新分置珠崖、儋耳、臨振三郡和十縣,從此建立了海南島的行政格局一直延續至今。他廢臨振縣不是目的,而是升級為郡。并在臨振郡下置寧遠、延德二縣,而把郡治所,設在寧遠縣今崖城水南村。 從此,寧遠河雙廓懷抱的臨振郡,便正式成為島西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出海口處的大蛋、保平港,亦成為銜接內地合浦母港最大子港,以及遠航東南亞海上貿易的南中國海岸最繁華的補給碼頭。
隋朝的臨振縣設在哪里?史上無記載,后代學者的考證也爭論紛紛。據李勃先生《海南島歷代建置沿革考》一文載:“隋臨振縣治故址當在今三亞市崖城東南八十里。這就是冼夫人的‘湯沐邑’故址。”(《沿革考》155頁)。按照李先生的考證,臨振縣在崖城東80里,也就是現在天涯區所轄馬嶺后面文門村與過嶺村之間的“龍海盆地”燒旗溝水附近。因為《崖州志》上所說,“燒旗溝,城東80里,發源于過嶺峒,注入禁港,入于海,明季王熀燒旗于此,故名。”而這個地方,正與唐高宗李治所置的“落屯縣”城東 50里的方位很近。






這個論點雖為李勃一家之言,但李勃先生是海大教授是海南著名的文史大家,我想他的考證是有一定依據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唐高宗李治設置落屯縣的戰略意圖,其實就是延續了隋文帝設臨振縣的初心,將縣治設在原臨振故縣附近。并先后將兩位宰相貶謫振州并“落屯”于此地,亦是想通過教育與屯田農耕方式,使這一區域得到振興。
振興島南這一域被稱為蠻荒海隅,唐高宗李治,其實也是貫徹和傳承了其祖父唐高祖李淵的戰略思維。因為,在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淵,將隋朝島南這一片傳統黎區的臨振郡,改名為“振州”并實行“改土歸流”的流官制。這一措施,既傳承了隋文帝治理島南的雄心;又尊重了冼夫人對海南島的貢獻。一個“振”字,代表了自漢武帝到隋文帝、隋煬帝至唐高祖,對島南這一域傳統黎區振興的期許。




從唐初置振州,領寧遠、延德,吉陽、臨川、落屯五縣的行政格局來看,早在一千多年前,朝廷已將三亞這一區域,當作了中原王朝治理邊遠少數民族的模范試驗區。唐高宗這才會將倆位宰相貶謫并落屯于此。從此,自唐朝始至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漫長時光里,被中原王朝貶謫流放到此地的名相、賢臣、學士等就有十余位。除了初唐宰相韓瑗、崔元琮外,還有宋朝將振州改崖州后的宰相盧多遜、丁謂、趙鼎和名臣胡銓、與元代副宰相王仕熙等人,以及名望之族的裴瑑等十來位流寓。再加上近千名知州、學正、典吏、知縣、教諭等大小官吏到這塊土地任職,和太多商賈、墨客文人與各姓過瓊始祖們紛紛來天之涯海之角打卡定居,才使得島南的三亞成為中國地域文化的一塊獨特魅寶,而使“天涯”成為中國文化與哲學史上的著名符號與豐碑。










正是因為有唐朝倆位宰相謫居,開啟了將中原文化落籍于三亞的貶官文化先河,才有了海南島明朝的人文薈萃。包括明朝島南的崖州,就一不小心,成為有“弦誦聲黎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蘇杭”的盛景。
這句詩,來自海南明代著名三杰之一的文昌鄉賢邢宥的《海南風景》一詩。詩曰:
南荒千里盡王疆,四顧天連海色蒼。
二郡輿圖興自漢,五州編戶盛于唐。
故家大半來中土,厚產偏多起外莊。
弦誦聲繁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蘇杭。
邢宥,乃宋末元初崖州僉事邢夢璜后商,也是海南四大才子之首的明朝宰相丘浚在瓊州學宮的同學,他進士及第比丘浚早。丘浚與邢宥正處在海南島人文薈萃、文風最鼎盛的時代。一批批海南鄉賢“遙指海外數中原”,紛紛中舉并進士及第,成為朝廷鼎臣。這其中就包括出生在島南高山所的鐘芳父子進士及第,成為海南島有史以來七對父子進士中一對,而光耀崖州。
特別是鐘芳,少小時家貧卻刻苦讀書奮發向上。青年時出崖州,抵瓊州得貢生,然后北上廣州中舉。再赴北京進士及第,一路上歷經艱辛萬險,一生中著書等身。不僅官至戶部侍郎,而且因其學說通古貫今,被譽稱為“嶺南巨儒”,成為崖州的驕傲。明朝的崖州能出鐘芳一對杰出父子才俊,實得于唐朝倆位宰相貶謫以來,貶官文化經過幾百年所積淀的王化教育成果。這個成果的源頭就猶如邢宥詩中所言,來自漢唐。










其實,唐朝經略島南實施王化教育后,在南宋末年就出了一碩果,那就是,走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名叫陳國華,因是島南第一位考中進士的人,故而被稱為“崖州第一進士”。他進士及第早鐘芳200多年,他的橫空出世,得于南宋淳熙間廣西富陽人毛奎出任吉陽知軍時,重建崖州學宮、開拓大小洞天福地并實施王化教育后的科舉成果。
《崖州志》載,陳國華,吉陽臨川里(今月川社區)人。他于宋寶佑四年(1256年)赴京參加會試,高中二甲第一名,位列第四名進士,與狀元文天樣同榜。試想,如果沒有中原文化落屯于三亞這一區域,一個南蠻荒遠的海濱士子,焉何能從遙遠的崖州,跨過下馬嶺這道石門,北過瓊州,后又渡過白浪滔滔的瓊州海峽,能在全國高考中考上第四名?
從這個角度再來看三亞的貶官文化,其實,唐宋時期的貶官,除了是朝廷對犯錯誤的官吏的一種懲治措施以外,更大的初衷就在于通過這些貶官名吏所擁有的才華和其名門望族的資源,為所貶謫地帶來文教的振興。






因此,尋找落屯縣遺址并研究其遺留的人文,不僅僅是對探索以文門村和過嶺村為代表一帶的黎鄉文化的啟蒙來源有意義;更是對三亞歷史文化研發有現實的價值。因為唐朝的這個古邑遺址所在的龍海盆地,至今還沒有打造和開發成為三亞一域集湖光山色純美的田園生態風光與黎漢人文獨特的風景區。
落屯縣遺址究竟在哪里?雖然我走馬觀花沒有尋找到它具體位置,但是我卻在走村串巷、訪民考跡問老人中,尋覓到了一個美麗的傳說,或許可以佐證,關于千年黎寨文門村,到底是隋文帝賜臨振縣于冼夫人時,設雷開壇所為?還是唐高宗置落屯縣啟迪人文的史韻。




















那是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我在文門村蘭鵬書記和董主任的陪同下,訪問到了這個老人。老人名叫蘭定璋,乃文門村《神道經》口碑傳說唯一傳承人。他不僅向我娓娓道出了一個名叫“分姓氏僧”先祖的美麗傳說故事;而且還帶我查看了這位傳奇先人為黎民百姓分田傳教種山蘭稻谷時遺留在村中的石塊遺跡,和死后安寢在村中的墓石碑。
這個故事很長,可惜篇幅有限,只得有緣下期再續。
————
剛峰,全國知名人文旅行作家,學者,網絡大V。曾任《鄉緣》雜志總編輯,撰寫并發表過有關海南歷史文化隨筆二百多萬字。著有《瓊北故事》《印象三亞》《天涯橫呤》《心之旅》《我的臺商朋友》《古塔密語》等書籍。善長撰寫城市地域文化隨筆,歡迎稿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火箭 1:2勇士后!揪出輸球罪臣,首發4人不及格,烏度卡難辭其咎

火箭 1:2勇士后!揪出輸球罪臣,首發4人不及格,烏度卡難辭其咎

紅原體育
2025-04-27 11:30:16
大V:張繼科說王楚欽步伐不行,卻不給改進建議!給石頭3條建議

大V:張繼科說王楚欽步伐不行,卻不給改進建議!給石頭3條建議

阿矗論古今
2025-04-26 22:04:27
“東哥同款啤酒”火出圈:原產地為青島,搜索量環比增長6100%

“東哥同款啤酒”火出圈:原產地為青島,搜索量環比增長6100%

閃電新聞
2025-04-24 21:57:07
59歲劉嘉玲素顏照:鼻孔超大,皮膚黝黑,就是普通的老太太

59歲劉嘉玲素顏照:鼻孔超大,皮膚黝黑,就是普通的老太太

東方不敗然多多
2025-04-27 13:20:38
派出所長堂侄毆打男子身亡,一審判18個月,異地重審,姐姐提出7疑點

派出所長堂侄毆打男子身亡,一審判18個月,異地重審,姐姐提出7疑點

牛鍋巴小釩
2025-04-27 04:36:45
好不容易當個官,卻賠了6000億,馬斯克不干了,向中國提出一請求

好不容易當個官,卻賠了6000億,馬斯克不干了,向中國提出一請求

再遇歷史
2025-04-25 14:52:27
上海市民崩潰:一到這個點馬路就“廢”了!家長心驚:快把公交站搬走,老人卻強烈反對...到底怎么辦?

上海市民崩潰:一到這個點馬路就“廢”了!家長心驚:快把公交站搬走,老人卻強烈反對...到底怎么辦?

上觀新聞
2025-04-27 10:59:50
《蠻好的人生》胡曼黎被索賠400萬,薛曉舟才知,他必須收攏這2人

《蠻好的人生》胡曼黎被索賠400萬,薛曉舟才知,他必須收攏這2人

大歪歪
2025-04-27 10:13:33
特朗普謀劃了40多年,要像當年的日本一樣,逼中國“自廢武功”?

特朗普謀劃了40多年,要像當年的日本一樣,逼中國“自廢武功”?

老高風云
2025-02-07 16:00:11
曼晚預測首發:馬奎爾、約羅找比賽節奏,阿馬斯爭取首發機會

曼晚預測首發:馬奎爾、約羅找比賽節奏,阿馬斯爭取首發機會

懂球帝
2025-04-27 13:31:14
600萬粉絲網紅迅猛龍考入復旦,復旦大學回應,知情人曝更多內幕

600萬粉絲網紅迅猛龍考入復旦,復旦大學回應,知情人曝更多內幕

鋭娛之樂
2025-04-25 22:17:45
2025年調整養老金,何時補發到位?退休人員看看,關乎你切身利益

2025年調整養老金,何時補發到位?退休人員看看,關乎你切身利益

社保小達人
2025-04-27 11:00:10
梵蒂岡證實:教皇臨終前驚現"死亡面容",千年醫學預言成真?

梵蒂岡證實:教皇臨終前驚現"死亡面容",千年醫學預言成真?

侃侃娛季
2025-04-27 09:30:03
外賣商家怒了:明明讓商家承擔50%,京東卻說造謠!

外賣商家怒了:明明讓商家承擔50%,京東卻說造謠!

陶舜財經
2025-04-26 18:54:53
解說員震驚盧卡和丁俊暉打出賽史上最精彩比賽,觀眾集體起立致敬

解說員震驚盧卡和丁俊暉打出賽史上最精彩比賽,觀眾集體起立致敬

舟望停云
2025-04-27 12:37:47
英媒:國王杯決賽裁判曾于3月在諾坎普被拍到使用梅西手機殼

英媒:國王杯決賽裁判曾于3月在諾坎普被拍到使用梅西手機殼

懂球帝
2025-04-26 17:50:09
農婦去北京找丈夫被警衛阻攔,當說出丈夫名字后,被緊急送去見首長

農婦去北京找丈夫被警衛阻攔,當說出丈夫名字后,被緊急送去見首長

睡前講故事
2025-04-25 15:11:25
確認了!再見楊瀚森!預測第51順位加盟快船……

確認了!再見楊瀚森!預測第51順位加盟快船……

籃球實戰寶典
2025-04-26 20:55:00
勇士火箭G3賽后口角爆發,兩位格林互相怒噴對方

勇士火箭G3賽后口角爆發,兩位格林互相怒噴對方

仰臥撐FTUer
2025-04-27 12:58:14
誤判中國,美政失控!

誤判中國,美政失控!

陸棄
2025-04-26 13:43:41
2025-04-27 14:35:00
剛峰看世界 incentive-icons
剛峰看世界
旅行人文作家
96文章數 38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媒體:特朗普欲"棄車保帥" 與馬斯克正在加速分道揚鑣

頭條要聞

媒體:特朗普欲"棄車保帥" 與馬斯克正在加速分道揚鑣

體育要聞

裝死一個賽季,卡皇掀翻了棺材板

娛樂要聞

24歲女星夏依丹離世!死因讓人心碎

財經要聞

商務部等6部門:下調離境退稅起退點

科技要聞

賈躍亭:FF市值到百億美元能基本還完債務

汽車要聞

上海車展采訪外國友人 他們最愛的都是什么車?

態度原創

數碼
教育
親子
本地
公開課

數碼要聞

電競顯示器線上銷量TOP10出爐:HKC銷量冠軍 小米第7

教育要聞

天上不會掉餡餅 家長不要被蒙蔽 在本地讀公立中專或職高的升學班

親子要聞

假裝暈倒看看兩個孩子的反應 萬萬沒想到

本地新聞

云游湖北 | 漢川文旅新體驗:千年陶藝邂逅湖光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鲁甸县| 沾益县| 大关县| 泾阳县| 建德市| 修武县| 平罗县| 清苑县| 商丘市| 大理市| 合山市| 镇安县| 白沙| 武隆县| 左贡县| 绿春县| 南郑县| 龙胜| 嘉峪关市| 垣曲县| 互助| 岳普湖县| 琼中| 城口县| 崇义县| 霍山县| 长春市| 山阴县| 阿瓦提县| 宁远县| 漳浦县| 巴林右旗| 新闻| 盐边县| 寿阳县| 荔浦县| 沙洋县| 新余市| 山东| 淮南市|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