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葉 故事來源/何安兵
隨著城里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錢掙得越來越少,很多人都想著回農村發展。覺得在農村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而在城里則是十分耕耘,才三分收獲。
在城里打工,都被那些老板給壓榨了,所以,還不如回農村務農或創業,養雞鴨牛羊、種果樹種蔬菜來得穩定和掙錢。
雖然說作為進城打工的農村人,在城里掙不到錢,還有回農村這條退路,但是我卻想勸告大家:能在城里掙二三千,還是不要想回農村務農,因為現在的農村生活,未必有城里穩定和踏實。
52歲的何先生就是個例子,失業回村發展8年,最好的時候,一年可以掙八九萬,但最后他還是倒回城里干起了2600元一個月的保安。
那么在農村可以掙這么多,何先生為何還要倒回城里打工呢?下面就來聽聽故事。
大家好,我叫何安兵,今年52歲,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
我沒啥文化,初一沒讀完就回家跟父母耕田種地了,那時候我家有6畝地,一家人靠著種糧食種菜,也能過得很不錯。并且農忙時,去幫別人干農活,可以掙不少錢。
不過那時候的農村,溫飽可以種糧食解決,平時的些許花銷也可以應付,但要想蓋房娶媳婦,那就很難實現。
所以,19歲那年為了能蓋房娶媳婦,我跟著很多同村的年輕人去了城里謀生,剛到城里時,我做的是散工,天天去汽車站蹲工,那時候只要有人要我,不管工資多少,我都會去做。
21歲那年,為了穩定,我選擇進了工廠,干起了流水線的工作。
在工廠干活,沒有在外面干散活自由,但也算穩定,每天上10小時至12小時,又包吃包住,一個月下可以拿不少錢回家。
在工廠干了三年,我就攢了不少錢,然后把老家房子翻修了。
從原來的一層瓦房,拆了房頂蓋成了二層小樓,外墻也粉刷跟新建房一樣,同時我也在工廠里找到了媳婦,并于25歲成了家。
就這樣,我在城里收獲了婚姻和事業后,就覺得我能在城里一直這么順利發展下去,即使我打工一輩子買不起城里的房子,但只要在工廠里堅持下去,也是可以把生活過得很滋潤。
然而,婚后安穩地過了17個年頭后,剛養大兩個女兒,可以輕松一點時,結果工廠倒閉,我和妻子雙雙失業了。
沒文化沒啥技術的我們,在城里失業,就完全被淘汰了一樣,想跳槽去別的工廠都沒人要。
最后要想在城里待下去,只能去做一些很底層且工資很低的工作,比如做保安、保潔、刷碗工等等。
雖然說這些工作掙個兩三千也不錯,畢竟兩個女兒出門工作去了,沒什么壓力負擔了,但我和妻子覺得都還年輕,得努力趁著不老的年紀,多掙點錢。
在城里是很難找到工資高的了,于是我就想到了回農村務農,而為啥我會想到回去呢?
主要還是因為經常在電視上和網絡上,看到很多城里人去農村種田種果樹都致富了,所以我覺得,我和妻子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在家里也有不少田地,肯定也能在農村發展成功。
其次我也想回去多陪陪父母,畢竟那時候他們都六十多歲了。
9年前,回到農村,我們花了幾萬元整改了家里的6畝水田,其中4畝種水稻,1畝多拿來種菜和種粗糧,大概不到一畝地拿來開挖做了魚塘養大頭魚,另外又花了幾萬開荒了半座山,拿來種果樹。
很多人看見我回來耕田務農,紛紛都說我傻,大家都往城里搬,我卻往農村田里鉆??晌覅s不在乎這種風言風語,默默和妻子一起干活。
回村第二年,我們夫妻就通過種糧食蔬菜和養大頭魚賺了一波錢,雖然不多,除去成本,也掙了3萬多。
第三年開始,我們迎來了大豐收。那年天氣很好,果樹開始結果、糧食豐產,我大頭魚也養的很肥,所以那一年,我們夫妻倆又忙又開心,收成很不錯,變賣后除去成本和下一年的投入,大概賺了八九萬純收入。
這可比我們在城里流水線干活強多了,畢竟我們加班加點,再拿個全勤,工資最多才4000多,夫妻倆在城里少吃少喝少用,一年也很難有八九萬的凈收入。
所以,那一年我覺得自己回農村創業是對的,既能比城里掙得多,還能陪伴父母,并且也能比城里過得更舒心,糧食自給自足,有老房子,不用交房租,用水也不用錢。
可是,這大好形勢,卻沒有年年都好,第五年開始,我們就出現了各種問題。
那年夏天,天氣炎熱,出現了“火燒苗”,插好的秧苗被曬枯了,秋季收割時減產很多,吃的糧食還有,但沒多少拿去賣。
然后,魚塘也出現“火燒塘”,增氧不及時,水源也沒給足,差不多就要收網賣的魚,死了一大半,即使廉價處理了,但也虧本了很多。
第六年是雨水多,原本我果子可以賣很高價的,結果雨水多,果子甜度太低,自己吃都不下去,最后也就沒老板收。
盡管全家出動,女兒網上賣,我們線下擺攤賣,也沒全賣出去。最后也只勉強收回個化肥錢。
第七年還不錯,雖然賺的沒有第三年那樣多,但這年春收秋收都迎來了小豐收,除去各種開銷和成本,純收入了7萬多。
而來到第八年的時候,就不行了。夏收的糧食剛收割完,就遇到連續半個月雨季,然后果園慘遭山體滑坡。
我半座山的果園被黃泥淹沒,有些果樹還被連根拔起,那種情況根本沒得挽救了,請挖掘機開挖,需要很多錢不說,果樹也不一定還能救活。
這果園我和妻子花了最多心思,也投入了最多錢。
開墾荒山,買果苗,裝了自動噴淋裝置,施肥打藥嫁接裁剪等等,最后就被這黃土一埋,當年果子沒得收,多年心血也付之東流。
那時候我很難受,好不容易看著形勢開始變好了,結果卻遇到這樣的天災。
我本想花點錢重新開始的,但妻子卻說,還是放棄吧,年紀也50多歲了,精力和體力也不行了。
再加上務農就是靠老天賞飯吃,天氣不好,出現一些天災蟲害,就會影響收成,根本不穩定。
所以妻子就勸我說,還是倒回城里發展去,夫妻倆各找個兩三千元的工作,每個月月入五六千,也好過在農村累死累活還要靠天吃飯的好。
我一想也挺對的,我們在農村每天都圍著農田果樹轉,雖然閑的時候很閑,但忙的時候比城里打工還累,收入也沒個穩定。
算了算,妻子和我的社保都沒交夠,妻子需要交多4年,我需要交多3年,才滿15年。
于是,我和妻子回村第八年遭遇天災后,就放棄在農村發展了,重新返回到城里各找了一份工。
我找了個小區保安的工作,妻子也在小區做了保潔,雖然我們工資很低,我工資2800元,妻子更少才2200元,但這工資也清閑,根本不用累死累活,另外主要還有幫忙買社保。
如今重新回到城里快一年了,我感覺比起在農村種田種果樹,還是在城里打工好,收入穩定,也清閑,等社保繳滿,又可以多一份收入。
所以,通過我的經歷,我想告訴很多進城打工的農村朋友:能在城里掙二三千工資,就不要回農村務農了。
在農村,種田種果樹都是靠天吃飯的,天不好收成就不好。而在城里干活,只要有肯吃苦,愿意做底層一線的工作,就不會沒錢收入。大家說對不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