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盡管蘇聯紅軍實力不俗,但總體武器裝備比較落后。例如,紅軍擁有的坦克比世界上所有國家的總和還要多,但主要是輕型坦克。陸軍缺乏小口徑高射炮,對于低空飛行的飛機,部隊只能使用7.62 毫米高射機槍。在重炮方面,蘇軍沒有能夠摧毀曼納海姆防線防御工事的特殊威力武器,因此在1939-1940年的蘇芬戰爭中,紅軍損失慘重,從1939年邊界到進入維堡用了整整3個月。1944年6月,列寧格勒方面軍右翼完成了相同的路線僅用了10天且損失更少。
德軍在1939-1945年主要使用1928-1934年生產的武器作戰,而紅軍則使用 1938-1941年生產的武器擊敗了德國及其盟國。
蘇軍Б-4型203毫米榴彈炮手在裝填炮彈
在1939年9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署后,蘇聯獲得了22個月和平喘息,自身軍事力量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飛躍。在1939-1941年,最新的Пе-2高速轟炸機,МиГ-3、Як-1和ЛаГГ-3殲擊機,擁有強大裝甲防護和火力的КВ和Т-34坦克,61К型37毫米和72К型25毫米高射炮等等。
條約的締結為蘇聯打開了幾乎整個德國的軍事武器庫。難道德國元首發瘋了?不,希特勒認為紅軍和軍工聯合體中充滿官僚和傻瓜,在他看來,他們無法理解一流的德國技術。
柏林向莫斯科提供了2億德國馬克的商品貸款,貸款由德國政府100%擔保,利率5%,用來為來自蘇聯的機床、設備、各種商品、武器的訂單提供資金。貸款以供應原材料的方式償還,原材料的數量和質量通過政府之間簽訂的附加協議達成一致。
1942年4月蘇軍獨立坦克第145旅的KB坦克
根據記錄,德國向蘇聯提供了如下金額的武器裝備(帝國馬克):海軍艦艇-4500萬、海軍火炮-214.9萬,水雷和魚雷武器-98.4萬、聲吶設備-370.4萬,飛機 -1596.5萬、野戰火炮-372.2萬和坦克裝甲車輛-99.8萬。另外,交付557臺復雜昂貴的金屬切削機床,交付了600.3萬德國馬克的挖掘機,用于石油工業的設備為1652.5萬。值得補充的是,自1937年以來,英、法、美實際上對向蘇聯出售武器和軍民兩用技術實施了禁運。
讓我們看看蘇聯獲得了那些德國裝備,首先從航空開始。1939年10月,在德國的蘇聯飛機設計師和飛行員熟悉了幾乎所有最新的德國空軍飛機-戰斗機He-100、FW-187、Ar-197、Me-109E(配備DB 601發動機)、Me-110,轟炸機Ju- 87、Ju-88、He-111、Do-215、Do-217,偵察機Bv-138、Bv-141、He-115、Hs-126、FW-189 ,水上偵察機Ar-196、Ar-198,客機He-70、He-116和四發飛機FW-200。
從1940年4月25日到5月15日,德國向蘇聯提供了2架Do-215和2架Ju-88轟炸機、5架 Me-109E、5架Me-110和5架He-100戰斗機和10余架教練機和運輸機,甚至2架Fa.226直升機。所有接收的飛機蘇聯都經過了長時間的測試,隨著戰爭的爆發,他們組建了一個單獨的航空兵大隊來執行特殊任務。
德軍Fw.189A偵察機在東線飛行
蘇聯和德國之間的軍事和經濟合作的新階段在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和隨后占領波蘭后立即開始。 И.Ф.Тевосян特沃斯揚帶領一個大型委員會于1939年10月前往德國,研究德國飛機工業的成就,并選擇購買的例子。來自不同行業的管理人員、設計師、軍事專家和科研機構的雇員組成了該委員會。А.И. Гусев古謝夫將軍領導了航空小組,成員包括Н.Н.波利卡波夫、А.С.雅科夫列夫、В.П.庫茲涅佐夫、А.Д.什維佐夫、И.Ф.彼得羅夫、П.В.德門耶夫和С.П蘇普倫等人。
按照約定,德國空軍部向蘇聯專家展示了大部分的航空工業企業。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代表團成員走遍了德國各地,參觀了容克(德紹)、梅塞施密特(雷根斯堡、奧格斯堡)、亨舍爾(柏林)、福克-沃爾夫(不來梅)、海克爾(羅斯托克)、阿拉多(勃蘭登堡)、布洛姆和沃斯(漢堡)、多尼爾(弗里德里希沙文)和巴克(蘭斯多夫)的生產廠。他們熟悉了寶馬(慕尼黑)、容克(德紹)、赫特、阿古斯和布拉莫(這三家都在柏林)的發動機生產情況。參觀了制造螺旋槳(VDM,施瓦茨工廠)、水冷發動機散熱器(貝洱工廠)、曲軸(埃森的克虜伯)、活塞環(科隆的Goetze工廠)、軸承(Admos工廠)、儀器(Askania,博世,西門子,洛倫茨等)、飛機軍備(亨舍爾,西門子,IG Farben工業)、橡膠和有機玻璃制品(大陸工廠,達姆施塔特的有機玻璃工廠)的工廠。并參觀了位于戈廷根的航空科研所和位于雷希林的德國空軍科學測試中心。這還不是全部......
D017轟炸機群
看來,德國是完全開放的。主要的蘇聯航空專家可以看到許多作戰飛機,包括最近才進入德國空軍服役的飛機。代表團看到了He 100、Fw 187、Ar 197、Bf 109E(配備DB 601發動機)和Me 110戰斗機;Ju 87、Ju 88、He 111、Do 215和Do 217轟炸機;Bv 138、Bv 141、He 115、Hs 126和Fw 189偵察機;Ar 196和Ar 198水上偵察飛機;He 70和He 116客機;四引擎的Fw 200;以及Ar 79、Ar 96、Ar 199、Fw 44、Fw 58、Bu 131和Bii 133運動和訓練飛機。
大多數飛機不僅在地面上展示,而且在空中也進行了展示。蘇聯飛行員被允許駕駛其中一些飛機。例如,11月8日,在參觀福克-沃爾夫公司時,古謝夫和彼得羅夫駕駛著Fw 44和Fw 58教練機,飛行員舍甫琴科駕駛著Fw 189上了天,后來在戰爭期間,該機以 "框架"聞名。在訪問E.Heinkel公司時,著名的試飛員С.П.Супрун蘇普倫請求允許他試飛He 100,這架飛機在不久前創造了世界速度記錄。經過一些猶豫(由于機翼負荷大,飛機以其高著陸速度而聞名),許可被批準了,蘇普倫進行了一次出色的飛行。
蘇軍地勤給Пе-2轟炸機裝載ФАБ-500炸彈
根據早些時候訪問德國的代表團的建議,1940年初,通過外貿委員會安排了一份關于德國飛機和設備的訂單,以便在我國對其進行詳細檢查。它包括100多個項目。特別是,計劃購買5架帶蒸發冷卻發動機的He 100,5架帶水冷發動機的He 100,5架Me 109E,5架Me 1 lOC,2架Ju 88和Do 215轟炸機,Biicker Bu 131 Jungmann,Bu 133 Jungmeister和Fw 58教練機(每種型號3架),一架創紀錄的Me 209,以及2架Fa 226直升機。每種機載車輛都必須裝備齊全,并有一套備用零件。另外還為He 100、Me 109和Me 110各訂購了三個備用發動機。
除此之外,計劃從德國獲得兩臺Jumo 207柴油航空發動機,兩臺Jumo 211發動機,兩臺1400馬力的戴姆勒奔馳增壓發動機,燃油噴射泵和噴嘴的例子,1500個博世火花塞,10000個活塞環,1000多根汽油和機油軟管,30個螺旋槳,許多套測試設備(包括五臺Braun Boweri高空測試設施),火炮瞄準器,各種類型的炸彈和空降武器彈藥,等等。大多數項目的交貨期為12個月;有時(例如Me 209),可能是15個月。訂單總額達數千萬盧布。眾所周知,蘇聯政府僅為1940年夏天交付給蘇聯的一些設備就支付了2500萬盧布。
總的來說,在蘇聯購買用于檢查的飛機的選擇是正確的。上述大多數飛機被德國空軍廣泛使用,在幾個戰爭年頭里是其骨干力量。盡管如此,還是出現了一些錯誤。首先是對He 100飛機的高度關注,德國將其作為系列化生產的戰斗機,在速度上優于Me 109......蘇方吞下了這個誘餌,在德國訂購了10架He 100,比任何其他型號都多。但實際上,由于蒸發式冷卻系統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帶有機翼表面散熱器的飛機在戰斗中非常脆弱,更不用說其他一系列技術和操作上的缺陷,He 100從未進入作戰服役。它被設計成一架競賽飛機,并且一直是這樣,盡管它攜帶了兩挺機槍。當He 100在蘇聯的測試結束時,空軍科學研究所報告的結論中提到了以下內容。"該機沒有發展到戰斗任務所需的水平"。
1940年德軍宣傳照-He100作戰中隊
對Ju 87俯沖轟炸機的輕蔑態度是第二個錯誤。А.С.雅科夫列夫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當1939年10月我們不僅有機會看到,而且有機會購買德國飛機時,這些可悲的戰術家斷然拒絕購買Ju 87。'我們為什么要白花錢呢?一個過時的、低速的型號,'是他們的論點。然而,在戰爭的第一天,這些'過時的、低速的飛機'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苦難"。
最后,選擇Do 215而不是更現代的Do 217是難以理解的。德國人使用這種飛機的數量有限,主要用于偵察任務,并在1941年將其退出生產。
關于1940-1941年蘇聯購買德國飛機的情況,西方數據則是6 架Heinkel He 100、2架 Messercshmitt Me 108、5架 Messerschmitt Me 109E-3、3架Messerschmitt Me 110C-4、1架1 Messerschmitt Me 209 (沒有交付)、2 架Junkers Ju 88K-1 (出口型號Ju 88A-0)、10架Junkers Ju 52 (交付4架)、2架 Dornier Do 215B-3、3架 Bücker Bü 131 Jungman、3 架Bücker Bü 133 Jungmeister、2 架Fiesler Fi 156 Storch、1架 Focke-Wulf Fw 58B-2 Weihe、2 架Focke-Wulf Fw 58C-2 Weihe和2 架Focke-Anchgelis Fa 266 (沒有交付)。
1942年11月德國轟炸機 Do. 217 在法國比利牛斯山脈上空飛行
同樣重要的是海軍武器的交付。德國向蘇聯提供了1門SK C/34型381毫米艦炮以及相關文件,用于建造喀瑯施塔得型重型巡洋艦。當時,蘇聯原計劃為改型巡洋艦準備的Б-50型305毫米艦炮直到1940年11月還只有木質模型。而德軍原本相用這型火炮裝備2艘戰列艦,但戰爭的爆發打破了這筆交易。
當時,德國政府提出蘇聯可以用 4000萬德國馬克購買德國最新戰列艦俾斯麥號的完整文件。蘇聯方面對此的反應是要求先看一下文件,看了幾天的文件,大概是復制了它們,然后說我們不需要這些文件。
SK C/34型381毫米艦炮
然后德國提出一項建議,為蘇聯研制中的68型巡洋艦配備德國SKS/25型150毫米火炮和Drh LC/25型105毫米火炮(通用穩定炮塔)。對于蘇聯來說,同樣的艦船穩定裝置要1946年以后才出現。
在戰爭開始之前,德國只提供了2門炮的文件。然而,1943年中央軍械局根據105毫米火炮穩定裝置的文件,為蘇聯自身第一個С-44雙管100毫米火炮穩定裝置打下了基礎。
未完工的重型巡洋艦“呂佐夫”號在1940年2月賣給了蘇聯。蘇德戰爭爆發時,該艦8門203毫米主炮只有4門就位,不過它們成功的在列寧格勒保衛戰中發揮了自身的作用。德國人提供的海軍武器的完整清單需要好幾頁 。
1942年4月德軍柏林防空塔上的FlaK 38型105毫米高射炮
幾年來,德國設計師在制造重型高射炮方面領先蘇聯。杜塞爾多夫萊茵金屬公司的105毫米高射炮早在 1936年就投入批量生產,到 1940年10月,蘇聯只有正在研制且原始的Л-6、73-К和Б-34型100毫米高射炮。而且,它們都沒有電力驅動。
為此,蘇聯從德國購買了4門Flak 38型105毫米高射炮。這型高射炮是符合蘇聯政府所有要求的高射炮。火炮采用電力驅動,配備引信自動測和機(АУТ)、射擊指揮儀(ПУС)、一個功率為24千瓦的移動直流發電機,由汽油發動機提供動力。
1940年7月31日到11月16日,從德國購買的該型高射炮在葉夫帕托里亞附近測試場進行了測試。蘇聯專家驚訝地發現,同樣重量的德國高炮炮彈產生的碎片比蘇軍同等的炮彈多出一倍半。1941年秋天,這4門高射炮保衛了莫斯科的天空。
1944年德軍在東線調整Mrs.18型210毫米榴彈炮射擊位置
此外,克虜伯公司的2門Mrs.18型210毫米榴彈炮抵達蘇聯,蘇方對此進行了研究。在火力方面,蘇聯自身的Б-4型203毫米榴彈炮與對方相當。前者射程16.7公里,彈重113-121公斤,炮彈初速550-565米每秒;后者射程17.9公里,彈重100-146公斤,炮彈初速480-607米每秒。然而,兩者最大區別在于機動方式上。德軍火炮采用橡膠輪胎、汽車拖曳,最大公路速度達到35公里;而蘇軍火炮采用卡特彼勒拖拉機進行履帶機動,時速只有5-7公里。彼爾姆第172號工廠設計師立即創建了一個項目,將Б-4型榴彈炮炮架部分安裝210毫米榴彈炮車輪。該型火炮工廠新代號М-72。然而,由于繁重的工作量(根據官方版本),事實上由于官僚主義,М-72的全面工作沒有開始,Б-4型只是在50年代中期才裝上輪胎。
根據1938年4月6日蘇聯對外貿易人民委員部和斯柯達簽訂簽訂的Д/7782合同,捷克承諾為蘇聯生產1門210 毫米加農炮和1門305 毫米榴彈炮以及一套基于原型的彈藥和標準配件。他們的交貨期限定為1939年12月1日。
Бр-18型305毫米榴彈炮
1939年3月,德軍攻占捷克共和國,與斯柯達的合作中斷。然而,在莫斯科和柏林簽署協議后,捷克的交付加速恢復。結果,210毫米火炮在蘇聯工廠在1939 年11月20日完成測試,305 毫米榴彈炮于同年12月22日完成。1939 年莫斯科條約的簽訂使得蘇聯能夠繼續與捷克斯柯達工廠進行卓有成效的合作。
然而,軍械總部中有一些聰明人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議-他們提出用藥包代替分裝彈藥,用活塞代替楔形炮閂。由于這些改動,使得火炮性能下降,白白浪費2年多時間。因此,Бр-17型210毫米加農炮在戰爭結束時才得以使用,而 Бр-18型305毫米榴彈炮則根本沒有在戰斗中使用。
總體而言,1939-1941年德國交付的武器使蘇聯軍工聯合體在創造新武器和技術方面取得了質的飛躍,為日后打敗德國打下了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