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行將結束。
說對或者說錯不那么重要,但做對或者做錯,非常重要,直接影響你的錢包。
回顧我自己,經過1年半的重新行動,我現在很從容,上半年股票組合之一也得到了超過16%的收益。我覺得很滿足,有人賺得更多說明他水平更高,值得祝福,但是我很滿足我的行動帶來的這樣的結果。
這是我想說的“認知與行動”,如何理解市場,如何展開行動。承接著我去年以來一直強調的“放棄僥幸心”,今天把它細化為:不要窮熬,展開行動。
理解市場是一方面,展開行動是另一方面。我們會面臨非常多的市場上有很多相互矛盾的信息,怎么理解會影響著每個人的決策,而每個人的行動最終又反過來驗證/證偽自己當初的理解,并為之得到收益/付出代價。
比如看待現在的房地產市場,今天深圳灣超總的新盤賣了100多億,上海的豪宅同步更是售罄,讓人覺得豪宅還是很火,市場有希望。但當你再去看價格的時候,又感覺到這個市場還是沒有什么盼頭,價格還是在跌。
每個人都是憑著一鱗半爪的細節去理解市場,這顯然是不足夠的。短期市場的波動可以很大,正因如此,它沒有什么參考意義。每天都盯著市場數據,你的腦子只會是一團漿糊。
我對此的看法一以貫之:好盤賣得好,只說明它是好盤,別的不說明。它賣得好,指引了市場接下來都應該開發這樣的盤,這恰是市場的有效性所在。開發商都開發好盤,整個市場就會產生良幣效應,買房人能夠得到更好的居住品質。
你非要以此指向認為市場出現整體性好轉,就要面對上面說的矛盾性。
當這個希望落空,人們就轉而對政策提出更高的期待。這,恰恰是我認為過去2年許多人犯的最大錯誤。
經??慈河呀涣饕埠?,讀者的私詢也好,刷屏新聞也好,能夠感受到,通S的時代下,每個人活得都不容易。在這樣的大局之下,我們寫分析文章,都顯得是那么的蒼白,人們似乎不再相信過往的一切敘事邏輯,但是新的邏輯卻又沒有生成。
人們把焦點放到了政策救市上,無論是國內民眾還是國際券商,分析套路都是如此。政策出臺——市場反彈——政策效力滑落市場跟隨回落——期待更大力度的政策出臺——更大力度的政策出臺市場反彈……如是循環往復,一直持續至今。
但這個持續過程中,我注意到:相當一部分人群,一直在苦熬窮等,包括一部分是開發商。他們的思想是,希望等待更大力的政策出臺,能夠讓市場出現比較大力度的反彈——注意是房價,不僅僅是成交量,這樣他可以更好的出貨或者一把還清債務等等。如果這樣的政策沒有,那就一直等下去。
這和我之前的“放棄僥幸”思維是相悖的,當然我不認為我的就對,我只是比較早的放棄了等待這一點,我不喜歡苦熬窮等這樣的體驗,那會讓我感覺到我的人生不由我做主。
今天的房地產市場也好,整體經濟局面也好,缺乏透明度,就是根本看不懂未來。但我說兩個基本事實:
一個是,房地產調整已經持續了3年,不是剛剛,而且這幾年里,不是沒有政策而是一直在有政策,但都沒有逆轉這一點。另一個是,到底中國房地產會不會日本化,誰能知道?誰都不知道,但問題的提出比答案更重要,當大家都在擔憂這件事時,本身就說明了問題很大。
這兩個事實指向一點,調整可能會非常長期,下沉的趨勢一定沒那么快反轉回來。至于說何時、何等程度,爭論不出來的。
因此,我的選擇是不再關心政策,而是行動起來,讓自己處于“主動區”、“從容區”。不要只是每天苦熬窮等,等待政策搭救,好日子肯定不是等出來的,而是自己主動行動出來的。3年了,是時候放下無窮無盡的抱怨和等待了。
這才是我說,我根本不從悲觀者/樂觀者去劃分人群的緣故。后市好或者壞,對交易者而言,其實都存在機會。你只需要去冷靜面對事實,采取最符合自身利益的行動,就OK。不要陷入和別人無謂的爭論之中,更不要把自己陷入苦思不存在答案的問題的漩渦中。比如,上面說的那個日本化的問題,我更關心的是:當它來臨你能否避免,讓自己損失少一些,為此你能做些什么?
基于此,我在2022年就開始給出的最重要的建議:降負債。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要把負債降到安全邊際之內。多低才安全?越低越安全,最重要的指標是月供收入比,去努力要降到30%以下吧——任何一項單項支出超過30%都是臨界點,20%以內則進入舒適區,毫無負債就意味著你……躺贏了/完全不具備投資能力。
如果實現上述這個目標,你需要提前還貸,那么,去還。而甚至如果你需要割肉,那么,就割。讓自己處于煎熬中,是很痛苦的,無窮無盡的苦熬,會令人喪失理智。割掉,也許你會虧損,但是你會因此回籠現金,贏得主動。更重要的是,你整個人會輕松下來,你把自己置于“主動區”了。
在資產負債表清理干凈之前,其它的任何行動,都不應該展開。
樓市、股市交流,加微信號budao2000私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