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上一路暢通,就在晚上的7:00左右,我們終于抵達貴陽。
一進城區,立刻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煙火氣。用燈紅酒綠這個詞來形容,應該也不為過吧。
湊巧的是,這里晚上的溫度比白天要低上3-4度,涼爽的溫度立刻洗去了一路上的疲憊。
安頓好住宿后,要做的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吃飯。
作為一個旅者,我一直固執的認為,深度體驗一個地方的人文,最好的方法就是
吃上一頓
就在抵達貴州省后的第一站-貴陽北,我們品嘗到的第一個當地特色菜,就是
活油烙鍋
貴陽北的街頭,車水馬龍。
道路兩側的商家們,為了招攬生意,紛紛把自家的桌椅和攤位擺放到了門外。
一眼望去,每家商戶的門口,都是燈火通明、食客如云。
整整涼風吹來,親身體驗到25°度的舒適,這是和在湖北被暴曬后,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心情超好
對了,12元一個的椰青先來兩個。吃大餐前,先用天然果汁潤一下喉嚨。
淺淺地呡上一口,一股植物的清香,伴隨著淡淡的甜味,一起涌進了嘴巴里。
這椰青的味道,也太“麻嘎嘎”了吧。
此時,天空中飄起了小雨,熱情的老板見狀,建議我們最好馬上進入室內。
果然,不到五分鐘,瓢潑大雨傾盆而下。
讓我們倍感小確幸的是,此時,我們已圍坐在了熱氣騰騰的“活油烙鍋”旁。
室外大雨傾盆
室內鐵鍋烤肉
室外是大雨的刷刷聲,室內是滋滋的烤肉聲,相映成趣。
不過,最有趣的,應該還是這烙鍋的味道。
到底什么是“活油烙鍋”呢?
原來,是把預先已經加熱好的鐵砂鍋,架在火盆上。再把各種食材放到鐵鍋上進行烤制。
而中間那個凸起的鐵碗,便是這“活油烙鍋”的精髓。
因為,味道十足的蘸料,就在那個頂部凸起的鐵碗里,持續加熱。
食客們,將烤制好的食材,先放到這個小鐵碗里,經過這靈魂的一蘸,然后再吃到嘴里,味道真的是
好吃的板
我忽然想起來,“韓國烤肉”的做法,和這“活油烙鍋”是多么相似。
原來,韓國人制作烤肉的方法,還是來自咱們的大中華。
面前熱鍋上的菜肴已散發出濃郁的香味。來,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舉起杯,一飲而盡。
這一杯,既要感謝偶遇的貴陽“活油烙鍋”,讓我們品嘗到了美食,還要感謝熱情好客的貴陽人民。
更要感謝祖國的大好河山,讓我們盡享這美麗的風景。
后記:原諒我這很一般的拍照水平。因為太饞了,吃到一半,才想起來拍照。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頭條創作挑戰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