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強|文
5天前,一場針對平民的襲擊發生在蘇州,一位女士奮不顧身地用身體阻止了兇手,現在,我們終于知道她的名字叫胡友平。
或許,如果不是這場惡性事件中有那么一點特別之處,她的名字本該第一時間便被大家熟知。如此姍姍來遲,大抵是因為她救的是日本人。??????????????
而這樣的一個細節也僅僅是在第一次通報中簡單提及:6月24日16時許,蘇州高新區塔園路新地中心公交站臺發生一起持刀傷人案件,造成3人受傷(其中1人為中國籍,2人為日本籍)。
到今天的通報,與日本有關的信息已經完全消失了:6月24日16時許,胡友平在蘇州高新區塔園路新地中心公交站臺發現有人持刀行兇,立即奮不顧身上前阻止,被犯罪嫌疑人連捅數刀,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胡友平在他人面臨嚴重生命威脅時,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避免更多人遭受傷害,展現出英勇無畏、匡扶正義的崇高品質,有力弘揚了社會正氣。
這樣語焉不詳的通報無助于受眾清晰的去理解這樣一起事件的全貌,以至于我們不得不通過國外媒體(日本)的零散報道去還原當時的情景。
一起面對行兇者見義勇為的救人事件,本該成為我們的媒體掌握話語權的機會,可惜,官方的各種顧慮和某些官場思維,導致他們一度要淡化處理,試圖用最簡單、最模糊的文字表述將這起事件的影響降到最低。我不認為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即使從引導輿論正向傳播的視角去考量,在最初的黃金時間內 ,蘇州方面也錯失了這樣的一個機會。
這樣的顧慮可能考慮了一些國際影響,也可能考慮了惡性事件的敏感度,但其中是不是也夾雜著另一個維度的顧慮——在中國,救日本人是天然的政治不正確?至少從目前的民間輿論來看,是這樣的。
翻看國內的媒體報道,下面這一段描述可能是唯一的對現場情景進行部分還原的報道。
據涉事日籍成年傷者陳述,犯罪嫌疑人行兇時,胡友平阻攔了犯罪嫌疑人并被刺傷倒地,涉事日籍成年傷者的兒子得以趁機躲開。
現場目擊市民看到,胡友平先是拉住犯罪嫌疑人,又從身后抱住嫌疑人,嫌疑人反手將她刺傷,致其倒地后仍繼續追刺時,被市民、途經司機和巡警制服在馬路上。
但事實上,胡友平的勇敢與善良并非僅僅表現在救下這一對日籍母子,她實際上是勇敢地攔在一輛校車門前,她是用身體阻止了兇手沖進校車行兇。
所以說,胡友平救的是一車孩子,就像一位目擊者所言:“如果當時犯罪嫌疑人沒有被攔住,將會有更多人受傷。”
雖然官方在事后給予了胡友平高度評價,稱她是英雄,贊揚她弘揚了社會正氣,但終究她的英雄事跡不應該被忽略掉,一些細節更不應該被模糊掉,我們還是希望看到一個真實的、清晰的胡友平,不因她救了日本人而對她有任何的微詞。
今天,日本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消息,對胡友平的離世表達哀思,并配發一個降半旗的圖。有一句話我是非常贊同的,“相信她的勇氣與善良也代表了廣大中國民眾。”
我們今年記住胡友平,不是因為她救了日本人,而是為了記住人內心中的善,否則,當越來越多的仇恨者和懦夫將屠刀揮向身邊的弱小者,這個社會將會變得暗無天日。
胡友平的死是極大的不幸,但又是何其幸也。倘若她現在還能看到這光亮,那些被仇恨教育侵蝕內心的懦夫將會如何對待她呢?
記住這個叫胡友平的平凡大姐,更要記住她做的事,她不該被抽象化,而要相信她的勇氣與善良能感染廣大中國民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