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藍字“重遠投資觀”關注我哦!
最近,知識星球里向我咨詢高考填志愿的問題多了起來。我也感受到了部分提問者的焦慮。
不過焦慮本身并不是問題,這恰好說明焦慮者活在未來。反觀我身邊的一些過來人,回看過去,卻只能看到那一條注定的命運之路,所剩的只有抑郁,他們,活在過去。
以高考生的視角來看,看到的是前途無量。但以我一個中年人的視角回看,看到的卻是那些老一輩名校生,身不由己用盡一生卻只圖一個活著的現實。
年少之時,覺得無所畏懼,而等人近中年,真正明白事情真相之時,子彈卻已正中眉心。
那么,以一個過來人的視角來看,我們和年少之時的認知差異究竟在哪里?
如果把這個事情解釋清楚,也許,對于現在的高考生和年輕人,是會有啟發的,也能避免一些悲劇。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我們小時候都聽過一句話,叫“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我們也在語文課本上學過《范進中舉》。從課本,到書籍,再到影視劇,似乎都在給我們灌輸一種只要把書讀好,就能成為人上人的觀念。
古人說的確實也沒錯,這是因為古代把書讀好,確實是給官做的,這符合他們那個時代的邏輯。但我們這個時代就完全變了。
現在我們把書讀好,只是為了更好的物化自己。以便走上社會時能賣出一個更好的價格。
說起物化,這可能并不符合我們的理想和情懷,但這卻是真相。對于一個不能拼爹的普通人來說,你不物化自己,你對別人就是沒有價值的。你又要怎么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
如果我們說的更深入一點,在體制外的商業社會,人是分為兩種的,一種人物化自己,出賣自己的才華和時間,希望能找到一個出高價的買家。另一種人購買他人的才華和勞動,然后組織起來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
前者,是人力市場的被消費者,而后者,是消費者。
以這個視角再來回看我們的學生生涯,不管是中小學的學科競賽,還是考上名校就讀某個專業。我們都只是在“物化自己”的賽道上競爭和內卷。
那么,對于一個充滿抱負的年輕人來說,他就要清晰的認識到,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一定會分為這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物化自己”的賽道上內卷,獲得名校文憑或競賽獎項,向買家證明自己,并賣出高價,參與到社會分工當中。
第二階段,是在合適的時機,蛻變為操盤手,開始購買他人的時間和才華。
第二階段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和賽道。但很不幸的,是大多數年輕人并未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反而在“物化自己”的賽道上浪費了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從而造成了悲劇。
而造成悲劇的根源,正在于“物化自己”賽道上的鮮花和掌聲,以及其父母視野的局限。使得年輕人迷失了自我。
舉個例子來說吧。比如江蘇的首位化學奧賽金牌得主,是一個叫王慶根的年輕人。但很不幸的是他在40歲時選擇了自殺。
回看他的履歷,他在化學上從南京大學本科讀到斯坦福博士畢業,總共花了11年的時間。但最后就業時,卻選擇了計算機。據他的反饋,是因為當程序員的收入更高。
然后在40歲時,因為被老板逼迫,工作壓力太大,而選擇了自殺。
從王同學的經歷看,他在化學上,從本科到博士深耕了11年,這一路也伴隨了鮮花和掌聲。而當他到了美國,意識到市場需求是程序員時,這11年的學習生涯,可以說就是被浪費掉了。
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富創造力的11年。
如果,我們能提前意識到,我們學生生涯的競爭和內卷,本質就是在“物化自我”并向市場提供勞動力產品,那么市場需求就會是我們在“物化自我”賽道中,唯一的指揮棒。
市場需求決定收入,而不是你的才華和能力決定收入。
我想,這就是填報志愿重要性的真義。
但我要說的,卻不僅局限于此。因為無論是進入體制內,還是進入商業社會,物化自己的門檻,其實并不高。我們在這個賽道上爭個第一根本就毫無意義。
那么,把大量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物化自我,就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如果戰略出了問題,戰術上再勤奮,也是于事無補的。
就比如上面例子中的王同學,因為勤奮所以本科跳級了一年,三年拿到化學學士學位。但從最后的工作看,這11年依然是被浪費掉的。
并且據我觀察,戰略上出問題的名校生,是大有人在的。而戰略錯誤的根源,大多是因為在物化自我的道路上,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比方說,大學時期為了獎學金,把門門功課學到優;再比如,在職場為了獲得高績效,把自己打磨成一個高效的零部件。這背后,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這些才是你最寶貴的資產。
你在物化自己的賽道上做到極致,不過是能從頒獎者那里獲得榮譽,卻殊不知,頒獎者才是高出一級的操盤手。
而“物化自我”最終悲劇的根源,就在于物品本身,是會折舊的。這也正是王同學40歲自殺的根源。
當我們認識到這一點,那么擺在每個大學生面前的,就會有兩條路。
第一條是致力于未來從物化自我到操盤手的蛻變。
第二條就是一輩子物化自己,當一個勞動力商品,這當然也沒什么錯。
但最怕的,就是當事人的自我認知和需求錯位。因為當一個勞動力商品沒問題,但只要是商品就會折舊,就幾乎一定會遭遇到中年危機。如果對未來的預期低,認識到自己就是個商品,那么危機也就危機了,日子總能過的。
就怕學生時代受到的表揚太多,自我認知過高,結果中年危機時過不了心理上的那一關。那么就悲劇了。
但有些人可能并不甘為一個商品,所以我們還是要對第一條路,也就是蛻變為操盤手之路,簡單展開說一下。
首先作為一個年輕人,你要知道,你在學生時代獲得的所有獎項,所有榮譽,在你考上名校的那一刻,就全部結束了。
基于國內名校這種嚴進寬出的制度,你沒有任何必要在物化自我的道路上繼續精進,而是要及時轉變為操盤手思維。
所謂操盤手思維,就是自發去發掘市場機會,并在學習中主動選擇有用的學科學習,而對于其他的,能混個及格就足夠了。
為了獎學金或是成績排名去浪費時間精力,是得不償失的。
那么究竟該怎么做呢?
指導我們行為的,依然是操盤手思維。
你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學習專業的學科知識,而是把你所學專業相關的上市公司,全部找出來。
先找該行業的券商研報去閱讀,搞清楚整個行業的產業鏈是什么樣的,每個產業鏈節點上都有哪些上市公司,他們又有哪些客戶和供應商。
然后再把這些產業鏈上公司的年度財報和招股書,仔細的通讀一遍,這些報告會告訴你,這些公司是怎么賺錢的,他們的高管在思考什么,他們的經營策略是怎么樣的,要達成什么目標。
當你讀完了這些材料,你才算打開了上帝視角。然后你就可以開始思考,你可以從產業鏈上的什么環節切入,是可以有較大概率最終能成事的。
這就是操盤手思維。
帶著這些思考,再去選擇性的學習專業性知識,選擇性的去就業,蛻變為操盤手的成功率就會高出很多。
當其他人把時間精力投入到專業課學習,更好的物化自己,畢業后成為公司的一個零部件,并為績效去努力把自己打磨成一個更好的零部件時,他一定會收到很多表揚。
而你的操盤手賽道,注定沒有表揚和榮譽,并且是孤獨的。
但這種表揚激勵的即時反饋,不過是哄騙牛馬的障眼法。
受獎者的能力再突出,也絕對是不可能高出頒獎者的。
他們在順應規則而自認優秀,而你卻在努力創造規則。
有些路,剛開始難走,卻是越走越寬的。
后記:
看當下的社會,中小學的雞娃賽道,也是內卷到了極致。而犧牲了孩子所有的童年時間,最后卻只是為了幾十年后向買家證明孩子的高性價比。
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在包括童年在內的每個階段,體驗人生美好的,而不是為了犧牲一切,去爭當那個未來最高性價比的牛馬。
如果不能及時地認清這一點,就可能會導致一個極為可怕的后果。
那就是,孩子從學生時代到職場時代,每一個微觀的階段,他都是收獲鮮花和掌聲的,他都是成功的。
盡管他在每個階段都是成功的,但他的整個人生,卻是失敗的。
當他在物化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到終點,當身體機能開始下降并因失業一夜返貧之時,他回過頭來再次看向他的人生時,才會明白,他究竟做錯了什么。
很多時候,敗局早已注定,只是結果要很長時間才會顯露出來。
全文完。既然已經看到這里,請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我們另開設有知識星球,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先點擊以下知識星球的介紹鏈接看一下:
(知乎4300贊)
(知乎2900贊)
(知乎2800贊)
這個是加入星球的二維碼: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跟我以及3900多個朋友一起,共同探尋投資和財務自由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