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秋,在武漢會戰中傷亡慘重的國民黨軍第57師終于完成了整補,并被調入第74軍軍長王耀武麾下。第74軍也就是后來國民黨軍頭號王牌整編74師的前身,此時該軍雖然剛剛成立1年多,卻在抗日戰場上久經考驗,先后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蘭封會戰、德安戰役等,每次都充當防守關鍵區域的頭號勁旅。因此,第57師能夠加入該軍麾下,其戰斗力之強悍也可見一斑。
虎賁師死守常德城
此后數年,第57師隨軍四處征戰,功勛赫赫;1941年3月,中日兩軍在江西錦江上游展開激戰,第57師在戰役中再次充當“關鍵先生”,死守軍事要地上高城,為最后重創日寇第34師團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戰后,第57師贏得了“虎賁”的榮譽稱號,也為自己贏得了能征善守的名聲;1943年11月3日,該師被調往湘西,再次承擔防守戰場核心、湘西重鎮常德的任務。
此時,日寇在中國戰場唯一一支野戰軍、駐武漢第11軍幾乎傾巢出動,集結5個師團10萬大軍,向常德撲來,試圖占領該城,東南監視長沙、衡陽,向西威脅川東及戰時陪都重慶。從18日開始,到12月3日戰斗結束,雙方在城內外激戰16天,橫山勇為了盡快結束戰事,不得不集中所有炮火,逐區分段江常德城完全炸毀;飛機也不顧地面炮火實施超低空轟炸,將常德城變成一片火海。
受冤入獄不忘出書
第57師在師長余程萬指揮下,按照“有一壕守一壕,有一坑守一坑”的方針,死戰不退,最后在近乎全軍覆滅的情況下才失守城池,但也擊斃日寇上萬人。不過,由于破城的最后時刻,余程萬率200殘部偷渡沅江突圍,蔣介石大為光火,下令將其逮捕,關押在重慶土橋監獄。后來由于第74軍軍長王耀武等人說情才釋放,并委任為第74軍副軍長。
余程萬被關在土橋監獄期間,整日輾轉反側,眼前全都是第57師將士浴血奮戰、殺身成仁的身影,最后他決定將常德會戰中的事跡記錄下來,恰好著名作家張恨水就住在附近山中的一處草廬隱居。于是,余程萬就派副官曠文清和李岳山參謀去找張恨水,親手交給他兩包剪報、行軍日記、地圖、筆記和照片,希望他能夠寫下“虎賁”軍的感人故事。
著名作家親自執筆
張恨水聽了兩位軍人的講述后,一面感到榮幸,一面婉拒,理由是不懂得軍事,無從下筆。曠文清二人不斷堅持,并說道:“我為57師陣亡將士請命,張先生不能拒絕。”在無可推辭的情況下,張恨水只好答應,并立即開始動手準備;遇到不懂的地方,曠文清和李岳山就輪流上門,詳加解釋,有時一個問題可以解釋一兩個小時,并且親自表演作戰的姿勢,甚至哪天刮風,哪天下雨,炮是怎樣響,子彈在夜里發什么光,都不厭其煩地逐一詳敘。
1945年,張恨水寫出了“人是真人,事是真事,時間是真時間,地點是真地點”的《“虎賁”萬歲》。它成為中國第一部直接描寫國民黨正面戰場的長篇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戰史小說。張恨水在自序中說:“我寫小說,向來暴露多于頌揚,這部書卻有個例外,暴露之處很少。常德之戰,守軍不能說毫無弱點,但我們知道,這八千人實在已盡了他們可能的力量。一師人守城,戰死得只剩下八十三人,這是中日戰爭史上難找的一件事,我愿意這書借著五十七師烈士的英靈,流傳下去。”
有趣的是,書出版后,一位叫作吳冰的蘇州小姐看了書,心儀余程萬,托人介紹,恰逢余將軍的夫人去世,吳冰竟然真的做了余程萬的太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