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
出生于1844年的盛宣懷,靠著晚清名臣李鴻章的支持,掌控了晚清時期許多著名企業,比如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中國電報局、上海機器織布局、漢陽鐵廠等,都是洋務運動時期清廷斥巨資打造的近代工業企業,后來由于管理不善、貪污浪費等弊端日益顯現,加上資金短缺等困難,李鴻章趁機提出“官督商辦”的政策,使得這些企業先后落入盛宣懷彀中,盛的財富也迅速增長,甚至一度成為全國首富。
袁世凱
盛宣懷染指鐵路領域
1901年李鴻章去世后,盛宣懷失去了靠山,又不被繼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凱所喜,逐漸失勢。次年,其招商局督辦的職務被免,掌控的電報總局也被強制收回。但短短數年后,他就在太監總管李蓮英的支持下東山再起,并于1908年出任郵傳部右侍郎,1911年又進入內閣,出任郵傳部大臣,除了統管他已經染指的電報、航運、郵政等業務外,又將手伸向了油水更足的鐵路領域。
1911年5月,盛宣懷將目標鎖定在四川境內。早在1904年,官辦川漢鐵路總公司就在四川首府成都成立,1907年改為商辦。與其他省份募集的商股不同,四川的鐵路股本主要源自“抽租股”,一般是隨糧強制征收,值百抽三,相當于政府攤派集資,這也就使得川人無分貧富貴賤,都與這條鐵路利益攸關。
清末鐵路
四川保路同志會報告
路權之爭導致川鄂兩省起義
但盛宣懷卻力主將“鐵路干線國有”,清政府很快宣布將商辦鐵路重新收回,并與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簽訂粵漢、川漢鐵路的借款合同,以兩湖厘金鹽稅擔保,借款600萬英鎊。規定兩路聘用外國總工程師,四國銀團享有修筑權及延長繼續投資的優先權。在當時起義大潮風起云涌的時代背景下,鐵路國有政策既侵犯了四川全省商民的利益,也又將路權出賣給西方列強之嫌。
四川省內群情激奮,反清會黨趁機發動起義,革命黨人吳玉章在家鄉容縣率先宣布獨立,各地紛紛響應,并組建“保路同志軍”,誓師反清。四川總督趙爾巽無力控制形勢,清廷只得急調督辦粵漢川漢鐵路大臣端方率湖北清軍人川鎮壓,結果導致湖北首府武昌兵力空虛,革命黨人趁機于10月10日發動起義,成功占領武漢三鎮。隨后,各省紛紛獨立,清皇室被迫宣布退位,中國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后各省獨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