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飾演康熙帝最好的演員,很多人腦海里一下就會想起兩位演員,陳道明和焦晃。
這么多年,關于兩位演員到底誰演得更好,觀眾一直爭論不休。
其實兩位優秀的演員各有千秋,能同時看到兩位戲骨對同一個角色的精彩演繹,對觀眾來說無疑是幸福的,不一定非要爭個孰高孰低。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演了一輩子戲的焦晃老師,再過不到半個月,老先生就將迎來88歲生日,在這里,祝福他歲月悠長,幸福安康!
曾看過一張焦晃老師的照片,那是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的和他的合照,照片中他穿著古裝戲服頭戴冠翎,手捧一大束工作人員送上的鮮花,眾人將他團團包圍擁簇在中間,紛紛湊近與其合照,而他亦一臉和藹可親地望向鏡頭,一點架子都沒有。
合照間隙,焦晃老師還時不時用眼神關注著較遠處的工作人員,盡顯前輩關懷之心。
近些年,出于身體健康的考慮,焦晃老師出席公眾活動的機會減少了很多,2020年一次參加活動的時候,他是坐在輪椅上參加的,盡管如此,他依然充滿熱情,眼神里充滿了對舞臺的熱愛,一如幾十年來他一直堅持的那樣,令無數觀眾欽佩又動容。
毋容置疑,焦晃老師是一名榮耀無數又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但他的人生卻充滿了苦難與坎坷。
1936年7月8日,焦晃出生于北京辟才胡同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這里離鄭王府,也就是今天的國家教育部不遠。
他的父親焦樹藩畢業于燕京大學,師從司徒雷登,能說一口流利的外語,曾任燕大經濟系主任。抗日戰爭時期,焦樹藩還曾任央行國庫局襄理,解放后任北京外貿學院外語教授。
2014年,78歲的焦晃曾出演《北平無戰事》中燕大副校長何其滄,父親焦樹藩的一生其實就包含了何其滄,梁經綸,謝培東三個角色的豐富經歷,而焦晃身上自帶的清風傲骨的自然流露,更是讓他和人物角色完美貼合。
焦晃的母親是一位知書達理又心地善良的老師。良好的家風,讓焦晃自小就氣質不凡,性格堅韌。8歲的時候,焦晃和姐姐到重慶投奔父親,偶然間接觸到了話劇。
那時候,重慶的話劇氛圍非常濃厚,幾乎所有有名的話劇表演藝術家都在這里。
后來接受采訪的時候,焦晃還清晰記得自己看的第一部話劇是由張瑞芳主演的《民族之上》,震撼的場景深深地吸引住了年少的他。
后來他到上海讀書的時候,老師覺得他很有表演天賦,又說著一口標準京腔的普通話,于是就向學校的戲劇表演組推薦了他。
到了高中時,焦晃決定了自己未來要走演藝之路,雖然父親不同意,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并且為了考上上海戲劇學院,努力學習。
那個時候,焦晃一方面閱讀大量中外名著,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一方面他堅持打壘球鍛煉自己的形體。
1955年,焦晃考入了上戲表演系,從此正式開啟了藝術之路。
當時,一位來自蘇聯列寧格勒戲劇表演學院老師的科夫斯卡婭到上戲授課,第一天上課,這位老師就帶來了一套巨大的積木,并向課堂上的學生們分享了自己的戲劇理念。
她說:“你們注意到了嗎?小孩在過家家的時候,從來不是為了觀眾而存在,而是為了對手而存在。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應該像小孩過家家那樣,在演戲的時候付出全部的真誠。”
科夫斯卡婭在中國待了兩年,這段時間焦晃從她這里學習到了很多戲劇表演的知識,這也成了他一生堅持斯坦尼拉夫斯基演員創造體系的來源。
這里簡單解釋下斯坦尼拉夫斯基演員創造體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名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俄國和蘇聯著名演員、導演,戲劇教育家、理論家。
他在遵循人的天性的基礎上為演員建立了一整套從肌肉到創作任務的全面的訓練方法,主張演員應該對角色感同身受,融入在角色的情感之中。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還有一句名言更為有名——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他提出的表演理論,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是要求演員要努力做到演啥像啥。
演啥像啥,別看只有四個字,想做到其實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很多演員,他們無論演什么角色,其實都是在演自己。
千人千面,談何容易,但對于焦晃來說,他既演得了九五之尊的帝王,又能塑造儒雅傲骨的文人,這個我們在后面細說。
接著說求學時的焦晃,大學三年級,他開始出演話劇,一年后,收到謝晉導演的邀請,主演了電影《大風浪里的小故事》中的《疾風勁草》,開始小有名氣。
畢業后,焦晃進入了上海青年話劇團工作,那時候的他正期待著在話劇舞臺上大展宏圖,沒想到接下來將近10年的時間里,他都無戲可演。
直到1976年,焦晃才重新回到了心愛的舞臺,他可以繼續從事表演事業了。
1978年,焦晃和潘虹一起主演了電影《沙漠駝鈴》,在片中他飾演了地質學家朱廣翰。
在這之后,他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話劇舞臺上,創造了不凡的成就。
1984年,焦晃主演莎士比亞著名悲劇《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收到了業內和觀眾的一致好評,焦晃也獲得了“莎劇王子”的美譽。
盡管此時48歲的焦晃已然成為了臺柱子,但是主演這部劇只是比別人多拿了1000元。后來有一位演員受傷,焦晃又把這1000塊錢全給這位他看病了。
對于焦晃來說,藝術與舞臺遠比金錢更為重要。就像他說的:“那些沒有藝術追求的戲,給我多少錢我都不干。”
1987年,焦晃出演了電視劇《工程師們》,憑借何景明這個角色,一舉拿下了第8屆電視劇飛天獎最佳男配角。
在接下來的10年里,焦晃兢兢業業,努力拍好每一部戲,演好每一個角色,先后在《庭院深深》《世界屋脊的太陽》《第一誘惑》等多部影視作品中貢獻了精湛的演技。
時間來到了1997年,這一年焦晃61歲,他出演了最為人熟知的一個角色,20多年過去依舊是無數觀眾心目中的經典,這就是和唐國強、王繪春、杜雨露合作出演的《雍正王朝》,直到今天,這部劇依然評分高達9.3分,堪稱國劇之光。
劇中,焦晃塑造的康熙皇帝,自信從容、云淡風輕,大多數時候好像就是個慈祥和藹的老爺爺,會讓觀眾覺得歷史上真實的康熙就是如此。
可是一旦觸及他的逆鱗,雷霆之怒瞬間爆發出來,觀眾這才反應過來,面前的這可是千古一帝。
精妙的鏡頭語言——放在“火上烤”的大阿哥
印象中有兩場戲特別深,,第十九集。康熙六十年慶典十四阿哥禮物變成死鷹這一情節,焦晃先是緩緩說:“有罪的……沒罪的……天知道”然后加重語氣,補了一句“朕也知道”,轉身幾步之后轟然倒地,表現出康熙的精明,同時也表明他的心力交瘁。
第二十集“傳位”劇情中,對幾位阿哥的優缺點一一評判,最后對胤禛一字一句的叮囑:“朕相信,你一定能夠刷新吏治,匡補朕的過失”,顯示出臨終時的康熙依舊能夠明斷時局,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以至于有觀眾說:別人飾演康熙,給人的感覺就是在表演一個角色,張烈外放,猶如上好的佳釀;而焦晃飾演康熙,給人的感覺他就是康熙,內斂綿柔,就像回味無窮的高湯。
1999年,焦晃憑借在《雍正王朝》的精彩表演,先后獲得了金鷹獎優秀男配角和飛天獎優秀男演員,再登事業高峰。
盡管已過花甲之年,但是焦晃依舊創作熱情不減,依舊活躍在演藝圈,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形象。
電視劇《忠誠》中,他飾演了鐘超林,一位力不從心但仍舊想發揮余熱的老干部,最后一集中,他向張國立飾演的高長河求情,希望因為貪污案受到牽連的趙成全名譽能夠保全,此時的鐘超林早已不是位高權重的市委書記,于是言談和表情中更多的是一位老人的懇求照拂之意,人物角色的變化非常自然真實。
憑借這一角色,焦晃獲得了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
在話劇舞臺上,焦晃同樣出色,主演的《正紅旗下》讓他獲得了佐臨話劇藝術獎最佳男主角獎。
因為成功飾演了康熙帝的原因,后來焦晃又多次飾演了不同時期的皇帝,均得到了廣泛認可。
在《乾隆王朝》中他飾演了乾隆,在《李衛當官》中再次飾演了康熙,在《漢武大帝》中飾演了漢景帝。
飾演不同的皇帝,焦晃坦言每次演戲都是很痛苦的過程,因為又要“長”出一個新的人物來。
只有認真演戲的演員,才會覺得過程非常痛苦。
2006年,焦晃和鄭少秋、歸亞蕾等人合作主演了電視劇《榮歸》,飾演李國榮一角。
憑借該片,焦晃被提名第27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
此時的他,已經70歲了,讓人尊敬又崇拜。
2013歲,已經77歲高齡的焦晃還出演了《北平無戰事》,飾演燕大副校長何其滄。
同一年,他獲得了第23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特殊貢獻獎,肯定了他一生的演藝成就。
2021年,焦晃獲得了“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戲劇家”榮譽稱號,在頒獎儀式上,面對盛譽他卻很謙虛的表示:
“非常榮幸在這里得到這份獎勵,我想我不會把它看作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對我在60年來、在不同創作集體中,與許多共同創作的伙伴們共同的肯定。我特別懷念這些60年來不同創作集體中的伙伴們,我在這里向他們表達誠摯的敬意和感謝!”
盡管已是85歲高齡,但焦晃老師依舊充滿了斗志,他說自己講繼續為中國的文化建設盡上一份心,出上一把力。
話劇舞臺,是焦晃一生的深深眷戀和執著向往,塑造了《秦王李世民》《年青的一代》《最后一幕》《第二次握手》《戰斗的青春》《美國來的妻子》《正紅旗下》《無事生非》《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吝嗇鬼》《一個黑人中士之死》《背叛》《欽差大臣》等一個個經典舞臺形象。
六十多年的演藝生涯,主演了近百部作品,足以構成一道色彩斑斕的戲劇舞臺人物長廊。
對于演藝事業,焦晃始終嚴肅認真,對自己的事業始終心懷尊重,這種敬業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
向這位真正的演員、藝術家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