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電視劇《度華年》將趙今麥和張凌赫湊到一塊兒,基本上就等于自掘墳墓了。
張凌赫飾演的裴文宣,六集過去了,角色魅力完全沒有出來,是因為劇情沒有給他發揮空間嗎?
不是,是演員本人壓根就不具備將角色立住的能力,而且雪上加霜的是,他還尤其擅長給角色祛魅。
某種程度上,這也不是一般的人才。
裴文宣,四十歲,位極人臣,滿腹城府,心機深沉,深謀遠慮,喜怒難測,他的人物弧光本該是如此。
但張凌赫并沒有賦予角色靈魂,如今的裴文宣硬是被他演成了十幾二十歲的愣頭青和毛頭小子。
眾所周知,他的長相就足以令其在演員這條路上步履維艱了,顯而易見,長相對他戲路的限制之大是尤為客觀的。
法令紋明顯,面部溝壑突出,臉部松弛,嘴唇外翻,地包天嚴重,這一看就沒有腹黑權臣的半點影子,反而顯得又憨又傻,又呆又愣,面相的蠢鈍注定了張凌赫支撐不住“裴文宣”這個角色。
其實他也挺難的,長相真的大大拖了他的后腿:
褶子多,不能大笑,用力做表情不行,畢竟是古偶劇,太丑很容易讓人幻滅,但他又不會用眼睛演戲,所以端也端不了,就這樣,進退維谷,徹底把路給封死了。
需要內斂的時候,他呆若木雞,冰山在世,需要大放的時候,他五官亂飛,上躥下跳,沒必要的小動作一大堆,沒有腹黑、沉穩,只有不禮貌和癡傻。
最突出的還有一點是,他的日本武士味兒(八嘎味兒)真的太重了點,尤其是粘上胡子的時候,簡直是讓其本就岌岌可危的顏值愈發火上澆油了起來。
要么使勁裝狠,但氣勢全靠宏大的背景音樂和花里胡哨的鏡頭來營造,要么就是神游在外,一臉呆傻無辜狀態,讓人合理懷疑其在公費“摸魚”。
張凌赫其實最適合的還是癡情男二的角色,不需要太復雜的表演,其實就很能圈粉,奈何一直在腹黑男主的方向上做無用功。
其實,《寧安如夢》那會兒,他飾演的“謝危”就已經暴露了其這一短板,只是那部劇有強劇情做擋箭牌所以顯得不甚礙眼,但身處《度華年》的弱劇情里,張凌赫的短板可就藏無可藏了。
如果演技跟得上,角色魅力出來,那會是很引人入勝的,要知道一些實力派演員就很能把離譜的劇情演繹得相當有信念感,但本劇男主角顯然沒有那樣的本事兒。
演技是浮于表面的,角色是沒有根基的,結果就是戲份是讓人快進的,很多戲份甚至像極了小孩子過家家,根本就是小孩子文藝匯演,處處見粗制濫造的影子。
當然,女主角趙今麥也是難辭其咎的。
跟張凌赫的最大硬傷在演技不同,她的最大硬傷其實在長相上。
趙今麥著實太像小孩子了點,沒有半分的女人味,這在愛情劇里是致命的,而且劇里的服化道也是一言難盡,徹底讓她呈現出了一種“又老又小”的不協調感。
尤其是全景鏡頭下她的小雞仔身材更是創傷了不少觀眾,完全不能讓人入戲,角色所需要的性張力和閱歷感,她都沒有。
當然這并非說趙今麥的演技無可指摘,事實上,她的表演也有點站不住腳。
趙今麥很努力很認真地在表演,但她過凸的大眼睛里很少能流淌出愛意,一看就是本人應該沒怎么談過戀愛,缺乏相關的經驗,不合適的角色硬往上湊,結果就是怎么都演不對味兒。
而且趙今麥似乎很不適合古偶劇,她在其中,左看右看都不見古人的樣子,而顯得過于現代化了,她的演法還是比較適配于生活劇、現代劇,在古偶劇則處處顯得莫名違和和割裂。
不過,趙今麥的演技比張凌赫還是強上不少的,要說的話,她是演技稚嫩,而男主則是沒有演技。
最有力的證據是,女主的閱歷感還是有被趙今麥演繹出來的,時不時也可窺見其滄桑疲憊的40歲靈魂,但男主則是沒有任何層次感,是無比單一的清澈愚蠢。
這樣的差距讓本就沒什么性張力的兩個人更是缺少了火花四射的CP感,顯得母子感滿滿,很多時候幻視的是,女主是個慈愛包容的母親,男主則是她任性調皮的好大兒。
鑒于男女主結過婚,硬要說女主是男主的“新娘”才顯得如此母子感滿滿倒也不是不可,反正男人至死是少年。
說了這么多,其實這部劇也并非毫無優點。
如果只看趙今麥還是能看得進去的,因為雖然她演愛情戲稚嫩了點,但作為演員,她該有的質感和信念感還是有的。
起碼,女主角李蓉長公主算是立住了,角色的魅力也不遑多讓,每到她的戲份,還是會讓觀眾多停留駐足一會兒的。
公主的氣勢和威嚴在身材拖后腿的情況下還是盡量表達了出來,公主的聰明伶俐和古靈精怪是有的,審時度勢的勁兒也有拿捏到位。
最重要的是,公主身上的破碎感有了。
身處皇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身陷囹吾,即使貴為長公主也有諸多無奈,爹不親娘不愛,女兒并非女兒,只是他們手中用以權謀爭斗的棋子、利刃、工具。
所以她內心孤獨落寞,沒有任何的主動權,喜怒哀樂沒人在意,被動得無限壓抑自我,內心也無限缺愛,她向往人間煙火的平淡溫馨,憧憬尋常人家的簡單快樂。
為何會愛上男主,也是因為孑然一身,夾縫求生存,活得太累太苦的她只有在他面前才能無所限制、無所顧忌地做真實的自己。
公主骨子里是癡情重情的,因為縱使明面上對裴文宣百般折磨但是仍舊能看出她的不舍與情意,行為無情,眼里有情,傲嬌公主也只不過是個口是心非,愛慘了的傻女人。
在這個層面上,公主的復雜性,趙今麥演繹出來的效果是立體而又豐滿的,也看得出來,她下了一番苦功夫。
除此之外,雖說《度華年》權謀戲部分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實在過于幼稚膚淺了些,但男女主的設定還是蠻好磕的。
別人是先婚后愛,他倆是先離婚后愛,如此這般的微妙感出乎意料地挺讓人所欲罷不能的。
前世愛得太滿,靠得太近才會誤會重重,雙雙刺傷彼此,重活一世,釋懷了許多的兩人有了重新修正感情的機會。
兩人的相處是饒有趣味的,直言直語,有啥說啥,互懟舌戰,你來我往,互相翻舊賬,頗有老夫老妻的和諧感,也不乏彼此心知肚明、心領神會的默契感,男女主的對手戲是頗有看點,也有讓人看得津津有味的。
總體上,不把《度華年》當權謀劇,就只是把它當愛情輕喜劇,還是能用以下飯的。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