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將人工智能列為“1號創新工程”,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天府之國”四川正在向新而行。
2023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超過6萬億元,經濟總量升至全國第五。肩負“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重任,今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把“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作為重要目標之一。而關鍵的著力點則是立足產業基礎和科研優勢,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日前于成都召開的華為四川新質生產力城市峰會上,透露出四川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清晰路徑: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統籌推進傳統產業煥新、新型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加快做優做強人工智能產業,大力推動制造業“智改數轉”,推動全方位、深層次賦能新型工業化,為四川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四川找對同頻共振的創新伙伴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四川是物產豐富的天府之國,是國寶大熊貓的故鄉,這里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人類文明的瑰寶,還有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其悠閑舒適的生活方式為人所向往。
不僅如此,地處西部腹地的四川亦有著完備的產業體系和雄厚的科教實力。擁有全部41個工業門類,31個制造業門類,在川高校137所,科研機構369家,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達到205個,形成了四川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底色。
讓“實驗室”牽手“生產線”,大力鼓勵激勵包容顛覆性、前沿性、引領性創新,推動“從0到1”的突破,同時注重“原點”創新,四川開展前沿科技攻堅突破行動,高質量發展加速推進。
這其中,華為成為四川推動科技創新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同頻共振的合作伙伴。
華為川藏區域總經理彭雄基指出,成立于2000年的華為成都研究所 ,是華為全球5大研發中心之一;華為在四川建立的兩個世界一流的研發制造基地,和五個供應及銷售服務中心,是四川數智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四川與華為展開戰略合作,到2023年5月展開深化戰略合作,華為積極推動本地產業能級躍升,助力四川打造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以此為基礎和支撐,華為積極投入四川省數字政府建設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四川省制造業“智改數轉”行動,助力各行各業的數智化轉型,為數智天府貢獻了智慧力量。
以數字政府建設為牽引,激發數字經濟活力
構建數智化的政府運行新形態,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建設對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的引領作用,以數字政府建設為牽引,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尤為關鍵。
《四川省“十四五”數字政府建設規劃》提出,到2025年實現數字政府建設整體水平邁入全國先進行列的目標。其中,華為助力四川打造的鯤鵬政務云為省級政務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底座和保障。
四川省政務云建設采用“1+N+N+1”的架構,歷經多年發展,從x86云基礎設施逐步演進到自主創新云平臺,旨在構建一個安全可信、持續演進的省級政務云服務體系。目前,平臺已承載大量省級部門業務系統,推進了部門系統自主創新適配改造,推動了四川省政務數智化的創新與智變。
以此為支撐,進一步推動“川政通”平臺打造全國第一個“可持續化、私有化、定制化”的安全移動政務辦公體系,作為承載全省政府辦公業務的總門戶,全面提升辦公效率。
彭雄基表示,華為積極投入四川省數字政府建設。此外,在瀘州市,華為推動建設瀘州市政云,助力打造了瀘州自主創新產業要塞數字創新名城;在蓬溪縣,華為聯合統籌規劃,助力打造了科學高效、安全可信的新型智慧城市;同時,華為和成都、綿陽、廣安、甘孜等地積極探索政務大模型的場景化應用,持續增強數字政府效能,賦能城市智能化升級。
“智改數轉”,推動傳統產業煥新、高質量發展
新質生產力引領高質量發展,產業數智化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正如上文所述,四川產業基礎較好,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醫療衛生等領域擁有雄厚基礎。與此同時,六大優勢產業中傳統產業占比超70%,這意味著可供挖掘的“智改數轉”需求空間較大。
加快制造業“智改數轉”步伐,挺起經濟大省的工業“硬脊梁”,構建富有四川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成為四川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行動。
彭雄基指出,在四川特色優勢產業的數智化轉型上,華為攜手伙伴,將創新技術應用于各個行業,共同孵化新應用、新業務、新場景,催熟新產業,共同打造數字底座、產業基地和創新平臺,助力四川各行各業加速數智化轉型升級,全力支撐四川新質生產力高速發展。
在攀鋼集團,華為 通過5G+AI+大數據的智能一體化礦山解決方案,幫助實現礦山設備遠程率達到100%,穿孔效率提升110%,電鏟效率提升10%,解決了傳統鋼鐵礦山企業的安全生產、改善作業環境以及降本增效的轉型訴求。
在四川長虹,華為與之強強聯手,將芯片、鴻蒙、盤古大模型與長虹的連接器、電子制造、整機深度融合,升級提升競爭力,助力實現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追求。
在四川郎酒,華為通過大數據+AI使能平臺,消除企業內部數據斷點,實現數據同源共享,有效地挖掘數據價值,對外提高競爭力。同時利用數智化,將白酒行業的協同制造、產能共享和信息化建設服務三大服務形態進行了整合,幫助郎酒集團降低管理復雜度50%,節省運維成本30% 。
在極米科技,華為助力其全面擁抱云原生,由過去的On Cloud進階到In Cloud,讓資源高效利用,使得極米流水線提升效率50%,成本降低30% ,提升核心業務可用性,加速企業數智化變革。
此外,在四川,華為還助力四川農商聯合銀行數智化轉型、建設成為全國一流、西部領先的數字金融標桿銀行,聯合科大訊飛與華西醫院在醫療大模型開展全面合作及探索創新,助力五糧液打造智慧零售體系,助力民航二所高水平打造“民航智谷”、樹立智慧民航發展新標桿,推動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高質量建設……
發揮科技“助推器”作用,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提質、增效,努力讓老底子煥發出新活力,四川堅定“智改數轉”發展方向,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創新故事精彩紛呈。
厚植產業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
華為在四川發展的腳步,實現與數字四川發展同頻。賦能四川千行百業和經濟社會全面數智化轉型,華為不僅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
一方面,華為積極參與四川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堅實、安全、可持續的數字底座。華為中國政企CMO邱恒以計算產業舉例說道,華為通過基礎軟硬件扎到根,系統布局根技術,到持續開源、開放,共建產品開發模式,形成軟硬協同、構架創新,共鑄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吸引資金、技術、人才等產業發展要素集聚。例如,通過技術導入,華為賦能四川本地企業華鯤振宇,推動鯤鵬昇騰生態智能制造基地加快建設,2023年華鯤振宇實現營收超80億元。
另一方面,華為把全國優秀的合作伙伴帶到四川,推動產業集聚。目前華為牽引了11家業伙伴在成都布局,不斷推動四川打造國家重要自主創新產業高地。在此過程中,“通過強健開放、緊密、成長的‘伙伴+華為’體系,華為深扎根、強投入,在四川為四川,提供在身邊的服務保障,助力更多的企業客戶輕松、簡單地邁入數智世界。”邱恒表示。
為進一步助力四川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此次峰會上,華為(四川)人工智能與智改數轉創新推廣中心和華為(西南)數字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式揭牌。依托兩大中心,四川推動以數字機器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賦能制造業發展,“智改數轉”深入推進。
攜手華為等合作伙伴,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緊抓不放。向新而行的數智天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積聚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打響了新質生產力的四川名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