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斤的雞爪皮(雞胗皮),街上買來以后洗干凈、曬干、磨成粉,一天早中晚三頓各兩三勺,太痛苦了。”61歲朱先生,體檢查出腎結石約4-5年,因為忙碌的工作讓他抽不出時間治療,他便嘗試吃中藥和服用“土方子”排石。
吃藥期間,雖沒有痛過,但發生過六、七次尿血,“很嚴重,過度一點的運動就會尿血,是真的血,不是淡淡的,是濃濃的。”
尿血和長時間的吃藥讓朱先生產生了心理陰影,更讓他無法接受的是,這些藥和土方子吃了一大堆,結石在腎臟里“巋然不動”,更讓朱先生懊惱的是,不僅如此,因為結石梗阻引起了嚴重腎積水,對他的腎臟功能造成了損害。
“很多腎結石患者一聽有腎結石,就把希望寄托于排石藥、甚至迷信偏方,我們接診的很多泌尿結石患者,第一反應都是這樣。”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醫師分會專科會員、中華全國醫師委員會委員、云南結石病醫院泌尿二科馮波教授表示,臨床上,和朱先生有著相同選擇和做法的患者不在少數,尤其我們云南的患者更喜歡偏信這些。
那么,排石藥、偏方對治療腎結石到底有沒有效果呢?服用期間,對我們的身體會不會造成傷害呢?今天,馮波教授帶大家了解一下藥物到底能不能排腎結石?哪些治療方法才是正確的?
藥物排腎結石的原理
藥物排腎結石的原理是通過藥物的利尿、松弛輸尿管平滑肌等藥理作用,使腎臟內的結石脫落掉入輸尿管,通過尿液的輸送,將結石從輸尿管排到膀胱,再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市面上有的一些排石顆粒、中成藥等對細小的0.5公分以下的結石,是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的,但這里面不包括“土方子”,比如朱先生吃的雞胗皮。
▲泌尿結石示意圖
雞胗皮,又叫雞內金,是雞砂囊的一層內皮。中醫角度,雞內金具有運脾健胃、消食化積等作用,多作為結石的一種預防和輔助治療手段,不能直接用于治療結石,更不具備有化石排石的功效,如果膽結石超過0.3公分,腎結石超過0.5公分,則超過了雞內金的適用范圍。像朱先生這樣結石已經超過5公分的患者,雞內金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什么樣的結石能夠不手術
就排出來呢?
馮波教授表示,0.5公分以下的小結石或者結晶,在正規醫生的指導下,輔助服用一些解痙、利尿的藥物,增加飲水量,自然排出的概率比較高,也有一部分患者仍然會卡頓在輸尿管狹窄處,痛苦不已。
因為人體構造的限制,結石要從腎臟排出體外,就必須經過腎盂口、輸尿管、尿道等部位,特別是輸尿管,人體輸尿管有三處生理狹窄處,平均直徑為0.3-0.4cm,超過0.5公分的結石,很難通過輸尿管,超過0.6公分的結石,則基本不可能通過輸尿管、尿道自行排出。
此時,盲目吃排石藥,反而可能引起結石位移卡頓,造成尿路梗阻,尿液無法正常排出,形成腎積水。
腎積水猛如虎,被稱為腎臟的“無聲殺手”,在患者沒有明顯癥狀的情況下,就能對腎功能產生嚴重的損害。無法排出的尿液,會把腎臟像氣球一樣越撐越薄,直至失去功能,出現腎臟感染、積膿、萎縮甚至腎功能衰竭等情況,給患者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威脅。
所以,排石藥不是患者想吃就能吃,一定要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如果醫生已經建議采用其他治療方式了,一定不能盲目自行服藥。
治療腎結石
還可以通過這兩種方式
馮波教授表示,不能通過藥物排石的患者,還可以采取體外沖擊波碎石,或微創手術取石,患者到底采用哪種治療方式,需要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的結石具體情況來決定。
一、體外碎石
0.5-0.8公分的結石,在無梗阻、無積水、無感染等情況下,可以嘗試體外碎石。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腎結石在進行體外碎石的間隔時間約為3周,總的次數不能超過3次,不然會使人體組織受損、腎臟小血管破裂出血、急性腎衰、腎破裂、膿毒血癥等情況。
二、微創手術取石
1.纖維軟性腎鏡取石術
利用一條細鏡,經人體尿道、膀胱、輸尿管到達結石位置,擊碎結石并取出,體表完全無創傷;而云南結石病醫院每年開展此手術超萬例,受到眾多云南泌尿結石患者的熱捧。
△腎鏡從尿道進入,結合鈥激光擊碎結石
2.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
是在患者腰部建立一條微通道,腎鏡通過該通道進入腎臟,利用鈥激光等碎石設備,把腎結石擊碎后取出,是針對復雜性腎結石的優選技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