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不再宣稱成為“碳中和”的奧運會,轉而將目標退回現實,即成為碳排放量最少一屆奧運會
巴黎水上運動中心觀眾座椅。圖|2024 巴黎奧運官方 @paris2024
文|徐沛宇 唐珠安東
編輯|余樂
有百年歷史的奧運會現已融入全球氣候雄心的版圖。從1994年利勒哈默爾冬奧會以來的歷屆奧運會,都將環保列入了目標管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計劃讓未來的奧運會都實現碳中和,即凈零碳排放。
即將第三次舉行奧運會的巴黎,正在努力帶領奧運會進入更高的綠色臺階。為此,巴黎奧組委制定了奧運村不安裝空調、多給運動員提供素食、95%的場館非新建固定建筑等多項開創性的措施。
但是,由于部分減碳措施受到了一些質疑,巴黎和國際奧委會最終還是沒有明確提出“碳中和”的目標,而是更加務實地宣稱將辦一屆“碳排放量最少”的奧運會。
綠色奧運在巴黎進階
巴黎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城市,當前全球最重要的氣候條約——《巴黎協定》于2015年12月12日在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即巴黎氣候大會上通過。《巴黎協定》的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努力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實現該目標的核心路徑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巴黎協定》是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基礎上制定的。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首次提出應對大氣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濃度問題,153個國家和區域一體化組織在此會上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國際奧委會派代表出席了此次會議,由此開始在奧運賽事上融入氣候變化的理念。
國際奧委會現已成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觀察員組織,并制定了自身的氣候目標:到2024年底碳排放量減少30%,到2030年減少50%。2020年3月4日,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將確保所有即將舉行的奧運會都是碳中和的,并承諾將顯著減少賽事碳足跡。
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是綠色奧運史上的一個標志性節點,它是第一屆準確地計算和衡量單次奧運碳排放數據的奧運會。
倫敦奧組委2009年12月發布《2012年倫敦可持續發展計劃》,對整個倫敦奧運周期(2005—2012年)內產生的碳排放量進行了測算,得出的結論是整個奧運會的碳排放約為34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賽事場地開發及建設占50%、交通基礎設施占17%、運營占13%、現場觀眾相關排放占20%。
與倫敦奧運會相比,巴黎奧運會的氣候目標更進一步:碳排放量比2012年倫敦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平均水平降低50%,努力控制在150萬噸二氧化碳以內。同時,巴黎奧運會計算的碳排放范圍是奧運會史上首次涵蓋范圍3的間接碳排放,比如觀眾旅行產生的碳排放。
根據較為公認的《溫室氣體核算體系》,計算碳排放時包含三個范疇,建筑物和車輛的直接排放為范圍1,從公用事業購買能源產生的間接排放為范圍2,與運營、供應鏈相關的間接排放為范圍3。
國際奧組委稱,巴黎是第一屆符合《巴黎協定》的奧運會,其從建筑到能源和運輸、餐飲和采購都制定了嚴格的碳預算。
在巴黎奧運會的比賽場地中,有95%是預先存在的或臨時的建筑,而新建建筑都是使用低碳施工方法建造。
巴黎奧運會唯一新建造的比賽場館是圣但尼奧林匹克水上運動中心,這座場館處處體現著減碳的理念:其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完全由木材制成的懸掛屋頂,屋頂上安裝了5000平方米的光伏發電組件,可提供現場消耗電力的20%。餐廳、酒吧和入口處的所有家具都是由建筑工地和其他附近拆除工地的木材廢料制成的。所有觀眾座位都是從當地學校收集的100%回收塑料制成。
巴黎奧運會建筑減碳的另一大舉措是不給運動員居住的奧運村安裝空調。為了降溫,奧運村房間內鋪設了淺色地磚,增強光反射,避免熱島效應,還利用地溫冷卻系統將冷水泵入公寓,讓室內外實現6至10攝氏度的溫差。此外,奧運村建筑屋頂的三分之一安裝了光伏發電組件,另外三分之一則擁有屋頂花園,這些都可以幫助建筑物降溫。
奧運選手村。圖片來源:2024 巴黎奧運官方 @paris2024
盡管這一做法受到了多國奧組委的質疑,但巴黎奧組委決心已定。為了低碳目標,本屆奧運會的運動員將成為首屆為氣候變化犧牲舒適度的運動員。
在交通方面,巴黎奧組委將減少車輛的使用數量,鼓勵運動員和觀眾在奧運期間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此外,將額外為觀眾以及相關人士提供3000輛即用即付的自行車。
巴黎奧運會的膳食,也在減碳上下了功夫。巴黎奧組委將膳食的植物成分比例增加了一倍,并增加每個人的植物選擇,包括各種水果、蔬菜、豆類和全谷物。
同時,奧運膳食80%的原料來自當地農業生產,四分之一的食材距離產地在250公里以內。這些措施可使巴黎奧運會膳食的碳排放量僅為普通法國膳食的一半。
從“碳中和”目標退回現實的低碳
巴黎奧組委采用ARO(Avoid,Reduce & offset)的方法論進行碳排放管理:即避免(Avoid)不必要的排放、采取減排措施(Reduce)以及對無法避免和削減的碳排放進行抵消(offset)。基于此方法論,巴黎奧運會曾一度宣稱將成為碳中和的奧運會。
其實,從2006年都靈冬奧會以來的近幾屆奧運會,都宣稱是“碳中和”的奧運賽事。對于無法避免的碳排放,他們依賴的路徑都是大量使用碳抵消措施。
碳抵消(carbon offset),是指個人或組織通過購買其他地區/項目減少的碳排量或吸收的碳排放量,抵消自己無法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不同地區、不同項目的碳排放量核算標準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得出的碳排放量數據往往有較大浮動空間。
這些減少的碳排量或吸收的碳排放量被相關機構認可后,稱為碳信用,可用于出售和交易。碳抵消模式可使減碳、吸碳的個人或組織獲得綠色收益,促進更大幅度的減碳。
例如,都靈冬奧會期間,當地政府投資約300萬歐元,從意大利國內企業和節能減排工程中購買了約20萬噸的碳減排信用額,用于抵消奧運會期間交通和比賽場館運營產生的二氧化碳。
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東京都和埼玉縣等地210多家企業提供了碳排放配額援贈,為東京奧運會抵消了無法避免的碳排放。東京奧運會亦以此實現“碳中和”。
但是,由于購買碳信用往往比實際減碳更容易,一些碳排放大戶大量使用碳抵消路徑來宣稱實現了低碳甚至碳中和,往往會降低自身減碳的壓力和動力。
因此,碳抵消越來越受到了質疑。諸多國際環保組織都宣布反對使用碳抵消實現碳中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24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發表講話時呼吁,要規避可疑的碳抵消現象,因為碳抵消會削弱公眾的信任,卻對氣候幾乎或完全沒有幫助。
巴黎奧組委在近期發布的新聞稿里,都已不再宣傳實現碳中和。國際奧組委發布的新聞稿稱,巴黎奧運會將是一屆更負責任、更可持續和更具包容性的奧運會。
在不使用碳抵消的情況下,巴黎以及法國本身的能源情況,很難有更大規模的減碳了。實現減碳的主要手段是更大比例地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法國超過60%的電力由核能提供,其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在歐洲處于中低水平。
法國電力集團是巴黎奧運會的電力合作伙伴。巴黎的34個奧運會場館將由法國電力集團的子公司——電網運營商Enedis供電。法國電力集團此前宣布,將為奧運場館提供100%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對于臨時的、應急情況的供電,將盡可能減少使用柴油發電機,轉而使用生物燃料、氫氣或電池供電。
基于當地的資源稟賦和電力條件,為巴黎奧運場館提供100%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在實際情況中是不可能的。法國電力集團的該承諾其實是通過采購綠色電力證書去實現,這也是一種碳抵消模式。
為了鼓勵更多組織自愿減碳,巴黎奧組委開發了“活動氣候教練”(The Climate Coach for Events)應用程序,免費供所有活動組織者訪問。
“活動氣候教練”可以預估活動中十個環節的碳足跡:餐飲、住宿、旅游、基礎設施和能源、體育器材、物流、場地布置、宣傳品、數字材料和垃圾。就像體育教練一樣,該工具可為特定活動定制減碳計劃,包括大約一百項切實措施,比如“選擇公共交通可到達的場所”“不使用化石燃料臨時發電機的電力”等。
徐沛宇
■ 微信:xupeiyu1226
注添加微信煩勞注明來意、姓名及職業,
歡迎一切良性業務探討及線索提供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