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市降價內卷的時代背景下,許多合資車企陸續宣布將電動化戰略放緩,發展重心回歸到燃油車型。然而,這一舉措并不意味著他們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看好,而是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無法在新能源領域復制燃油時代的輝煌。例如,在A級SUV市場中,不僅看不到熱銷的合資新能源車型,甚至像CRV、RAV4這樣的傳統燃油車也逐漸失去市場份額。
相反,以宋PLUS、吉利銀河L7為首的國產電混SUV正在迅速崛起。其中,吉利銀河L7自上市交付不到一年,單車銷量即將突破10萬大關,已經超越了部分合資品牌整個新能源系列的全年銷量。定位為A+級電混轎車的吉利銀河L6,其月銷量也在不斷攀升,長期穩居細分市場銷量TOP3,成為高端用戶不可錯過的購車選項。
吉利銀河是吉利旗下的高端新能源系列,它更是中國混動市場首年銷量增速最高的品牌。上市一年,累計銷量便突破12萬輛。與同業通過低價競爭的策略不同,吉利銀河憑借領先一代的技術優勢,取得了“后來者居上”的成績。
為了加速高價值產品的普及,吉利銀河特別推出了“銀河風暴行動”,最高可享受2.5萬元的立減優惠。價格下調后,吉利銀河L6起售價僅為9.98萬元,而吉利銀河L7則只需11.37萬元起。同時,吉利銀河L7更是將保養周期設定為1年或15000公里,有效降低了購車和養車成本。此外,每個版本的吉利銀河L7都具備6000元以上的配置優勢,極大提升了其在細分市場中的競爭力。
在A級SUV市場中,合資燃油車的外觀設計往往千篇一律,家族式的“套娃”設計毫無新意。不看尾標,幾乎無法區分具體車型,這樣的設計難以滿足高端年輕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在新能源電混SUV市場,部分車型雖然沿用了燃油時代的設計理念,但為了強調新能源身份,只在細節處進行了微調,“油改電”的痕跡明顯。
而吉利銀河L7則采用了“漣漪美學”設計,整車設計一氣呵成,車身線條流暢,營造出動感十足的車身姿態。封閉式前臉搭配貫通式日行燈與貫穿式尾燈相互呼應,進一步增強了科技感和時尚感。這樣獨特的設計使吉利銀河L7更得年輕用戶的青睞。
吉利銀河L7在三圍尺寸、軸距以及新架構的加持下,擁有更寬闊的座艙空間。178cm的身高坐在后排,頭部和腿部空間都非常寬裕,甚至可以輕松蹺起二郎腿。為了提升副駕乘客的舒適性,吉利銀河L7特別推出了支持通風、加熱、按摩、理療等功能的“寵愛副駕”配置,座椅的填充材料具備極強的包裹感和支撐性,讓每次出行都變成了一種享受。這一配置使得整天忙碌的身心得到徹底放松。相比之下,同級合資燃油車依然在使用傳統座椅,因為座椅骨架、型面以及填充物的相對落后,無法提供良好的支撐性和包裹感,更缺少電動調節、加熱和通風等功能,這讓乘客難以找到舒適的坐姿,長期乘坐極易引起疲勞。
在智能化配置上,合資燃油車顯得明顯不足,很少有自研車載系統,智能化配置更是寥寥無幾,不同版本之間的差距也比較大。尤其是入門級車型,更像是“毛坯房”,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還停留在“L0時代”,540°高清全景影像甚至需要選裝。而吉利銀河L7,即便是基礎款也配備了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大大降低了復雜路況下的駕駛難度。
吉利銀河L7配有13.2英寸的中控屏、10.25英寸的液晶儀表盤以及同價位唯一的16.2英寸副駕娛樂屏幕。得益于自研的銀河N OS操作系統,這些屏幕支持多屏聯動,主副駕人員的智能體驗互不干擾。8155智艙芯片的加持使得銀河N OS操作系統操作流暢、功能豐富且上手無難度,帶來了同級唯一的“可見即可說”智能座艙體驗。智能化層面的差距可謂一目了然。
在這個燃油車逐漸失去市場優勢的時代,吉利銀河系列憑借技術優勢、高配置、寬敞的空間和領先的智能化配置,迅速占領了新能源市場的高地。憑借這些優勢,吉利銀河不僅成功改變了消費者對國產汽車的偏見,還不斷吸引更多消費者選擇國產新能源車型。
事實上,每個細分市場的產品對比中,國產車的配置都要高于合資車,一方面是因為國產品牌了解國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提高產品競爭力,那些寧選低配合資、不要高配國產的用戶,最終會為自己的草率買單,勸你別交智商稅了。
各位讀者朋友,你是否考慮過選擇國產新能源車作為你的下一輛座駕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