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以下簡稱圖博會、BIBF)以“深化文明互鑒,合作共贏未來”為主題,于6月19日至23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華中出版攜多種精品出版物隨湖北展團參展,集中展示近年來在重大出版工程和學術、藝術、文化等領域的優秀出版成果。同時,我社在圖博會舉辦兩場重要主題活動,吸引中央、省市級主流媒體報道。
#01
2024 BIBF
我社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
簽署國際合作出版協議
2024年6月19日,正值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盛大開幕之際,我社與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成功舉行了“醫療機器人技術叢書”國際合作出版的簽約儀式,會議由我社總編輯余慶主持。中宣部進出口管理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孔德龍,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馬國倉,《中國出版》雜志執行主編、中國出版協會新聞出版文字規范化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李淼,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蔡靜峰,湖北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出版處處長周鳳榮,湖北省委宣傳部出版處四級調研員梁瑩雪,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應用科學圖書部副總裁James Finlay、機械工程圖書編輯張楠,以及我社董事長兼總經理阮海洪、總經理助理兼機械分社經理俞道凱、國際合作部經理楊玉斌等出席了簽約儀式。
“醫療機器人技術叢書”匯聚了中國在醫療機器人領域的頂尖研究力量,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樹新領銜,聯合國內外一流科研團隊共同打造。內容圍繞智能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裝備領域面臨的挑戰性難題,聚焦手術導航、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系統展現了中國醫療機器人裝備技術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此次合作旨在將這套叢書的英文版推向全球市場,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發行,進一步推動醫療機器人技術的國際交流和應用,促進全球醫療事業的進步。
阮海洪董事長與James Finlay副總裁代表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并致辭。阮海洪董事長表示,推動學術出版高質量“走出去”,不僅符合國家的發展戰略,也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我社一直秉持“精品化、國際化、品牌化”的發展戰略,此次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的合作,標志著出版社在推進全球高質量合作方面邁出了新的一步。他期待通過此次合作,將更多中國優秀的前沿技術學術成果推向國際舞臺,促進全球學術界的深度交流與合作。
James Finlay副總裁同樣對合作表達了高度的期待。他表示,中國在醫療機器人領域取得的顯著進展令人矚目,此次合作將為全球學者提供高質量的學術資源,進一步推動醫療機器人技術的國際傳播與發展。
叢書總主編丁漢院士通過視頻方式發來祝賀。丁漢院士強調,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醫療產業正迎來數字化、智能化的新時代,“醫療機器人技術叢書”的出版展現了醫工交叉學科研究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他相信這套叢書將在國際范圍內產生廣泛影響,成為推動學術交流、促進知識轉化、引領醫療裝備技術發展和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橋梁。
此次“醫療機器人技術叢書”國際合作出版協議的簽署,不僅標志著我社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在出版領域的合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也為推動中國出版業高質量“走出去”注入了新的動力。未來,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動醫療機器人技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全球讀者提供權威的學術資源和前沿的技術信息。
我社董事長兼總經理阮海洪接受央視采訪
介紹我社在前沿科技領域的國際版權合作情況
· 媒體聚焦 ·
2024 BIBF
中央電視臺
新華社
中國日報
經濟日報
湖北日報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出版商務周報
#02
2024 BIBF
《中國方案:工業遺產保護更新的100個故事》圖書出版一周年座談會
由我社、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聯合主辦的《中國方案:工業遺產保護更新的100個故事》出版一周年座談會于2024年6月20日在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主會場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我社和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等機構負責人出席會議并介紹該書出版情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等相關機構的專家出席本次會議。
會上,嘉賓們共同為《中國方案》一書出版一周年揭幕。我社總編輯余慶致辭并為本書編著者韓晗頒發榮譽證書。多位學者圍繞該書展開了學術座談,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悅笛教授也發來視頻資料,結合自己近年來在“生活美學”當中的探索提出了對本書的看法。
《中國方案:工業遺產保護更新的100個故事》由武漢大學景園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韓晗領銜編著,2023年1月由我社與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出版社同步出版中英文版。編者圍繞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遺產保護更新的成就,梳理了100個較有影響力的工業遺產項目進行局部深研,歸納總結了我國工業遺產再利用的經驗與路徑。2024年初,該書入選教育部主管出版單位主題出版名錄。
在本次座談會上,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向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張錚、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悅笛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品味書香》欄目主持人馬宗武等與會專家共同認為,隨著工業遺產保護與更新經驗的豐富,利用這些遺產講述中國故事已成為趨勢。《中國方案:工業遺產保護更新的100個故事》一書通過100個案例,為提升中國工業遺產旅游的國際品牌效應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時推進了工業遺產研究的跨文化交流,為今后促進工業遺產資源高質量開發賦予了學術建議,為工業遺產成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資源提出了“中國化”的理論框架。
韓晗表示,《中國方案:工業遺產保護更新的100個故事》作為一次學術嘗試,當中許多案例源自于湖北,湖北是我國工業遺產大省,擁有豐富的工業遺產資源。長江流域大保護離不開工業遺產合理再利用,就此而言,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工業遺產旅游也應發揮先行作用。
· 媒體聚焦 ·
2024 BIBF
中國青年報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湖北日報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出版商務周報
我社將借助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這一走向國際舞臺的重要橋梁,充分展示我社的優秀出版成果,深化與海外出版機構和版權代理機構的交流合作。本次活動不僅促進了我社在跨國際、跨領域出版上的進步,更助力我社優質圖書走向世界,進而在更廣泛的領域內彰顯我社的品牌影響力和學術魅力。
廖智:命運將她打落深淵,她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 世說新語〉風物》:夢回風流魏晉,一覽市井百態與人間煙火。
生活可以很美好。如果累了,不妨慢下來,喝杯茶,看看書。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