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鏡子”給9個月大的嬰兒做了一臺看不到切口的心外科手術,該手術為江蘇首例。近日,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心血管中心成功進行一例罕見先心病手術,小患兒不僅為“鏡面右位心”,同時還患有室間隔缺損,加之年齡小,手術難度極大。
9月嬰兒患有罕見先心病
據悉,自“心佑工程”啟動至今,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心血管中心已經為各類先心病患兒實施手術,對于不同類型先心病患兒的治療、手術方案都相當熟悉。但近日一名9個月大的患兒小毛(化名),讓心血管中心專家團隊緊張起來。
九個月前,常州的毛先生(化名)家中喜添新丁——小毛出生了。但這種幸福很快就被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消息而擊碎。
小毛出生后不久被當?shù)蒯t(yī)院確診患有“室間隔缺損”,因為南醫(yī)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在治療先天性心臟病方面享有盛譽。于是,他們從常州趕到南京,慕名找到了李慶國院長進行門診咨詢。
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團隊檢查發(fā)現(xiàn),小毛患有“鏡面右位心”及“室間隔缺損”,和常人不同,小毛的心臟長在了身體的右側,更罕見的是他的心臟竟然是鏡像翻轉的!這種極其罕見的“鏡面右位心”狀況,發(fā)病率僅為0.01%,加上“室間隔缺損”,兩種疾病的聯(lián)合發(fā)病率達到罕見的0.05‰。
張沖副主任醫(yī)師為患兒查體
手術面臨諸多挑戰(zhàn)
在隨后長達數(shù)月的隨診觀察中,醫(yī)生們發(fā)現(xiàn)小毛經常大量出汗,容易感冒,體重增長也明顯偏慢。更糟糕的是,他的“室間隔缺損”有逐漸增大的趨勢。如果不盡早進行手術,可能引發(fā)肺動脈高壓,嚴重時將危及生命。盡快安排手術是最好的選擇。
這樣的手術對專家團隊是巨大的挑戰(zhàn)。李慶國院長與心血管中心副主任醫(yī)師張沖團隊在術前進行深入討論,制定完善的手術方案。傳統(tǒng)的手術方式需要在胸骨正中進行大切口,這不僅創(chuàng)傷大、影響美觀,還可能對孩子的成長發(fā)育造成不良影響。而新型的腋下小切口微創(chuàng)修補術則具有創(chuàng)傷小、傷口隱蔽、術后美觀度高以及恢復快等諸多優(yōu)勢。但江蘇省內尚無嬰兒鏡面右位心腋下小切口手術的先例。
對于心臟位置正常的患者而言,常規(guī)操作是在右腋下進行小切口手術。然而,對于小毛這樣的“鏡面右位心”患者來說,手術需要在左腋下進行切口。這不僅要求手術團隊改變長期的操作習慣,更需要主刀醫(yī)師具備高超的技藝和非凡的手術縫合技巧。同時,由于小毛的心臟位置特殊,體外循環(huán)的各種管道的排布也與正常情況相反,這是另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李慶國院長(左)團隊為患兒手術
手術成功已康復出院
5月29日,李慶國院長團隊為小毛實施了“室間隔缺損修補術+三尖瓣成形術”。手術過程十分順利,考慮到幫助小毛在手術后迅速恢復自主呼吸,術后還采用了先進的“深麻醉下拔管”技術。這一技術不僅減少了傳統(tǒng)拔管過程中的強烈刺激,還降低了對呼吸機的依賴,從而減少了感染的風險。
術后6個小時,小毛恢復進食,喝上了奶。第二天,從重癥監(jiān)護室(ICU)轉入普通病房,與家人團聚。不到一周的時間,小毛已經完全康復并順利出院。
面對孩子的迅速恢復和手術的成功,毛先生夫婦萬分感激。他們在孩子出院前激動地表示:“醫(yī)生們的努力細心、大愛的醫(yī)德、精湛的醫(yī)術以及真心實意的付出讓我們深受感動。我們帶著焦慮緊張的心情而來,最終卻開心滿意地回家。寶寶的手術非常成功,衷心感謝李院長、張沖主任團隊為我們家?guī)砹诵碌南M∥覀儠懹涍@份感動和愛,去教導我的孩子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樂于助人的有心人!”
小毛一家出院前同團隊成員合影并手寫感謝信
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是對醫(yī)者仁心的最好詮釋,未來,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將繼續(xù)肩負起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提升醫(y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為更多的患者帶去健康與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