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nèi)容均參考權威資料并結(jié)合個人看法撰寫而成,文末已注明參考來源,敬請留意。
難道擁有權勢就能隨意掠奪他人的生活嗎?
令人震驚的是,這種在影視作品中才會出現(xiàn)的荒謬情節(jié),已經(jīng)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上演。
2020年,36歲的陳春秀才意外發(fā)現(xiàn),自己的高考成績被他人“冒名頂替”。
本應通過高考改變?nèi)松年惔盒悖荒苎郾牨牭乜粗鴦e人奪走自己的人生,卻無能為力。
然而,當她試圖追尋真相時,得到的卻是輕蔑和傲慢,連重返大學的機會也被無情剝奪。
當年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難道作惡者真的能夠逍遙法外嗎?
貧窮家庭的“優(yōu)秀女兒”
陳春秀的家庭背景十分簡樸,父母都是農(nóng)村出身,甚至不識字。
盡管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們堅信,教育是改變現(xiàn)狀的唯一途徑。
要想擺脫貧困,只能依靠孩子們在學習上的努力。
因此,父母不惜一切代價供孩子們讀書,只要孩子們有學習的愿望,他們就會全力支持。
陳春秀的哥哥學習上并不出色,而她卻常常以優(yōu)異的成績給人帶來驚喜。
兄妹倆的成績單截然不同,幸運的是,陳春秀的父母沒有受到“重男輕女”的陳舊觀念束縛。
為了支持她繼續(xù)學習,哥哥外出打工,父母甚至變賣了家中僅有的土地。
盡管如此,她的求學之路依然充滿艱辛,甚至她穿的衣服都是父母的舊衣,縫補后又繼續(xù)穿。
生活的艱辛并沒有磨滅她對學習的渴望,即使困難重重,她還是堅持到了高三。
高中期間,陳春秀一直期待著高考,她夜以繼日地努力學習,只為了那一天的到來。
高考對她來說意味著大學,在農(nóng)村出一個大學生是多么的不易,同時也象征著改變命運的機會。
和她一樣,全家人都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但他們?nèi)f萬沒想到,高考只是社會給她上的第一課,也是最深刻的一課。
2004年高考成績揭曉時,全家人看到成績單上的“546分”都露出了笑容。
或許這樣的分數(shù)在今天足以上本科,但在當時,卻與本科線相差三分。
因此,陳春秀只能勉強考上一個不錯的專科,而在當時的農(nóng)村,專科同樣非常重要。
而且,按照陳春秀的成績,即使考上專科,想要專升本也是有可能的。
于是,陳春秀的父親下定決心,即使要傾家蕩產(chǎn),也要讓孩子上學。
于是,全家人焦急地等待著錄取通知書的到來。
為了不錯過錄取通知書,她特意留了鄰居的地址和電話。
然而,當其他人都準備好開學時,她的錄取通知書卻遲遲未到。
這讓陳春秀產(chǎn)生了懷疑,難道是自己當初沒有報好學校,導致落榜了?
陳春秀沒有多想,只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咎于自己。
再加上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實在無法支持她上大學,無奈之下,她在父母的安排下外出打工。
作為一個高中畢業(yè)生,她能找到什么好工作呢?只能在各個城市的工廠之間流轉(zhuǎn)。
從一條流水線到另一條流水線,這種不穩(wěn)定的工作淹沒了她對大學的向往。
這樣單調(diào)的生活陪伴了她15年,在這期間,她結(jié)婚、生子,過著再普通不過的生活。
2019年,她心血來潮,想要重新報考,希望通過成人高考實現(xiàn)自己對大學校園的夢想。
當她填寫報名信息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塵封多年的秘密,原來她的大學夢早已被他人實現(xiàn)!
被“竊取”的身份
為了揭開這個秘密,陳春秀撥打了一通電話給山東理工大學。
在表明來意后,山東理工大學表示理解,并派出一名主任前往陳春秀家中。
這位主任當年也教過這位“陳春秀”,在看到畢業(yè)證和本人后,他說出了讓陳春秀終身難忘的話。
“你確實被冒名頂替了”
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讓她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她不知道該說什么。
對她來說,那封錄取通知書是她努力的成果,也許她能在大學里完成父母的期望,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這一切都變成了別人的成果,只用一句話就掩蓋了她多年的勤奮學習。
現(xiàn)在,弄清楚真相比什么都重要,于是陳春秀把所有情況告訴了警方。
經(jīng)過一系列調(diào)查,警方發(fā)現(xiàn)了一套完整的“替學”流程。
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叫陳艷萍的女孩,她比陳春秀小兩歲,但兩人的家庭背景卻有著天壤之別。
這個女孩的父親是當?shù)刂髽I(yè)的老板,擁有資本手段,而她的舅舅則有一些“小手段”。
在這兩個人的操縱下,他們發(fā)現(xiàn)了陳春秀家的困境,利用他們不會查詢錄取通知書的心理。
于是,他們提前在郵政局“動手腳”,將她的錄取通知書提前截獲,制造出一種未被錄取的假象。
之后,他們又利用“人脈關系”,找到了理工大學的招生辦公室,用特殊手段讓其視而不見。
就這樣,陳艷萍拿著錄取通知書去學校報到了,而受害者還在家中苦苦等待。
這件事被埋藏了十幾年,如果不是陳春秀心血來潮,也許她這輩子都不會發(fā)現(xiàn)這個真相。
當這件事被央視報道后,短時間內(nèi)便引發(fā)了網(wǎng)絡上的熱議。
“當初在職的應該全部免職,退休的則應該取消退休金”
“如果真的查下去,全國的丑事也不少”
隨著這件事在網(wǎng)絡上不斷發(fā)酵,一通電話打到了陳春秀這里。
電話那頭表示想要“私下解決這件事”,不用猜,對方就是頂替者。
還沒等對方說完,陳春秀就掛斷了電話,對于這種無視他人權利的人,她無話可說。
如果她答應了,那不就是把自己的人生活生賣給了別人,誰的人生能用金錢來衡量呢?
雖然時間不能倒流,但正義不會缺席,作惡者在行兇時就應該想到接受懲罰的后果。
在最終結(jié)果上,那些在暗地里搞小動作的人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等待他們的將是正義的審判。
值得一提的是,在事件結(jié)束后,陳春秀曾找過山東理工,想要恢復自己的大學資格。
但得到的回應卻是拒絕,因為從未發(fā)生過此類事件,所以不能恢復她上大學的權利。
結(jié)語
故事到了結(jié)尾,陳春秀的大學夢依然沒有實現(xiàn)。
一個簡單的人,一個簡單的夢想,卻因為別人的錯誤而無法實現(xiàn),這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無奈。
高考是所有學子公平競爭的舞臺,不應該成為某些人實現(xiàn)私欲的工具。
貧窮不是剝奪別人人生的借口,富有也不是隨意改變他人努力的手段,這次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我國對高考的監(jiān)管。
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所有的學子都能吸取這個教訓,只有自己的才是無價的,用別人的東西終究是要還的。
參考資料:
合肥交通廣播,2020-06-21,《山東被頂替入學的陳春秀想重新入學,山東理工大學以“無此先例”拒絕》中國新聞周刊《陳春秀,被頂替的十六年》,2020年6月24日新京報:《山東被頂替上大學者首發(fā)聲:我就想知道她怎么拿到我的錄取通知書》,2020年6月14日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jié)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