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酷熱難挨,所以古人又把夏天稱作苦夏,把避暑稱作消夏。近期,我國北方多地經(jīng)歷了一輪輪猛烈的高溫燒烤過程,南方也進入悶熱模式,今年的暑期可謂讓人熱到“懷疑人生”。
避暑和納涼一直是中國繪畫中的重要題材,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人們或在幽谷溪流邊,或在柳蔭水閣內(nèi),尋找炎炎夏日中的清涼與自在。
作者:宋文治
名稱:《云壑奔流圖》
尺寸:51X82cm
清渭樓美術(shù)博物館 藏
宋文治以典雅獨致的審美觀念和筆觸生動地描繪的松柏常青,蒼勁有力,遮陰避涼。瀑布一瀉而下,整幅畫面色調(diào)和諧,清新涼爽之意躍然紙上。
作者:宋文治
名稱:《云壑清泉圖》
尺寸:75×41cm
清渭樓美術(shù)博物館藏
歷來文人墨客,常以瀑布詩或畫來傾訴自己的胸懷。其眾流攢沖、鳴湍疊瀨,正可以比興之手法,將心聲一吐為快!
作者:晏 明
名稱:《山泉含清氣》
尺寸:67×28cm
清渭樓美術(shù)博物館藏
作者:晏 明
名稱:《聽泉圖》
尺寸:67×28cm
清渭樓美術(shù)博物館藏
觀賞中國畫山水瀑布,不僅可以沉浸在自然景色所帶來的寧靜和舒適中,更可以感受到中國繪畫所蘊含的深刻內(nèi)涵和情感內(nèi)化。這種繪畫形式對人們內(nèi)心的震撼和啟迪,常常超越了形式和技巧本身,成為了中國繪畫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魏紫熙
名稱:《巖泉生涼》
尺寸:124×41cm
清渭樓美術(shù)博物館藏
通常畫家會以墨跡或水墨為主要材料,通過勾勒山體輪廓、表現(xiàn)樹木和巖石的紋理、描繪奔流的溪水和瀑布,讓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奔放。中國畫強調(diào)“意境”,更注重表現(xiàn)畫家內(nèi)心的審美情感和對自然景色的理解,追求“以意傳境”的繪畫境界。
作者:黎雄才
名稱:《爭流》
尺寸:351×141cm
清渭樓美術(shù)博物館 藏
瀑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有人說瀑水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突然,下面出現(xiàn)一條四十多米寬的深溝,水一齊跌了進去,更涌、更擠、更急。從飛瀑中噴濺出來的小水珠細如煙塵,彌漫于空氣之中,成了蒙蒙水霧,給山澗林木披上一層薄薄的輕紗……
作者:蕭 瀚
名稱:《云瀑競秀》
尺寸:136×68cm
清渭樓美術(shù)博物館 藏
在夏日的艷陽下,觀賞山水瀑布畫享清涼爽朗感。畫中的清澈溪水和奔騰瀑布仿佛可以讓人感受到一絲涼爽,綠樹蔥蘢的景象也帶來清新的氣息。這樣的繪畫作品在夏日里帶給您在炎炎夏日中對大自然的向往和清涼的感受。無論是在家中欣賞藝術(shù)書畫,還是到山水名勝區(qū)實地感受,都能使人心曠神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歡迎關(guān)注清渭樓美術(shù)博物館新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