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6年,宮人從掖庭拖出去一個老宮女,匆匆埋葬。
這個老宮女被打得遍體鱗傷,骨肉顯露,異常凄慘,已經沒了氣息。而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個老婦人竟然是大唐皇后武則天的大嫂。
至此,武則天的五位兄長,一位大嫂,一位姐姐,一位外甥女,全部殞命。武家幾十口人被流放或被罰為奴。
而他們的下場全都和武則天有關。
究其根本原因,又和他們自己的所作所為脫不了關系。
從小受辱的武則天
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彟,本來是并州的一個商人,祖上有做過小官的,但算不上大族。后來武士彟跟隨李淵干事業,成了大唐的開國功臣,有了爵位,也做了大官。
武士彟一生有兩位夫人,原配相里氏生了兩個兒子,武元慶和武元爽,可惜是個短命之人。
武士彟便又娶了楊氏為妻,楊氏進門生了三個女兒,便是武則天三姐妹。楊氏及女兒們,常年跟著武士彟出外做官,武士彟挺寵愛這母女四個,兩個兒子則留在老家。
這樣美滋滋的小日子一轉眼過了十幾年。
在武則天12歲這年,武家的天塌了,武士彟聽聞舊主李淵過世的消息,悲痛不已,竟然急火攻心病故了。
楊氏母女四人強忍悲痛,扶靈回到并州老家。按照慣例,沒了家主,她們孤兒寡母得回到原籍,在武家老宅生活。
然而,回到武家老宅,她們并沒有過上安安穩穩的日子,兩個異母哥哥武元慶和武元爽,本來就厭棄繼母和三個妹妹。
過去父親在世,況且也不怎么見面,他們還能留些情面。
如今父親沒了,無人護佑,武元慶和武元爽便兇相畢露,對她們母女惡語相向,凌辱她們,苛待她們。
按照當時的習俗,女兒出嫁,娘家是要出一筆嫁妝的,官宦人家女兒的嫁妝更是要像模像樣的。
也因此,兩兄弟看待三個妹妹,感覺她們就是一堆賠錢貨,想想日后的嫁妝,那簡直就像是要瓜分自己的財產一樣難受。
兩兄弟排斥繼母和妹妹,武氏族人向男不向女,也全都站在兩兄弟一邊,有樣學樣排斥著母女四人。
武氏族人中以武惟良、武懷運兩個堂兄為首,帶頭欺負她們。
殺害兄弟
一直到655年,事情才出現了轉機。這一年,武則天成功登上皇后寶座,成了整個大唐權力最大的女人。
她剛被冊封,立馬就對娘家人進行封賞,武則天的母親楊老夫人,被封為榮國夫人,姐姐武順被封為鄭國夫人,。
對于曾經苛待自己的異母哥哥和堂兄們,武則天這時并沒有蓄意報復,刻意打壓,而是寬容大度地照樣封賞了他們。
武元慶、武元爽、武惟良、武懷運四人,原本都是7品到5品的地方官,武則天把他們全都升了官職,還都調到京都,相當于從地方給升到中央。
平心而論,武則天對這幾個哥哥真是挺不錯了,幾十年的恩怨,對自己母女四個一直都不好。現在飛黃騰達了,也沒不管他們,依然是給了皇親國戚的尊貴體面。
按理說,四個哥哥,之前對不起武則天,現在人家發達了,還不計前嫌給了封賞,該感恩戴德才對,該趕快表示出一個低姿態,對人家母女低頭認錯才對。
可這四人,情商太低,性格古怪,脾氣太臭,他們接下來做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
武則天被冊封皇后,楊老夫人欣喜若狂,擺酒宴慶賀。
酒宴上,楊老夫人回想起過去20多年受的武家人的氣,就想趁機扳回一局,討回面子,看看武家那幾個小子向自己低頭認錯的場面。
楊老夫人滿臉得意,緩緩說道:
“還記得當年那些事嗎?現在這些榮華富貴感覺怎么樣啊? ”
接下來,令楊老夫人氣到吐血的一幕發生了。
武家這四個小子挨個發言,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中心思想是一致的。
武家是功勛世家,有家族榮光的,子弟做官也是托了家族的福,跟妹妹做皇后無關,反而是她的皇后身份,讓武家遭到眾多非議。
楊老夫人聽完,簡直要氣得背過氣去。
楊氏畢竟出身前朝王族,心里還是有謀算的。之前被欺負不能還手是因為沒有勢力,難以還手,如今女兒是當朝國母,哪還能容你們放肆啊?
她第二天就進宮見了女兒武則天,聲淚俱下向武則天控訴了武家幾個小子的言行。
武則天聽了也是暴跳如雷,仇恨之火一下子被點燃。
母女倆開了個小會,密謀出一個絕佳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