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印象中,許世友將軍是個“大老粗”。但事實上,許世友一生忠于黨,忠于人民,粗中有細,他生活簡樸,尊老愛幼,愛憎分明,既講原則又重情義,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并且治軍治家都紀律嚴明,對黨的紀律規矩及各項規定,他都記在心上。
許世友有七個子女,他最寵愛的孩子就是三女兒許華山。然而在一次邊境自衛反擊戰中,許世友非常生氣的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如果許華山三天之內沒有回歸部隊,就開除她的軍籍。
三女兒做了什么事讓許世友如此生氣?這就要從許世友的性格與家風說起了。
他是人民的將軍
許世友在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新縣泗水店區許家洼村的一個普通農家,從小生活在貧困之中。少年時,他家貧力絀,被迫離家給武術師傅當雜役,后又到少林寺學習武術,這樣的生活經歷為他日后的軍事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1歲時,許世友在武漢加入國民革命軍,很快便接觸到革命思想,同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從此踏上了革命之路。
1927年8月,當時中國革命正處于低潮期間,而許世友卻堅定地成為了中國共產黨黨員,并回到家鄉參與組織起義。
同年11月,他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自此在中國工農紅軍中展開了漫長的革命生涯。在長征及多次反“圍剿”戰斗中,許世友表現出極高的勇氣和犧牲精神,多次加入敢死隊,負傷四次,顯示出無畏前行的革命氣概。
抗日戰爭期間,許世友在山東海陽縣開展抗日活動。這期間,他不僅在戰場上英勇作戰,還深入民間,積極調解地方糾紛并推動地方團結抗日。
在擁有2000多人口的戰場泊村,由于村里的四大家族間存在深刻的矛盾,村民常常因土地、村務問題發生沖突。
許世友到達后,為了內部團結,在春節期間,他組織了一個跨家族的大團拜活動,將所有家族的家譜集中在南溝臺子上,引導全村人以輩分為序共同舉行春節團拜,強調全村上下一家親,共同面對外敵。
許世友不僅在政治上擁有卓越的領導力,還在日常生活中與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他經常在村西的小菜園幫忙打水澆園,和村民們關系很好。不止如此,他還與村民下棋,開放司令部門戶,讓村民自由進出,有效增進了軍民之間的交流與信任。
同時,許世友的夫人也在當地深耕,她甚至在村民家中住下,并結識了許多當地人,并且和住戶家結了干親。這些事都成為了當地人津津樂道的佳話。
這些年月里,許世友不僅是膠東人民心中的抗日英雄,更成為了深入人心的民間英雄,他的事跡和風范至今仍在海陽乃至膠東地區流傳。
許世友的親民性情除了自身所養成,還與母親的教育分不開關系。
讓兒子代為盡孝
許世友六歲時就失去了父親,他對父親的記憶幾乎是空白。母親一個人拉扯他長大,在貧瘠與戰火中磨煉出許世友那堅韌不拔的性格。他曾說,他的倔強、果斷、勤儉、自立,都是從母親那繼承來的。
在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在前線的許世友身邊被炮火充斥,他冒著生命危險戰斗,但對他來說,更大的痛苦卻是思念母親。
夜深人靜時,他常常因夢見母親而淚濕枕邊,離家多年,每當想到自己未能在身邊照顧母親,他總是感到無比的內疚和不安。
新中國成立后,許世友終于有了能力和條件將母親接到自己身邊。那天,母親顫巍巍地從車上走下來,許世友一看到那滿頭白發、佝僂的背影,心中的自責和愧疚瞬間涌上心頭。他毫不猶豫地跪在母親面前,聲音哽咽地喊著“娘!”
母親的手輕撫著他的頭,溫柔地讓他起身,但許世友堅持多跪一會兒,以釋放多年來的思念與自責。
雖然后來將母親第二次從大別山接至自己身邊,盡力用盡心盡力的方式孝順,但母親始終無法適應城市生活,渴望回到熟悉的大別山。許世友最終尊重母親的意愿,又一次將她送回老家。
不能在母親面前盡孝,許世友心中一直對母親十分愧疚,因為自己在革命和建設的大業中,很少有機會盡到一個兒子的責任。這逐漸成為了許世友的一塊心病。
作為一名軍人,許世友堅信部隊是磨礪意志、培養責任感的大熔爐。基于這樣的信念,他將全部的孩子都送入軍營,希望他們能在嚴格的軍事環境中成長,學會生存和奉獻。
許世友的大兒子許光,原本在海軍服役,擁有前往高等院校深造的機會,這對于任何一個士兵來說都是難得的榮耀。
但許世友在深思熟慮后對許光說:“自古忠孝難以兩全,你就回家替我照顧你奶奶吧。”
許光明白父親的無奈和為難,他最終放棄在軍中的機會,回到河南農村照顧年邁的祖母。后來,許光成為新縣武裝部的副部長,并最終在該縣人大副主任崗位上退休。同時許光與奶奶的感情十分深厚,這也讓許世友心里稍感安慰。
除了大兒子,許世友對他的其他孩子也十分嚴格。
對孩子十分嚴格
許世友無論是對待兒女的教育還是對待家庭紀律,他都是嚴以律己、嚴以律人。這位將軍,在家庭中所展現的嚴格與公正,與戰場上的英勇無畏不謀而合。
許世友的教育方式充滿了軍人的風格。他在教孩子們學游泳時,從不細講什么動作技巧,而是讓孩子們在水中自行掙扎,通過一次次的嗆水與掙扎,最終自學成才。他認為這樣能讓孩子們在逆境中鍛煉出獨立與堅韌的性格。
而對孩子們的未來,許世友有著明確且堅定的規劃。他將自己的所有孩子都送入了軍營,希望他們能在嚴格的軍事生活中學會紀律與責任。并且他從不插手子女的職務晉升,堅持讓他們憑借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成長,嚴禁利用家族影響力謀取私利。
許世友的家教和他的軍事生涯一樣,充滿了挑戰和嚴格的要求,但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們能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獨立、堅強、無畏。
即使是他最寵愛的三女兒許華山,許世友也格外嚴格。許華山自幼在父親的嚴格監管下成長,從未享受過任何特權。
她的生活幾乎與普通孩子無異,出門騎自行車,使用公共交通,嚴守父親“絕不能公器私用”的教誨。一次她對父親身邊的工作人員說話聲音過大,許世友立刻嚴厲地糾正她,教導她要尊重每一個人。
在軍校求學前夕,許世友對許華山的叮囑也十分簡潔:“要服從命令,要完成學業,當好士兵。”這是他對女兒的期望也是他對所有子女的要求。
當許華山在軍校面臨困難,想要退學時,她卻從父親那里收到雖然嚴厲的回信:“既然到了軍校,就要堅持到底。如果你覺得活不到畢業那一天,那你就要準備死,爭取活!”許華山從這直白的話中感受到了父親對她堅強與生存的殷切期望,于是她堅持了下去,并成功成為了一名空軍。
在一次邊境自衛還擊作戰中,許華山因剛結婚而未及時歸隊,這讓許世友非常震怒,他生氣的大吼:“就要打仗了,還度什么蜜月!給我立即通知空軍,限她3天之內趕回部隊,不然開除軍籍!”
許華山接到命令,立即放棄了蜜月,趕回了部隊。
雖然家教嚴格,但許世友其實并不嚴肅。
融入戰士們的生活
1958年,隨著毛主席提倡“軍隊干部下連當兵”的政策,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主動申請參與,成為第一批被批準下連的30名將軍之一。
當晚,他們舉辦了一場簡樸卻意義深遠的“士兵座談會”。在這次會議上,許世友回憶了自己30年前作為一名普通士兵的日子,那時的親密無間和共同奮斗,他堅信這些優良傳統是培養士兵成長的土壤。
許世友被派到了浙江寧波的一個海防前線部隊,成為那里的一名普通戰士。剛到部隊,他的到來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連長緊張地迎接他,士兵們則在他吃飯時爭相侍候,甚至連日常的掃除都有人拿相機記錄,這除了是對他身份的尊重,更是士兵們與他的距離感。
許世友深知,要真正融入戰士們的生活,必須拿下自己的官架子。于是,在一次班級會議上,他開誠布公地與戰士們分享自己的擔心和決心,他呼吁戰士們幫助他改正任何高高在上的行為,強調即便是他這樣的高級干部也應平等對待每一個人。
許世友在部隊的行動同樣踐行了他的言論。在日常訓練中,他和年輕的戰士們一起列隊、出操,參與各種高強度訓練,如攀巖和河流泅渡,從不要求特殊待遇。在休息時間,他還與戰士們分享自己的革命經歷和生活點滴,逐漸地,士兵們和他產生了深厚的友誼。
同時戰士們對許世友也改了稱呼。從最初的“首長”,到“許同志”,再到“老許同志”,最后簡稱“老許”,甚至有的戰士親切地叫他“許老頭子”。許世友對這種變化感到欣慰,他甚至笑稱:“如果我不當兵而是回家種田,大家可能就會叫我許老漢了。”
通過這樣的身體力行,許世友不僅實現了自己與普通戰士之間的心靈溝通,也彰顯了一位老將軍的人格魅力和平民情懷,這樣的品格深刻地影響了那些與他共事的戰士們。
生活簡樸,廉潔奉公
出身貧苦農民家庭的許世友,即使在高位也未曾改變他的簡樸生活方式。即便是在職權巔峰時,他的日常穿著依然是那身他鐘愛的舊軍裝,袖口若有脫線,他只需剪刀一剪便繼續穿用。
他住在南京東郊中山陵8號的官邸時,將這座國民黨時期的高級別墅轉變成了一個充滿生機的農家大院。
在他身邊工作的人員都知道,許世友對于生活的瑣碎之事從不挑剔。他堅持使用機關統一配發的日用品,對于市面上各種品牌他總是一知半解,甚至連己用的具體品牌也說不上來。飲食上更是樸素,早餐僅僅是幾個饅頭配上稀飯和咸菜,午餐和晚餐也始終堅持“兩葷兩素”,且都是小碟的家常菜。
在睡眠上,他長期睡硬板床,而關于交通工具,雖然機關幾次建議更換為更舒適的轎車,他始終不肯,堅持使用那輛老舊的北京牌吉普車。
晚年的許世友,依然保持著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他親手種植蔬菜,飼養家禽,并在小湖里放養魚苗。
這座官邸花園在他的手中煥發出勃勃生機,他將其打理得宛如一個豐收的小農場。當聽到有人戲稱他為“8號生產隊隊長”時,他不僅不介意,反而高興地接受了這個稱號。他樂此不疲地分享自己的農民情結,坦言自己從小喜歡種田,革命生涯雖然使他未能完成種田的愿望,但現在能夠回歸田園生活,他感到無比滿足。
當兒子從遠方大別山來訪,臨別時,許世友沒有贈送名貴禮物,而是一麻袋自家種的地瓜。這份禮物雖簡單,卻飽含著他對家鄉和農耕生活的深厚情感,也昭示了他一生質樸無華、務實親民的個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