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村,是寧波市鄞州區姜山鎮下轄村,以舊鄉名得名。轄楊家、斗門橋、錢家山、廟前頭、孫家山、劉家6個自然村。2004年4月,茅山村、孫家山2村合并,新建茅山村。楊家和斗門橋很多年前已去過,也發過文,這次主要介紹孫家山和劉家。
孫家山自然村,村民主姓孫,明弘治(1488~1506)年間從寧海樟樹遷入定居。村邊有座孫家山,村以山名作為村名。
孫家山自然村,位于東江東岸,與奉化的包山村隔江相望。孫家山規模雖不大,但村中卻有不少古建筑。
孫家山孫氏宗祠,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登錄點。建于清代,主體坐北朝南,前進門廳面闊五間,后殿面闊五間。
孫氏宗祠門廳須彌座
覆盆式柱礎底座
孫家山自然村
孫家山古民居(好像這里是“六房眾”),坐北朝南,由門樓、穿堂、后堂、廂房和邊上小院落組成。
穿堂
穿堂
由穿堂、后堂和廂房組成的四合院。
邊上小院的北門
孫家山古民居,歇山頂。
孫家山古民居,大門朝東。
孫家山古民居
孫家民居,約建于清末民國初,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登錄點。
孫家民居,主體坐北朝南,合院式結構,由墻門、正屋、后屋三部分構成。
墻門兩側墀頭磚雕
正屋為面闊五間兩弄,后屋與正屋結構相同(這是后屋西側小門)。
孫家山古民居
孫家山古民居
孫家山古民居,這幢房子看上去不錯,可惜門關著沒能入內。
孫家山古民居
孫家山村中古樹
孫家山河西的古民居(四房眾),坐北朝南,由門樓(已毀)、前堂、后堂、后廳和東西廂房組成。
由前堂、后堂和廂房組成的四合院。在這里碰到一位99歲的大爺,他給我介紹了不少村中的一些傳說故事,在此說聲:“謝謝!”。
位于村北的這座小山就是“孫家山”
劉家自然村,位于走馬塘村西面200米,村口豎有“茅山村歡迎您”牌子。
劉家自然村,村中劉姓,唐時從外地遷入定居發族,以姓得名。
劉家古民居坐西朝東,由門樓和正房組成。
劉家古民居門樓
劉家古民居
劉家古民居,坐北朝南,由門樓和正房(堂前)和廂房組成。
由正房(堂前)和廂房組成的三合院。
劉家村中的百年古樹--榔榆和柞木
參考資料:《寧波市鄞州區地名志》、《三普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