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這個世界的最初認知都是原生家庭給的,可以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且持久的。
錯誤的教育觀念、糟糕的童年經歷、泥坑一樣的原生家庭往往會釀成很多的悲劇。
你在童年時遭受的情感忽視,會成為自己內在深處的“低價值感”;
你沒有從父母的教育中感受到尊重,會在自己的骨子里種下深深的羞恥和自卑;
你沒有感受到原生家庭的溫暖,會讓自己陷入“被動獨立”;
你沒有被父母好好愛過,窮盡半生都在尋找內心那份缺失的愛……
一個沒有經過自我療愈的人,永遠無法填補自己的缺失,而這樣的缺失還會在下一代人身上傳承和重演。
這會讓很多人的人生陷入無止境的惡性循環,甚至以悲劇收場。
作為一個普通人,用盡半生的力氣能爬出原生家庭的深坑已經很不容易了。
因為別人在向上生長的時候,你還陷在原生家庭的內耗之中。
當然,這樣的認識并不是讓我們去責怪自己的原生家庭。只是在這種原生家庭環境中長大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直到自己反復遭受了現實的毒打,飽受了人生的挫折,才開始慢慢覺察到原生家庭給自己的內在帶來的禁錮。
其實,最為關鍵的還是在于認知。
每次在升學、就業和婚姻等各種重要的人生決定的時候,自己的選擇就會潛移默化地受到認知局限的影響。很多時候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長遠的規劃和發展。
待到青春一去不復返的時候,才驚覺自己已經錯失了太多的機會。
雖然依靠自己的努力,一直在追趕和別人的差距。但是,最終會發現,這樣的努力不過是隨波逐流,很難獲得長遠的利益。
然而,原生家庭只是你的起點,并不能決定你的一生。這個世界能決定你是誰的,其實只有你自己。
走過半生才發覺,人活著已經很不容易了,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爬出原生家庭的泥潭更是不容易。
但是,這樣的人生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至少在后半生,自己的人生是可以由自己來掌控的。
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認為“看見即是療愈”。
童年時期,原生家庭的經歷成為我們塵封的記憶。雖然記憶會變得模糊,但是那些壓抑的情感和傷痛,會成為我們投射到他人身上的陰影。
僅僅是看見這些壓抑的情感和傷痛,就不會再讓它繼續成為潛意識的暗力量,一直操控著自己。
看見了自己一直以來都受著潛意識的影響,看到了原生家庭延續的人生劇本,才知道原來一個人的命運困頓就在這里。
一個人內在的匱乏和創傷從來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自己的狀態。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看見它,感受它并接納它,從而整合出完整的自己。
命運的改變始于自己,你比你想象中的要更強大。
The end
我是懿非宇,一個歸隱田園的自由寫作者。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劃人。專注自我成長,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