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姜萍成為被消費的流量!
文丨舊故麻袋
姜萍是誰?
一個“天才少女”,在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預選賽)中取得了第12名好成績的17歲女孩。
一個“懂事姑娘”,一個即便中考考了610分,為了不增加家庭負擔和自己的服裝設計師夢想,明明可以上普高,最后卻選擇了中專學校的女孩。
當天才少女、中專女孩、家庭貧窮這些詞聯系在一起,當爽文故事照進現實,話題度和熱度隨之而來。
一開始的畫風還是能理解的。
這樣一位中專女孩,因為喜歡數學,在課余自學數學,還請教數學老師為其指導,最后在全球數學比賽中過關斬將,排到了第12名。
排在她前面的,是清華、北大的高材生,是哈佛、劍橋的名校生,排在她后面的是全球奧數競賽的金獎得主、專門研究數學的研究生和博士。
所以她的事跡值得被看到,值得被稱頌,值得每一個人去學習,特別是當下身處困境和泥潭之人。
可因為官方媒體報道,熱度一下子就迸發(fā)了,她天賦異稟,被網友寄予厚望,被貼上“天才”、“高手”等標簽。
話題開始爆發(fā),姜萍的數學老師、姜萍的學校、姜萍的家庭被曝光在網友面前。
相關人員被采訪,姜萍母親表示感謝網友的關注,幾位關心姜萍的長者話里話外都在向網友表示:給姜萍一點空間,讓她好好應對接下來的決賽。
各路大學也借著東風開始宣傳學校的數學系,剛好高考結束,就當招生宣傳了。
因為姜萍說過一句想要去浙江大學數學系,結果浙江大學的電話都被打爆了,都開始責問浙江大學為何不特招姜萍。
網友開始傳又有幾所大學對姜萍拋出了橄欖枝,還有一部分網友為今年江蘇省高考狀元打抱不平,因為他/她的熱度再高也高不過姜萍如今的熱度。
各種話題被衍生出來,網友又怎會錯過這樣的熱鬧,特別是鍵盤俠們,眼紅熱度的同時,又覺得嫉妒,于是畫風開始變得邪乎。
有人開始質疑姜萍的中考,扒出了當地的重點高中,力證姜萍的中考成績確實夠不上重高的分數線,只能上上普通高中,那么選擇中專確實比普通高中有用多了,網友們便認為姜萍并不是因為家庭的原因選擇了中專,并不值得被同情。
無獨有偶,姜萍的自學微積分也被鍵盤俠們所質疑,他們翻看過往的采訪資料,指出姜萍寫在黑板上的數學題論證有誤,還有人說姜萍寫的數學公式有誤,說她犯了基本常識錯誤。
最后還傳出了姜萍作弊、姜萍找團隊替考等傳聞,鍵盤俠的“子彈”比預想的要來得快。
原以為這些看著就假的說法大家并不會理會,沒想到越演越烈,連達摩院都不得不出面澄清相關傳言,但鍵盤俠們還是不死不休,覺得姜萍不可能做的出這些數學題,還有人稱有數學老師的微信對話截圖,老師說姜萍數學還會考不及格。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網友想為姜萍證明的速度抵不過謠言生事者的制造速度,很快網上出現了“數學丁真”的說法。
更有甚者,因為流量,天天在姜萍家的院子里拍視頻、做直播,姜萍所在的村和學校也成了一些自媒體博主搞直播和拍攝短視頻的首選地。村民表示,從6月13日起就沒斷過,已經影響到了他們的正常生活。
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局面,明明是一件值得拿來炫耀的、慶祝的、開心的事,結果卻演變成了如今這般烏煙瘴氣的模樣,話題是“王者”,但有時候也是“刺客”。
先捧再殺,鍵盤俠們自己的邏輯閉環(huán),從來不管中間的那個人,會被中傷到什么程度。
媒體過多的關注,已經對姜萍的生活造成了打擾,有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不斷挖掘姜萍的個人信息,可過度報道只會對姜萍造成傷害,希望媒體們和網紅們不要將姜萍當做追逐熱度的工具。
可以想象,一旦她在后續(xù)的決賽中發(fā)揮不好,成績達不到網民的預期,很可能會迎來一場輿論轟炸。質疑者會再一次攻擊姜萍,將她推下“神壇”……但我希望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希望姜萍什么都沒有看見,什么都沒有聽見,鈍力感強一點,讓鍵盤俠們的“子彈”都沒打到靶上,讓流言飛一會,自會不攻而破,自會隨風而逝。
希望姜萍能用更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最后的決賽,無論成績如何,能挺進決賽,都是好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