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37年,沒死掉。”近古稀之年的向炳偉,淡然說道。
他一手創建老牌服裝企業——陜西偉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偉志集團”),扛住了時代的洪流,經歷了37年的跌宕起伏。
從拿著5000元的貸款開疆拓土,將偉志男裝開到全國600多家門店,到跨界經營房地產、制藥,企業陷入危機,因壓力過重眩暈摔傷在病床上躺了整整56天,再到錯失線上賽道,服裝產品逐步滑落,關鍵時候又轉戰中亞市場……
向炳偉的創業歷程起起落落,終是守住了“江山”。如今“創二代”接棒,動作和想法頗多,只是能否帶領偉志集團重回西北服裝產業第一,仍待驗證。
而偉志集團一波三折的命運,已然成為陜西老牌民營企業發展的縮影,個中的困境、走過的荊棘、錯誤的決策,亦或能為后來者提供有益的借鑒。
起家
在向炳偉臥室的墻壁上,懸掛著一幅由眾多呈放射狀線條勾勒出的畫作,是他模仿佛教蓮花生大師坐化時放射出的耀眼光芒的場景。
他身著藍色襯衣,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談及白手起家的創業過程,句句不離“想自己一半,想他人一半”的初心。
千禧年前后,是偉志男裝漸漸崛起的分水嶺。
彼時,西安繁華的東大街上,偉志男裝專賣店常常門庭若市。剛工作的年輕人能夠穿上一套偉志西服,在職場中是很值得夸耀的一件事情。
很多顧客都因偉志的那句“不滿意便退錢”經營理念,對偉志印象甚佳。這在如今看起來稀松平常的經營策略,當時偉志卻是全國首個“吃螃蟹”的品牌,推動商界刮起了代表誠信的敢于退貨的“旋風”,為商界注入了一股清流。縱然遇到部分惡意退貨的顧客,偉志也在履行自己的承諾,同樣兌現。
當然,口碑除外,過硬的還是品質。
“那個時候,國內服裝使用的拉鏈容易壞,為了找到更好的拉鏈產品,就去廣東最大的服貿市場去找,一個攤一個攤走,同行的人都說找不到了,只有我堅持到下午三四點鐘,終于在一家小店找到了日本YKK拉鏈,此后一直保持合作。”向炳偉緩緩說道。
提起偉志男裝的輝煌,那也必然是每個陜西漢中人的驕傲。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一個波瀾壯闊、大浪淘沙的創業時代,而彼時的漢中,交通閉塞、產業薄弱,為發展經濟,大批進口固體廢物——洋垃圾。洋垃圾中的日本舊西服穿在漢中人的身上,刺激向炳偉萌生了制作中國西裝的想法。
1987年4月7日,“漢中偉志西服廠”正式成立。從家庭作坊到創辦西服廠,向炳偉僅用了幾年的時間。
直至上世紀90年代初,這家陜南小廠從漢中轉戰西安,后又開展連鎖加盟的特許經營模式,直營店和專賣店向西北城市迅速鋪展,顯然成為了陜西耀眼的“明星企業”。
很快,其順利掛牌改制為“陜西偉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西部地區唯一一家股份制服裝企業。而后迅速向十數個省份擴大銷售,銷售額高達3億元,成為西部地區最大的服裝生產企業,頂峰時期的偉志,在全國擁有著600多家門店。
擴張
一路順風順水的偉志,做大服裝產業后,在2000年左右,開始向房地產、制藥、酒店管理、金融投資等領域拓展,形成多元化經營模式。
跨界,幾乎是服裝品牌的一種戰略趨勢。以男裝起家的雅戈爾,在1990年代初,便涉足房地產和股權投資。
偉志集團投資的房地產,在西安較有代表性的當屬“尚品”系列:“尚品·格藍”(科技二路)、“尚品·花都”和 “尚品·國際”(高新路)、“尚品·桃源居”(郭杜)、“尚品·美地城”(錦業路與西三環十字)等幾大項目,一時風光無限。
但好景不長,2016年,偉志集團旗下“尚品·美地城”項目在開發過程中,遇到資金鏈斷裂、銀行還貸壓力、房地產市場下行等棘手問題。這一誘因,使得偉志曾在一段時間內都喘不過氣來,其在西安高陵地產投資的2.3億元,開發商、投資者的款項都無法兌現,同時“利滾利”的高額負債,讓偉志集團陷入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
事實上,此前轉向制藥業也是向炳偉的心頭之痛。偉志集團因缺乏市場調研,盲目收購寶雞秦昆制藥,連廠帶人全盤接收,而秦昆制藥只能生產價值低廉的幾元藥品,制藥廠遺留的各類弊端,迫使偉志集團投入大量資金“補血”,卻最終敗北,不得不迅速撤出。
突如其來的眾多變故,讓一向意氣風發的向炳偉變得一蹶不振。甚至曾因壓力過重,不慎眩暈摔傷,陷入昏迷并臥床56天。
如今談起這件事,向炳偉已坦然面對。其表示,2016年的巨大危機,與自己決策不準、管理不細有很大的關系。
他直言:“以前也喜歡裝文化人,認為一個企業一把手應該是博學多識的樣子,如今看來,做真實的自己,才是最放松最平和的,才能夠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好。”
“少掙點錢,把事情做對”,已然成為向炳偉警戒自己時,常常提起的字眼。
自2016年開始,偉志集團逐漸退出房地產行業,旗下的物業公司也進行了變賣,逐漸將業務重心放在服飾服裝產業。
衰落
就在偉志剛緩過神來時,服裝業的發展已不再是“偉志的時代”。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服裝品牌90%以上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五個省市,東部沿海5省的服裝產量占比達70%以上。
大量年輕化的服裝企業,類如利郎、勁霸、九牧王、海瀾之家等男裝品牌,陸續進軍西安各大綜合商業體,偉志男裝在陜西服裝市場的份額,不斷被省外、國外品牌擠壓。
加上互聯網的沖擊,服裝產業進軍電商平臺,紛紛成立品牌線上旗艦店。此時,走傳統線下賽道的偉志男裝,與蓬勃發展的電商經濟,背道而馳。
時至今日,偉志男裝也沒有搭建出一個成熟的網售渠道。這一次,偉志集團似乎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
即使自2012年起,公司開始搭建全新產品運營體系,并在漢中建設偉志服裝產業園區,但品牌的衰落肉眼可見。
前幾日,路過西安未央區和平村的偉志男裝專賣店,店里正在推出“折上折”優惠,卻鮮少有人問津,店里冷冷清清。
困局不斷,向炳偉的兒子向毅,扛起了自家產業的大旗,成為了 “創二代”。
創二代,一方面,擁有先天的創業條件和資源;另一方面,他們更渴望證明自己,甚至期待超越父輩,往往背負著更大壓力。
企查查顯示,在向毅的名下,偉志風尚服飾有限公司辦得有聲有色,旗下涉及10多個板塊,設計、研發、生產等。但仍難以帶領偉志集團重回昔日西北服裝產業第一的位置。
2017年,偉志集團推動漢中工廠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規模和技術已成為西北最先進的第一梯隊,推出了高級定制西服。但偉志漢中智能化工廠供應、市場兩頭在外,運營成本和難度遠高于蘇浙閩粵等產業鏈健全、產業集群發達的同行。
向毅坦言,“偉志依舊像是一個孤島,相比南方,陜西的服飾產業鏈不成熟,從拉鏈到紐扣都需要從南方采購,缺少任何一個東西,工廠都可能停擺。”
風口
英雄不提往事。2019年,從中亞來的客人,帶給偉志集團一場新的機遇和挑戰,這或許也是偉志集團再次崛起的機會。
中亞五國擁有豐富的棉花、羊毛等紡織原材料,但受限于國內紡織技術、器械的落后,高端服裝加工能力不足。十年前,塔吉克斯坦幾乎不能生產成衣,其99.4%的服裝依靠進口。只有紡織業起步最早的吉爾吉斯斯坦,能夠實現服裝對外出口。
對于偉志來說,前往中亞發展,機會偶然。
偉志因業務合作關系,通過新疆的業務伙伴介紹,最早在2007年與友庫2000公司建立起合作關系,為塔吉克斯坦的海關、軍隊定制服裝,且由于西裝的服裝技術含量最高,偉志后期又出技術、出人員,幫扶其在塔國建立了兩個服裝廠,長期以來合作關系穩定。
2019年,塔吉克斯坦友庫2000公司董事長海力木,來華考察偉志集團,在以技術輸出的方式為友庫公司建立智能化服裝工廠上達成了協議。
后期偉志集團又與塔吉克斯坦的阿維斯托集團合作,幫扶阿維斯托集團的紡織工業園區及服裝廠,提質增效,目前計劃建立一個500平米的專賣店,深度合作,開發當地市場,接全球訂單。
諸多合作項目的布局,讓偉志集團在塔國有了立足之地。企查查顯示,2023年10月,塔中(陜西)貿易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即為向毅。
塔吉克斯坦與歐盟及中亞的很多國家,相互之間是免稅的,通過出口接一些高端定制,可滿足偉志集團國內的智能工廠訂單需求,后期有望進駐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曾預測,近些年,中亞、俄羅斯和歐洲紡織服裝市場容量將達到1.6萬億元人民幣的規模。不論是中國服裝出口中亞,亦或是借道中亞出口歐洲,都有十分可觀的利益。據統計,2023年,中國對中亞五國服裝出口已達130.2億美元。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服裝企業、國際服裝品牌進駐中亞,中亞服裝領域的競爭也將日趨激烈。可以預見,具有37年歷史的陜西老牌服裝企業,想在中亞市場分得一杯羹,仍是荊棘滿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