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寶媽朋友最近找我幫忙推薦度假酒店,勁旅君隨即找了幾大在線旅游平臺的酒店榜單給她推過去。這位寶媽朋友瀏覽后詢問:有沒有一些小眾特色的住宿體驗推薦呀?
勁旅君好奇:榜單上的主流高星度假酒店不香嘛?!
寶媽朋友回復:沒有啊,主流高星度假酒店非常好。只不過,一來不少新興旅游目的地少有高星度假酒店項目布局,合適的平替知之甚少;二來以往度假經常住高星度假酒店,最近希望旅程有更多不一樣的住宿選擇。
這位寶媽朋友的經歷折射出一大批都市白領選擇度假酒店時的微妙需求變化。
去年以來,大眾休閑度假需求出現明顯多元化趨勢,反向旅游、平替旅游、縣域旅游等新概念接踵而至;City walk熱度不減,Chill walk又熱潮來襲;露營野餐風潮之后,Wildeat再度火極一時。隨著新消費需求層出不窮,一份酒店榜單想要更好解決大眾旅游消費決策時的效率問題,僅僅依靠主流高星度假酒店就遠遠不夠的。
那么,如何讓大眾始終在酒店榜單上發現不一樣的選擇呢?
不久前,2024大眾點評“必住榜”(以下簡稱“必住榜”)發布。這份發布五年的榜單又是怎么破解的呢?
01
想要讓一份酒店榜單及時給大眾在旅游消費決策時提供“不一樣的選擇”,需要榜單發布方及時洞察大數據背后大眾消費需求的真相。
這一點看似簡單,實際上并不容易。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去年至今,美團的品質用戶(所有等級城市中等以上收入者):
選擇低線城市者增長34%;
與此同時,大眾點評上的低線城市:
總間夜量增長24%;
酒店ADR增長達4%;
我們很容易從這些數據中得出一個結論:隨著品質用戶更多選擇低線城市旅游,刺激當地酒店間夜量和ADR一路走高。
然而,這些數據中其實還隱藏著兩個少被察覺的“不一樣變化”。
首先,低線城市酒店ADR到底為什么會走高?
除了國內旅游繁榮帶來的人口紅利之外,還有一個被忽略的因素:品質用戶的高消費力直接拉高低線城市酒店的客單價。這些來自一線及以上城市的品質用戶典型的消費者畫像是“年輕多金、消費欲旺、消費能力強”,以往他們在三亞、大理等為代表的傳統旅游目的地,選擇度假酒店大多在1000元/間夜以上,甚至可以超過2000元/間夜。
當這些品質用戶大批涌入三四線城市之后發現,當地最好、最貴的酒店價格或許都不超過1000元/間夜,絕大多數保持在500-1000元/間夜的區間。所以,不是品質用戶不愿意在三四線城市的住宿上多花錢,而是他們只能花這么多錢。
其次,這兩年國內旅游人次和收入在大幅上漲,但是人均旅游消費卻持續下降。對應到品質用戶身上,大部分人在低線城市人均旅游消費低,主要原因是低線城市沒有能夠滿足他們需求的消費項目。
要知道,一線城市品質用戶從疫情以來休閑度假方式就頻繁迭代,露營、飛盤、漿板、瑜伽、騎行、徒步……
哪一項不是燒錢的玩法?
盡管這兩年酒店行業整體OCC、ADR和RevPAR均表現出穩定增長態勢,背后存在的酒店行業供給結構的滯后發展與大眾快速迭代消費需求之間的尖銳矛盾不可忽略。
具體到消費者個人,就呈現出文章一開始勁旅君寶媽朋友遭遇的難題,從各種酒店榜單里就是找不出一家符合自己需求的度假酒店,這種情況會愈發普遍。
02
搞清楚了大眾需求真相,下一個問題就是:大眾需要的度假酒店供給不足,是絕對增量不夠還是存量挖掘不足?
公開數據顯示,近兩年國內酒店行業各維度下的供給變化情況如下:
高線城市房量增長19%;
低線城市房量增長20%;
單體酒店房量增長24%;
連鎖酒店房量增長10%;
國內酒店總供給量是相對充足的,但存在兩個問題:其一,某些地方會出現區域性增量供給不足的情況;其二,存量市場優質供給挖掘不夠。由于增量酒店項目建設往往需要一個較長長周期,因此重點從存量市場幫品質用戶找到匹配需求的酒店就成為榜單的重中之重。
國內度假酒店供給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大來源:大型酒店集團與小眾特色酒店。
國際國內大型酒店集團旗下的高星度假酒店們這些年在滿足品質用戶需求方面做得相對到位,小眾特色酒店則為行業帶來著意外之喜。
2024必住榜披露了一個最新數據,在所有上榜酒店中,小眾特色酒店品牌數量占比達到55%。
所謂“小眾特色酒店”并無官方權威定義,從大眾消費需求和榜單選取標準來看,這類酒店具有兩個鮮明標簽:
主流品牌之外,投資額和規模相對較小,非連鎖、小單體是鮮明特征;
有稀缺資源、小眾體驗或特色標簽,特定區域內高知名度、高性價比;
實際上,必住榜小眾特色酒店占比增加早在去年就有明顯苗頭。2023年小眾特色酒店在必住榜上的數量占比超過30%,2024年中小酒店占比進一步擴大到55%,超越國際國內酒店集團。
小眾特色酒店在榜單上的大量出現,為用戶提供了更多“不一樣選擇”,將國內酒店行業供給的豐富度提升好幾個檔次。
03
必住榜為大眾提供“不一樣的選擇”的另一個發力方向,是通過在場景、類型與城市三個維度上的持續細化,從存量市場篩選更多符合大眾需求的酒店。
2024必住榜相較去年多了一個新場景——玩水。
隨著全國各地近兩年普遍高溫,涉水類游樂項目需求爆發式增長。據了解,大眾點評透過平臺大數據發現,用戶給酒店寫點評的時候“水”相關的內容大幅增加,如果一家酒店有水樂園、游泳池等項目,大概率會吸引更多用戶寫點評并給出好評。
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去酒店游泳池玩水亦或直接在酒店辦理游泳卡,順帶著也會在酒店喝個下午茶,吃個自助餐,甚至干脆在酒店住一晚,這在原來是根本無法想象的事情。
今年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點——以國賓館為代表的老酒店也有諸多上榜。
2024必住榜共計上榜37家國賓館,包括廣州白天鵝賓館、河南黃河迎賓館、南京東郊賓館等一批當地地標式酒店。國字頭招牌、厚重的歷史、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穩定高質量的服務是吸引大眾尤其是年輕人的四大因素。
年輕人去國賓館不是為了住宿,而是為了感受最純粹的在地文化,畢竟沒有哪家當地酒店能比一家國賓館更地道的體驗了吧?再加上近兩年國賓館在大力轉型市場化,開始積極接觸平臺渠道,樂于接受媒體宣傳和推廣,希望通過一些靈活的價格策略吸引年輕人關注,使得國賓館逐漸成為休閑度假住宿領域的一匹黑馬,成為大眾又一個“不一樣的選擇”。
2024必住榜還強化了在城市維度上對優質酒店的補充和篩選。
今年必住榜新增18個城市,榜單首次拓展到港澳地區,新開內地城市中,既有哈爾濱、沈陽、貴陽、鄭州、合肥等省會,也有揚州、樂山、金華、景德鎮等好吃好玩的目的地。
必住榜拓展城市主要基于兩大原則:其一,迎合當下國內旅游持續下沉的趨勢,當某個旅游目的地在大眾點評上的異地旅游消費數據格外活躍且當地擁有足夠基數存量酒店時,大概率就會成為新上榜城市;其二,跟隨大眾點評必系列榜單的整體開拓步伐,大家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有必住榜的城市一定也要必吃榜,這體現出大眾點評一貫希望用高頻的“吃”帶動低頻的“住”的思路。
通過必住榜城市的不斷擴容,可以為大眾度假住宿提供更多“不一樣的選擇”。
04
還有一個被大家忽略的關鍵點:
必住榜的高淘汰率也在刺激優質度假酒店源源不斷上榜。
來看一組數據:
2024必住榜共計上榜酒店1148家;
首次上榜酒店609家,占到上榜酒店總數的53%;
連續五屆上榜酒店只有178家,僅占比15.5%;
必住榜高淘汰因素主要有三個:一是對“公平公正性”的嚴苛要求,去年必住榜因評價違規下榜的酒店有將近90家。二是對“緊跟大眾需求快速迭代”的要求。去年上榜的新場景是“露營”,今年“玩水”取而代之,背后涉及到的是一系列相關酒店的榜單更替。三是榜單對酒店日常經營的嚴格審核,一旦酒店出現經營異常(暫停營業、閉店改造、突發事件等)觸發警報,榜單會迅速將其下榜。
通過高淘汰率,必住榜能夠始終獲得新鮮酒店供給,確保榜單上有“不一樣的選擇”。
面對必住榜如此激烈的淘汰機制,酒店們對這份榜單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
勁旅君在采訪時發現兩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回復。
堯珈是一個國內小眾特色高端民宿品牌。堯珈總經理蔣峰向勁旅君表示,堯珈的整體房間體量其實非常小,國內知名度也不是非常高,僅僅是依靠住過的消費者的真實體驗和點評內容就將其送入榜單,簡直就是意外驚喜,未來會爭取多次上榜。
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商務副總裁蔣韡則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看法,必住榜就像是酒店行業的考研機制。能夠考研的不存在差生,都是優等生。必住榜給酒店行業的優等生們,尤其是高星度假酒店們提供了一個新的競爭賽道,這里有公開公正的規則,能刺激酒店提升運營效率,優化酒店口碑和形象,這些是高星度假酒店尤為看重的。
作為一份榜單,必住榜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它不一定會成為酒店行業的奧斯卡,但會讓大眾在旅游消費決策時,偶然間想起有這么一個可參考的存在,幸運的話,能找到“不一樣的選擇”。
這就足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