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鄰章
2024年618年中大促落下帷幕。
從相關數據來看,電子消費品市場依舊是本屆618年中大促銷售主力——來自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公布的消費趨勢顯示:手機、空調和冰箱占據了本屆618成交額的TOP3。
成交額巨大,不僅意味著用戶消費熱情高,也意味著這一賽道的競爭更為激烈。
而在累計成交額Top1的手機賽道,讓人意外的是,今年最大的贏家,不是華為、也不是小米,而是被各家在發布會上輪番吊打,在網絡上幾乎就沒有贏過的iPhone,其再次贏下了618年中大促智能手機賽道單品累計銷量冠軍。
iPhone又贏了!
從京東公布的京東手機618競速榜單數據來看:iPhone 15 Pro Max拿下本屆618手機單品銷量累計榜第一名,iPhone 15 Pro緊隨其后拿下累計銷量榜第二名,紅米K70拿下累計單品銷量榜第三名,iPhone 15拿下累計銷量榜第四名,榮耀 X50拿下累計銷量第五名。
換句話說,今年618年中大促,累計銷量榜單前五排名中,iPhone獨占三席,若是考慮到紅米K70、榮耀X50與iPhone巨大的售價差異,那么iPhone在累計單品銷量榜前五名中獨占三席的成績,就更具含金量,更為遙遙領先了。
畢竟即使是最基礎款的iPhone 15,其起售價也是接近4800元,而占據整個618智能手機賽道單品銷量冠亞軍的iPhone 15 Pro Max和iPhone 15 Pro,其在618期間基礎款起售價也分別接近7900元和6100元。
如此現實,似乎是在上演一出黑色幽默——“網上沒贏過,實際沒輸過”,可以說,再一次被iPhone的高單品銷量所驗證。
缺點纏身的iPhone,為什么能贏?
看到這份最終銷量榜單,可能許多人心里都不服氣。
如前所述,畢竟iPhone在各家發布會上都是被吊打的對象——無論是高端產品發布會,還是中低端產品發布會;在網絡輿論上,iPhone也是遙遙落后的存在,其有著各種不完善,其已被國產超越幾乎已是共識。
甚至在部分人眼中,iPhone根本就算不上一款合格的手機,他們隨便都能列舉出iPhone的一大堆缺點——諸如沒有通話錄音、沒有應用雙開、充電速度慢、信號差、拍照不及國產、NFC功能不足、 不支持長截屏、散熱不足、日歷不顯示節假日等等…
但問題在于,為什么有如此之多缺點的iPhone,還能在如此高的售價現實下,成為單品累計銷量第一名的存在?
這一切,難道又要用這句萬能的“用戶崇洋媚外,跪久了站不起來”來解釋嗎?顯然這只是接盤俠的無能狂怒,其實iPhone能贏的背后原因,是值得深究的。
而究其背后原因,個人認為可能有這樣幾方面的原因,共同鑄就了iPhone此番的勝利。
一是安卓夸大了iPhone缺點對用戶體驗的影響。
如前所述,諸多安卓用戶都可以隨手列出iPhone的諸多缺點,而這些缺點,是他們用來試圖勸退用戶購入iPhone的理由。坦率來講,這些缺點在iPhone上是的確存在的,但有許多缺點也的確是被安卓用戶夸大了影響乃至是以訛傳訛的。
諸如安卓用戶所謂的應用雙開、通話錄音、長截圖等等,這些功能對于絕大多數用戶而言,其實并不是剛需,只是一小部分的人需求,但在安卓用戶口吻中,這似乎成為了人人必備,沒有就會天塌了的功能缺失。
而安卓用戶最常抨擊iPhone的信號差、續航差,在當前來看其實更多的是在以訛傳訛——iPhone的信號的確談不上強,但也并沒有差到這些人所謂的隨時失聯,事實上,在iPhone沒有信號的地方,大概率國產也是沒有信號的;而在續航這件事上,電池容量3000多毫安時的iPhone當然比不過動輒5000毫安時的安卓,畢竟這是物理定律決定的,但4000多毫安時的iPhone,卻能在續航上和5500毫安時的安卓旗艦們打得有來有回——事實上,自蘋果從iPhone 13 Pro Ma開始加大電池容量x以來,隨后的每一代的Pro Max機型,在續航能力上一直都是不輸乃至是超越安卓旗艦的存在。
而在充電速度上,iPhone的確比不過當前安卓旗艦動輒80W的充電功率,而充電速度自然也是越快越好,但這并不等于說慢充就不能活了——畢竟于現實而言,有多少用戶又有每天急需在15分鐘內充滿電的需求?事實上,充電速度與手機影像傳感器尺寸一樣,是一件邊際效益遞減的事情。而iPhone得益于變強的續航能力和半小時充電50%的充電功率,其實已可以滿足用戶90%以上的充電需求了。
種種現實,我們不能發現:安卓用戶所羅列的iPhone諸多不足,它雖然確實存在,也會影響部分用戶的體驗,但對于更大的用戶群體來說,其影響可能并不明顯,也夠不成安卓用戶的體驗壁壘。并且還需要注意的是,安卓用戶所羅列的這些缺點,其實iPhone也一直在改善,諸如在iOS 18 系統中就能支持通話錄音。
二是iPhone在綜合體驗上更能滿足用戶所需。
廠商一直在努力滿足用戶所需,但用戶需要什么,事實上這是一個極易回答但又極難做好的問題。說極易回答,是因為可能每一位用戶想要的都是一位多邊形戰士——系統體驗好、配置高、續航久、充電快、影像強、游戲強、質感佳、品牌強、價格實惠等等……,但極難做好,則是要完成這樣的多邊形戰士,帶來的是成本的極速上升,而這對于許多安卓廠商而言,則是難以承受之痛——畢竟成本上去了,就意味著售價的提升——但售價提升有又可能會導致更少用戶買單——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所以縱觀智能手機市場,其實iPhone才是最接近用戶所需的多邊形戰士的存在。
諸如在系統體驗上,用戶常說的這句“用iPhone是我給應用當爺,用安卓是應用給我當爺,”就已經言簡意賅的說清楚二者在系統體驗上的本質差距——從現實來看,iOS的確有著更為純凈安心的用戶體驗——各個App在iOS系統會守規矩得多,不會索要各種本不該索要的權限、也不會動不動就與其他應用相互關聯,對iOS的應用的適配度也會更高,并且iOS系統也不會給用戶亂推廣告,但反觀安卓系統,則是另一番景象。
又如在配置層面,iPhone得益于其一直以來在高端市場的熱銷,使其在成本上也更舍得與敢于付出。事實上iPhone的綜合配置也的確是最高的,其屏幕、處理器都是最頂級的,同時iPhone也不會在看不見的地方進行減配,這也是為什么此前有測算稱iPhone 15 Pro Max的BOM成本就超過4000元的原因所在。而4000元的物料成本是什么概念,其實這已經是許多安卓旗艦或次旗艦的起步價了。而更好的元器件,自然也決定了產品更好的使用體驗、耐久性以及外在質感。
但反觀安卓手機,許多都是傾向于在你看得見的地方猛堆料、顯誠意,但在一些看不見的地方,卻往往會縮減一些配置,否則也不會有旗艦用短焦指紋、轉子馬達這些事情了。
在當前主賽道影像層面,安卓旗艦目前在拍照這一賽道上,得益于更強的影像配置,的確在一些場景中的表現比iPhone要更好,但在視頻賽道,iPhone的領先優勢依舊非常明顯。而若從整個創作全鏈路的體驗來看,事實上iPhone的體驗優勢會更為明顯——誰敢信,都2024年了,安卓機型在許多應用中,居然還無法調用精選相冊,這種體驗是何其落后?
在產品價格上:事實上,近年來安卓的主旋律是漲價,而iPhone則是保持售價不變乃至是降價——當前,安卓旗艦已經逐步邁過上6000元的售價門檻,華為Pura系列更是與iPhone售價基本持平,這一現實,自然會讓用戶在購機時進行更多比較。
而在本次618年中大促活動上,iPhone更是進行了大降價,為此還數次登上了微博熱搜,被業內嘲諷為沒有創新只能靠降價求生。
但事實上,降價后的iPhone,其競爭力也在進一步增強——誠如用戶們所言——“7000元的iPhone邊框跑航母,4000元的iPhone已經是無邊框設計了;沒有創新不足的iPhone,只有價格不到位的iPhone”。
而這也或是iPhone能在本次618大促活動中再次大獲全勝的原因所在——畢竟若更優惠的價格,在配上其更為純凈的系統體驗、頂級的配置、第一梯隊的綜合影像能力、強悍的品牌實力等等,用戶在購機時,選擇天平當然會偏向使用持久度可能會更強的iPhone。
進步之下,國產廠商還需對系統頑疾動真格
公平來說,近年來安卓廠商們的進步是非常大的。
事實上,在本次618年中大促中,雖然iPhone是最大贏家,但安卓廠商們在4000+以上高端市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4000—5999價位段,小米14、一加12、14Pro就分別獲得了第二、三、四的累計銷量成績,而在6000元以上真高端市場,華為是僅次于iPhone的存在,vivo X Fold3更是成為了這一價位段中唯一進入單品銷量累計榜單前十的可折疊手機。
這是可見的進步。但在可見進步之下,國產要如何才能在高端銷量上超越iPhone,這是國產們依舊需要深思的。
個人認為:國產品牌們在保持充電、拍照賽道等幾有優勢的同時,更需要在系統體驗、硬件配置等方向,多向iPhone看齊。
但要真正對標乃至是超越iPhone,就應該在最影響用戶體驗的系統廣告、官方預裝等毒瘤上動真格,敢于斷舍離、敢于壯士斷腕。
畢竟用戶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在充電、拍照,但用戶會無時無刻不在使用你的系統,而在使用系統時,用戶,特別是高端用戶,恐怕并不會喜歡各種廣告推送、各種軟件預裝。
其實在高端市場,把選擇權留給用戶,可能會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