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ill
編輯:VC小草莓
藝術家與商人并不是一對矛盾的存在。積極進取是創意成功的關鍵。
——威爾·貢培茲《像藝術家一樣思考》
當C小姐把自己一手打造的原創IP展“治愈力潮流藝術展”搬進今年的深圳文博會時,她已經在藝術創業的路上走到了第九個年頭。
5月25日C小姐在深圳文博會論壇上分享 ▲
C 小姐(陳曉勤)
藝術策展人、收藏家
藝術系碩士,前《南方都市報》藝術文化記者
頭部藝術自媒體“藝術維C”創始人
曾策劃超20場大型展覽,擔任星巴克、奔馳、宜家家居、南國書香節、深圳文博會等品牌策展人。
C小姐時常覺得自己像一個“拓荒者”。
九年前,她離開傳統媒體創辦藝術自媒體「藝術維C」的時候,身邊幾乎沒有人會做藝術層面的“線上營銷”。
九年后,她決定離開舒適區,打造一個高端藝術美育空間,她似乎又做出了一個在外人看來相當冒險的行徑。
“我們總要去改變,才能擁抱藝術的生命力。”在C小姐看來,她一直在做的,就是創造藝術的新形態,讓它與更多人產生連接。
— Part·01 —
藝術推廣開拓者
“藝術不僅是富人的游戲”
C小姐最初萌生藝術創業的念頭,是因為十年前一次歐洲游學經歷。
她到歐洲的美術館、博物館參觀,發現當地的居民,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能輕而易舉地徜徉在藝術的世界里。廣州美術學院畢業的她,也想把這樣的藝術氛圍帶回中國。
C小姐在歐洲 ▲
那時,C小姐是《南方都市報》的文化藝術記者,采訪過陳丹青、蔡國強、張愛玲文學遺產執行人等文化名人。盡管中國并不缺厲害的藝術家,但是大眾對于藝術的態度是相當疏離的。
“很多人覺得,藝術是有錢人的游戲。藝術收藏品動輒就幾百、上千萬。其實,藝術界也有很多優秀的有才華的藝術家。”C小姐想要改變大眾對藝術的刻板印象。
于是,她從報社辭職,創辦一個集媒體推廣(Communication)、藝術策展(Curation)、藝術收藏(Collection)為一體的新型藝術平臺——藝術自媒體「藝術維C」。
C小姐從寫科普文開始,通過《買得起的藝術收藏》《怎樣用零花錢投資原創藝術品》《致敬美術史大師》系列等上千篇 “由淺入深”藝術干貨,通過9年時間,培養一批對藝術感興趣的忠實讀者。
為了拉近讀者與藝術的距離,C小姐通過「藝術維C」的平臺,舉辦了大大小小上百場藝術活動。
其中「藝游香港巴塞爾」項目,已經連續舉辦七年。這期間,有超過200位來自珠寶、投資、醫療、時尚、設計領域的高凈值人群,跟著C小姐到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體驗真正的藝術收藏之旅。
向右滑動查看「藝術維C藝游香港巴塞爾」留影 ▲
這些鐵粉,讓C小姐看到藝術收藏市場的潛力。“有一年,一位藏家一口氣收藏了12件藝術品。”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能一擲千金。C小姐的粉絲“C友”當中,也有不少人,是第一次收藏藝術品。他們不一定要到巴塞爾,為了讓更多人收藏作品,「藝術維C」開辟了扶持青年藝術家的新路徑,不遺余力地推廣有才華的年輕藝術家。讀者只需幾百幾千元能收藏這些經過藝術維C遴選的有才華的年輕藝術家作品。
從藝術愛好者到藝術推廣者,C小姐用九年時間,實現了自己的“第一個夢”。
— Part·02 —
“二次創業”的初心
讓更多策展人實現自我盈利
除了推廣藝術收藏,C小姐這九年,也以策展人的身份活躍于中國各城市各類空間。科班出身的她對策展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理念,她認為,好的展覽,應該與市場、商業接軌,實現商業、藝術以及策展團隊的三方共贏。
這樣的嘗試,C小姐從2017年就開始了。
她將藝術展帶到咖啡廳,在廣州打造出中國首家藝術星巴克。“喝一杯咖啡學名畫”的宣傳概念,制造出一波打卡潮。星巴克門店銷售額在展覽期間提升了超20%。藝術家的作品,在開幕式上便售出了100%,藝術家接連藝術訂單不斷,人氣上升。“策展人C小姐”也因為該項目,迅速提升知名度而出圈,被更多知名品牌熟悉。
2017年,C小姐通過策展,打造出中國首家藝術星巴克▲
之后,C小姐的合作伙伴不斷擴展,延伸到不同的領域:宜家家居、保利地產、羅浮宮家居藝術中心、華發商都……每個展覽都獲得多方共贏。
包括剛結束不久的第20屆深圳文博會,C小姐帶著她2022年打造的“治愈力”展覽IP奔赴現場,廣獲好評。作為代表廣東團唯一參展的藝術IP,藝術維C團隊將展覽與論壇、競買、直播、電商相結合,這種全新藝術內容輸出,讓藝術家、藝術品以線上線下多種形式與觀眾產生聯動,實現藝術與商業的精彩跨界。
點擊回顧藝術維C在深圳文博會的精彩時刻 ▲
在落地展覽IP的過程中,C小姐產生了“創業升級拓展”的想法。
一方面,C小姐看到“藝術策展”的巨大空間。有不少有商業資源的團隊,都希望找到有執行力的策展方幫他們實現引流和IP變現。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非科班出生的藝術愛好者,也想躋身到策展的行業中來。
因此,C小姐想將過去18年藝術學習經驗,九年所積累的創業經驗、以及驗證過切實可行的藝術推廣模式,分享給更多的人。
C小姐在深圳文博會推廣“藝術策展課”▲
“目前國內的策展人才相對稀缺,而且大部分都欠缺商業思維。”C小姐意識到,想要進一步推動中國藝術的發展進程,僅僅靠她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
藝術美育,培養更多策展人,實現策展人的自我盈利,輻射到更多人群,是她所要投身的“二次創業”。
— Part·03 —
通過優質內容打造美育空間
策展升級為空間運營,創業的“孤注一擲”
C小姐在2024年,給自己設立一個新任務,走出舒適區,打造一個過千平方米的藝術美育空間。她就像九年前,決定創立「藝術維C」那樣,站在了一個很少人走過的路口。
也許沒有人知道前方會通往何處,但C小姐很篤定,打造優質藝術美育的課程內容,是她要做的事情。藝術美育,能讓藝術改變更多的人,是C小姐在“第一次藝術創業”之外的一條更深化的賽道。
首先是策展教育。
藝術史專業科班出身的C小姐一直留意國內藝術教育的發展。隨著展覽走進大眾生活,國內藝術院校開設藝術策展人才培養方向與課程也逐漸增多。
目前國內院校的策展課程多以培養滿足美術館與展覽機構的人才為主,更注重學術性的培育。“面向美術館的需求只是策展的其中一部分。大眾生活越來越需要具有創意和商業思維的策展人。”她說。
但是,在商業空間策展和在純美術館策展是不一樣的。
美術館只需要按照學術性、公眾審美教育來策展就好;好的商業空間的策展,除此之外,更需要考量商業邏輯與大眾審美與話題度。這些在專業院校的培養中,相對較少涉獵。
同時,C小姐在策展中特別強調“自我造血”。策展人如何建立起一套可實現收益的策展模式,是她希望通過課程傳授給大家的“秘訣”。
“策展人不只是為藝術家服務,他們也要在策展過程中實現多方的自我盈利。能帶來商業利益的展覽,對藝術家、場地方、合作方都有好處。”C小姐說。
其次,是親子美育體系。
“中國教育的課程很多,但是獨獨缺了藝術素養這塊。”這是做了二胎媽媽以后,C小姐最深的體會。
目前,市面上的美育課程,大多是針對小孩的,而且偏重于功能性。C小姐認為這并不夠。
“家長的美感,也是美育課程重要的一部分。這也是我自己的經驗。”現在C小姐家里的兩個小孩,他們自小跟著媽媽一起去看展,都非常喜歡畫畫。“畫起畫來特別專注,讓我很省心。”
所以,C小姐想做的,是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在藝術熏陶下成長,通過課程提升家長和孩子的想象力與審美,讓一個個“中國家庭”了解藝術、愛上藝術、收藏藝術。
此時的她,又想起在歐洲博物館看到的那個畫面,小孩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快樂地享受藝術時光。“要實現全民藝術的氛圍,只有從最底層的教育抓起。”將培養專業藝術人才與親子美育結合,是C小姐在“二次創業”中要實現的理想圖景。
最近,C小姐在位于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附近的信義會館,忙碌著她的新規劃。這將會是她理想的起航地,一個全新的高端美育空間——維C藝術空間(信義會館店)。
事實上,在2018年的時候,C小姐就開始對美育空間的探索:她將自己100平方的工作室改造成個人藝術空間“VC Home”(戳文章可讀:)
這個改造,讓藝術成功破圈。宜家家居找到C小姐,讓她設計一個藝術樣板間,將她真實故事與經歷融合在宜家家居樣板間,持續火爆一年。
C小姐相信,藝術場域能影響更多的人。
新的空間,有上下兩層共1000平方米的面積。今年暑期,全新升級的“治愈力—潮流藝術展”將會落地。而C小姐與她的藝術家朋友,開發的藝術課程,也將正式對外招生。
在全新的維C藝術空間,她可以將“IP展覽落地+藝術美育”的夢想版圖變成現實。
九年前,C小姐選擇了“線上自媒體”這一條少數人走的路,獲得了她第一次創業的成功。九年后,C小姐從線上走到線下,從原來100平方的空間擴張到1000平方。她依然是那個渴望改變規則的藝術拓荒者。只是此時,站在她的身后的,多了一群人——有與「藝術維C」一路成長的C友,也有和C小姐并肩作戰的團隊、合伙人、藝術家朋友。
“用藝術影響更多的人,讓更多人愛上藝術”,是C小姐一路前行的動力。
「藝術維C」是頭部藝術自媒體IP,由專業藝術策展人、藝術顧問陳曉勤(C小姐)出品。2015年創辦至今,多次榮獲字節跳動、騰訊頒發的優質內容創作、優秀頭部KOL等榮譽,吸引全網高凈值用戶關注,目前沉淀優質大型社群私域。「藝術維C」涵蓋“3C”業務:藝術自媒體IP(Communication)、藝術策展(Curation)、藝術收藏(Collection),簽約合作藝術家過百名,合作知名品牌超百家。
抖音 小紅書 微博 |C小姐生活美學
別忘了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