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翻篇時,每個人都在雀躍,最難的一年已經過去。但可能沒有人想到,2024年上半年會如此之難,如此之卷。
似乎所有的行業都在失序、失控中,掙扎、革新、重塑,甚至是重生。汽車行業亦是如此。這時,我才第一次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既然是變,就意味著一定會經歷陣痛。在還完成蛻變之前,所有的困難都在所難免,所有的問題都是有意義的。
有一家車企,正在經歷這一過程,而且以漂亮的回升姿態,重塑自己。這家車企叫做東風日產。
上月,緊湊級轎車銷量公布,軒逸(參數丨圖片)以31600臺奪冠,緊隨其后是秦PLUS DM-i 和驅逐艦05。今年1-5月累計批售28萬臺,同比增長3.8%,東風日產成為日系合資車企里年累銷量唯一同比正增長的企業。
這充分說明,即使有比亞迪的圍追堵截,但東風日產的企業韌性比外界想象得要強得多。實在的數據給人信心,在這個處處充滿焦慮的當下,信心比金子貴!
更讓人有信心的是,6月16日,在東風日產廣州總部基地,隨著探陸兩驅6座新級別車型的矚目登場,東風日產1600萬整車產銷宣告正式達成。
從2003年的第一臺SUNNY陽光下線,到2024年的1600萬整車銷量達成,在東風日產21年的征途里,創造了諸多“東風日產速度”。
2008年,東風日產僅用5年時間便達成100萬輛產銷規模,創造行業最快達成速度;2013年,僅用10年時間達成累計450萬輛產銷,再次刷新行業紀錄。2018年,東風日產實現1000萬輛目標的最快行業紀錄;2022年,東風日產再次高質量邁過1500萬規模大關,成為國內最快達成1500萬的合資車企。
如今,東風日產扛住了壓力,1600萬產銷規模高質量達成,再次用東風日產速度創造了日系合資品牌的新紀錄,站穩行業第一梯隊。
對于東風日產而言,1600萬輛整車的達成,是打破陰霾籠罩的一束強光。它所蘊含的意義是深遠的,更折射了這家公司執行了堅定而富有變化的長期主義的結果。
21年!1600萬輛!如果不是真正堅持長期主義,如果不是有清晰的使命和信念,如果不是有足夠的穿透不確定性迷霧的眼力和定力,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風物長宜放眼量!即使新勢力風頭正盛,但是真正實現企業盈利幾乎沒有,“割韭菜”倒是常態。讓子彈再飛一會,再過三五年,以短期利益為目的一些車企,恐怕早被市場淘汰了。威馬、高合、愛馳等這些新勢力,帶著資本高光而來,如今已經倉皇逃離。
我不認同,合資車企衰敗論的說法。車企曲線式的發展,再正常不過了。即使到了谷底,有韌性的車企也會觸底反彈。這種反彈力,源自長期建立的企業體系力,源自強大的技術底蘊,源自富有變化的長期主義。
東風日產就是這種企業,當大環境不確定時,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東風日產這個組織對未來的強大信念。越是不確定,這種確定的使命和信念所體現出來的力量,比任何時刻都更加深刻、更加清晰。
站在1600萬整車產銷的新起點上,勾畫出美好的人·車·生活新圖景。這就是東風日產確定的使命和信念。
那東風日產會怎么做呢?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周鋒表示,“未來,東風日產將通過技術驅動產品變革,基于GLOCAL的新模式,以日產全球技術和制造品質為根基,進一步整合本土研發優勢,打造一系列新能源和智能化產品,促成東風日產未來新的增長極。”
東風日產的“GLOCAL”模式,事實上就是富有變化的長期主義在起作用。東風和日產合作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了,現在進入了新合資的時代。東風日產并沒有回避,而是積極擁抱它。
“之前我們是全球技術到中國,現在變成中國技術開始進到合資品牌。簡單理解就是合資的技術由從全球到中國,如今是中國的技術進入合資品牌,接下來合資品牌要從中國再走出去,這是我們的‘三步走’,應該是非常清晰的。”之前在北京車展上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政浩如此表示。
換句話說,以后東風日產新車的技術,不再是以前日產單一的技術,而包括了來自東風的技術,特別是新能源技術和智能化技術。
另外,東風日產將實施“油電同智”策略,通過與頭部智能企業的合作以及自研能力的結合,把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共同往智能化發展,并在不同產品線上形成差異化優勢,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我想,未來,在新能源市場必定會有東風日產的一席之地。畢竟日產也是造電車的先驅,也積累了豐富的電車技術。再加上東風新能源技術、智能化技術的加持,東風日產的新能源產品是值得期待的。
東風日產計劃在未來3年推出5款日產品牌新能源車,涵蓋轎車、SUV,動力涵蓋純電和混合動力,展現“GLOCAL新模式”的最新應用成果。純電轎車Epoch將成為首款上市的車型,并計劃在1年內推出量產版。
與此同時,東風日產也開始為自主研發登上全球舞臺做準備。
2023年11月11日,東風有限正式發布“啟DNA+”新戰略,這一戰略的推出,意味著東風日產的合資事業開始了新的征程:以中國資產、中國速度、中國標準為起點,踐行在中國、為中國、向全球的發展道路。
從2025年開始,東風有限啟動出口事業,其中包含4款日產品牌新能源車型。目標初定為每年10萬輛,其中包括4款自主設計的日產品牌車型。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能源化與智能化浪潮中,東風日產始終快速響應,是國內新能源轉型最徹底的合資車企、自主研發能力最強的合資車企,和增長潛力最大的合資品牌。
我們也相信,轉型革新的成果將會在未來的新車型上嶄露頭角。合資品牌一定不是落后品牌,革新之后的合資品牌,一定仍是市場中的金漆招牌。
一時的網紅品牌,注定走不遠的。我始終不相信,沒有足夠里程試驗的車型,一年就能研發出的車型,它能紅多久?它有多可靠?
東風日產,21年的風雨歷程,在中國汽車史、中國合資汽車史中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第1輛到1600萬輛,東風日產就像大江大河,從它這里分流出的人·車·生活的涓涓細流,溫暖了無數個中國家庭。
1600萬輛,是過往,也是序章。不留戀過往,也不妄自菲薄,以新合資時代轉型引領者的嶄新姿態,21歲再出發。
再難,難不過創業初期;再卷,也有應對之策。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東風日產已躬身入局,未來可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