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都是我的必逛項目,6月19日,BIBF如期而至,這次展會上亮點很多,當然最讓我驚喜的還是AI用到了讀書這件“小事”上!
華為閱讀更是受益于華為的強大AI技術,帶來了多方面的驚喜!感受最明顯的就是在電子屏上也能獲得紙質書的閱讀質感,還加入了畫面、動效等,讓閱讀更有畫面感。同時華為閱讀又擺脫了紙質書的厚重和不方便攜帶,讓人隨時隨地擁有一個“隨身圖書館”。
基于華為的內容推薦大模型,華為閱讀可以根據不同場景和終端精準推薦書籍,無論是在上班路上,還是在家中休閑,華為閱讀都能根據具體場景推薦合適的書籍。這也免去了我面對那么多書不知道該去讀哪一本的煩惱,一招解決“選擇困難癥”。
在聽書領域,華為閱讀也不甘示弱。不僅提供了高品質、個性化的音色,還有定制人聲功能,通過錄制20句話,系統就能生成專屬的語音包,讓定制聲音為自己伴讀,讓我感受到了聽書的親切和生動。
在不同的華為設備上,只要登陸了同一個華為賬號,個人閱讀記錄、正在閱讀的書籍等就可以無縫流轉,無論在手機、電腦、還是平板上,都能獲得無縫銜接的閱讀體驗。
華為閱讀領導也在“出版與技術創新論壇“上展示了華為閱讀先進的AI技術如何全面賦能出版領域,不僅打造了選、看、觸、聽一站式的智能體驗,還將推出精品書AI制作平臺,快速批量生成精品書,推動“AI+出版”行業發展。
可以期待,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華為閱讀也將迎來更多的創新和變革。我已經開始憧憬未來的閱讀場景了:AI將在內容分發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僅幫助我這樣的讀者推薦書,更能幫助出版方選擇書,根據華為閱讀上的熱門內容風格,反向推動出版商出品更多的讀者喜歡的書籍。
未來的閱讀應用可能會引入更多的AI交互元素,例如智能助手、語音識別、情感分析等,使得閱讀過程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用戶不僅可以通過語音指令進行操作,還能享受到更加自然流暢的交互體驗。
AI還將在內容生態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通過大模型構建用戶畫像,AI能夠幫助內容平臺精細化用戶標簽,精準制定新書宣發策略。這不僅能激活內容消費增長,也能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和高質量的內容選擇。
結語: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AI技術無疑為閱讀帶來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希望更多的閱讀應用能借鑒華為閱讀的成功經驗,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提升用戶體驗,為廣大讀者帶來更多的閱讀樂趣和價值。讓我們共同期待,AI賦能閱讀的美好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