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晚,我國斜弱視與小兒眼科開拓者之一、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博士生導師趙堪興教授從廣州飛抵成都。此行,他的目的非常明確,正如他的微信名一樣:關心孩子!
而就在趙堪興教授飛行在天空中的時候,40名疑難斜弱視患兒已翹首以待。其中,一名6歲的非常特殊的斜視患兒,已經住進成都愛迪眼科醫院,并已先期接受愛迪眼科小兒眼科專家廖俊教授的術前檢查,正靜靜地等待趙堪興教授的到來,準備接受手術。
據了解,趙堪興教授原計劃于6月14日下午抵達成都,但由于航班延誤,“關心孩子”心切的他立刻改簽了航班,最終于當晚飛抵成都。顧不得舟車勞頓,他當晚就會診了20名疑難斜弱視患者后,又立即為愛迪眼科一位特殊斜視兒童進行了第一次檢查,并指出了患兒斜視的特殊性。
為了趕在6月15日一早為6歲的特殊斜視患兒手術,趙堪興教授14日晚會診結束后,決定到成都愛迪眼科醫院附近的賓館住下,并于早上7點半與愛迪眼科廖俊教授等再次對該患兒展開檢查和會診。
據廖俊教授介紹,這名來自四川內江的患兒一年前在外院做過雙眼外斜視手術,手術后又出現了內斜視,所以慕名求醫到天津醫科大學眼科臨床學院請趙堪興教授會診。為避免小朋友來回奔波,趙堪興教授建議患兒家長先回四川,屆時到成都愛迪眼科醫院為患兒會診并手術。
經會診,該患兒的斜視很特殊,也很疑難:連續性內斜視合并有雙眼垂直分離性的斜視,旋轉性眼球震顫,測量過程中斜視度不穩定,變化很大,手術難度極大。6月15日8時40分,該患兒進入手術室,兩位專家通過術中反復牽拉實驗確定手術方案,這臺超高難度的非共同性斜視矯正術(左眼內直肌徙后+下斜肌前轉位術+右眼外直肌探查+右眼外直肌前徙+下斜肌BT術),由趙堪興教授和廖俊教授聯袂實施。麻醉清醒后孩子眼睛位置恢復正常。
手術進行了一小時二十分鐘。當孩子被推出手術室,其父母看到孩子恢復正常的眼睛時,百感交集,感恩之情無以言表。而此時,趙堪興教授和廖俊教授來不及安慰他們,又匆匆趕到小兒眼科門診,為慕名而來的20名疑難斜弱視患兒進行聯合會診。
據廖俊教授介紹,趙堪興教授此番會診的病例包括先天性眼球纖維化、痛性眼肌麻痹、連續性內斜、雙眼SOP、嬰幼兒內斜、外院多次斜視術后會診等,其復雜與疑難程度可見一斑。
據了解,趙堪興教授是我國眼科學領軍人物、斜弱視與小兒眼科著名專家,在復雜斜視、眼球震顫、垂直斜視診治和兒童弱視預防與規范化診療、學齡前兒童正常視力研究及近視防控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為我國斜視與小兒眼科技術進步、學科發展、梯隊建設和國際化做出了卓越貢獻。(供稿:眼科質控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