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銀行們苦日子來了
最近一段時間銀行的日子并不是很好過。股價一直在調整,而房貸利率的持續下調更讓銀行們持續過著苦日子。
最近央行表示,全國大部分城市已取消房貸利率下限。北京、上海、深圳雖然未取消房貸利率下限,但普遍低于LPR。
房貸作為銀行最優質資產,一線城市又是銀行房貸主要貢獻者,房貸利率的下調對銀行利潤影響是巨大的。
這不,越來越多銀行扛不住了!
據金融時報,近一個月,廣東、廣西、河南、湖北、貴州、哈爾濱、山西、深圳等多地的中小銀行對存款掛牌利率進行了調整,降幅最高可達60個基點。目前利率在3%以上的定期存款已難覓蹤影。
銀行把存款利率降了,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在預期之內的,因為房貸利率降了如果存款利率沒降,銀行凈息差將進一步被壓縮。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銀行自身對凈息差都極為關注,對銀行來說,凈息差太低就意味更加要過苦日子。
截至2023年末,商業銀行重要指標凈息差下滑至1.69%,首次跌破1.7%關口。已突破了《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中自律機制合意凈息差1.8%的臨界值。
所以銀行凈息差需要穩。
5月23日,國家發改委、央行等四部門發布的通知提到:持續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在保持商業銀行凈息差基本穩定的基礎上,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而在房貸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保持銀行凈息差穩定,存款利率下調將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證券時報近期文章提到:對銀行而言,存款利率的新一輪下調也將迎來合適的窗口期。
二、存款利率下行,理財收益率也開始下調
據財聯社,近期,多只銀行理財產品下調業績比較基準,有產品調整幅度可達130BP。比如民生理財貴竹慧贏添利固收增強一年定開9 號理財產品近期出現下調,整前業績比較基準為3.7%-5.3%,調整后為3.1%-4.0%。
業績基準是銀行預估收益,它的下調意味著銀行偏固收類理財預期收益率下降。業績比較基準下調與存款利率下行有關,因為銀行理財很大一部分底層資產就是存款或債券。
近期,銀行提前終止理財產品的消息也上了熱搜,這說明銀行確實吼不住了,原來預期較高的收益率無法實現,現在只能退出。背后的原因當然是利率在走低,對銀行來說長期維持高息產品是巨大壓力。
此外,據上證報,部分保險公司為符合公司風險管控要求,將于6月30日正式停售3.0%的增額終身壽險,并將于7月1日上市預定利率2.75%的增額終身壽險,并且新產品已經報備成功。
對保險業來說,每一次預定利率下調都是業內頭等大事。最近幾年,預定利率連續下調,從4.025%降到3.5%,去年降到3%,現在又預期降到2.75%。
主要原因是市場利率在下調,特別是存款利率的下調。
可見,市場利率、存款利率下調將是未來長期趨勢,而這當中存款利率的下調也將意味著固收類理財收益率也是持續下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