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岳廟其實很多城市都有,供奉的東岳大帝更是主管人間萬物生殺的神仙,所以,在古代,東岳廟幾乎和城隍廟一樣是每個地方的標配,而山西蒲縣的東岳廟更是其中之魁首,它大唐貞觀年前就已經存在,距今最少也有一千五百年歷史。最有特色的是它地獄府內的明代塑像,大小與真人相同,大白天進去也陰森森令人膽寒。
從小西天出來,下一站就是蒲縣的東岳廟,從小西天到東岳廟,特意繞了個圈,去五鹿山走了走,雖然說,五鹿山沒有南方森林那樣的參天大樹,但也是植被茂密,層然疊翠,開車行駛在其中,我把車窗都打開,深深呼吸著這清新的,又略帶著一點甜絲絲的空氣。真不敢相信,這里居然是以產煤著稱的山西。
大家看,風景不錯吧!這里已經開辟成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條全新的柏油路穿山而過,一路上還有好幾個平坦的觀景臺,在這里露營絕對爽!下次帶上露營裝備過來試試。
進入東岳廟之前,有一個獨立的小廟,華池宮(不是華清池,我第一眼也是看成了華清池),是紀念華佗的,故又稱華佗廟。是在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遷建到這里的。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為啥要在東岳廟前建華佗廟?難道是說,華佗治不好的就直接往后走去東岳廟?
長長的甬道通往廟門,還沒進門就感覺到了絲絲涼意。
老規矩,先拍一張打卡照。我這是剛出“西天”又進“地獄”,主打的就是一個陰陽兩界穿梭。
進入山門,正對面就是樂樓,其實就是戲臺,當然這個戲不是唱給人聽的,是唱給神仙聽的。這里有個小細節,看樂樓入口那副對聯:“伐吾山林吾無語,傷汝性命汝難逃”,這是清末這里樹木盜伐嚴重,縣令實在沒辦法,就假說東岳大帝托夢,誰再砍樹就請他去喝茶,這才絕了盜伐風氣。看來迷性也有一定的好處,好管?。?/p>
東岳廟是四合院式建筑,沿著中軸線自南往北是一進一進又一進,一直到最后的地獄,我數了一下,有九進之多。四個角落還有角樓(故宮的西北角樓,那簡直成了北京的名片),那可都是元代、明代留存的遺跡,值得用心慢慢的去感受。
穿過天王殿、樂樓,就到了東岳廟的中心,行宮大殿。不過必須要提一下行宮大殿前的兩個亭子,獻亭和看亭。顧名思義,獻亭就是為東岳大帝供獻祭品、進行祭祀活動的地方??赐そㄓ诿骱槲涫四辏ü?385年)是當時地方官吏看戲的地方,好奇的是,連個凳子都沒有,難道是站著看?不過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木雕實在太精湛了,不但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而且工藝精湛、風格獨特,簡直就是山西木雕集大成者!值得去細細品味。比如,這雕花,這可是一千多年的歷史啊!隱隱約約還能看到木建上曾經的繪畫,山西的古跡就是這么原滋原味,仿佛讓人置身于厚重的歷史中。
東岳廟的主體建筑,行宮大殿。重檐歇山頂式,供奉東岳大帝黃飛虎的坐像,這個建筑是明代遺物,其中廊下柱礎多為元代形制,而前檐明間北側平柱下柱礎石是宋金遺物。這要放在其他省,不得里三層外層的供起來?你看人家山西,不稀奇,隨便看。就是那么霸氣!
兩側是七十二司,七十二司其實就是東岳大帝下的七十二個專職衙門,比如“官職司”,掌管記錄各級官吏之清濁;山林鬼神司,負責監管山林間的鬼神,包括花神、山神、藥神、樹神等;詞狀司,專管立案審查;等等吧,太多了,我不一一寫全了,反正涵蓋了人間的方方面面。嘆為觀止啊!
走到底,就是“地獄”入口,看看這對聯,上聯:此處衙門難行賄;下聯:下邊官府不容情。此聯諷刺了人世間的某些亂像,反正陽間你做了啥壞事,陰間就難逃地獄之苦。朋友們,我要從這個門下去啦!
從入口下去,出來右邊就是東曹(出口那就是西曹),供奉的是六部曹官,我們平時說的陰曹地府,這個曹就是指的他們。里面的照片我就不放出來了?。∶獾脟樀侥銈?,哇哈哈哈!
長長的回廊連接東西曹,站在回廊上遠觀,風景很美,不過這里可不是賞風景的地方,回廊的腳下,就是“地獄”,是不是突然感覺有點燙腳了?哇哈哈哈!
東西曹的中間,是三個窯洞,分別是供奉地藏王菩薩的地藏祠;供奉羅剎魔王(專職超度屈死者的靈魂)的面然堂,也叫瑜珈宮(非此瑜伽);供奉觀音的觀音堂,也叫珞珈宮,從這三個窯洞正面的階梯下去才是真正進入了“地獄”。
再下去后,正面是五岳殿,殿中間就是東岳大帝黃飛虎,另外四個自然就是南岳大帝崇黑虎、中岳大帝聞聘,北岳大帝崔英和西岳大帝蔣雄了。左右就是十王府,它的另一個名字你肯定知道:地獄。內設有十大閻君及十八重地獄。
這里是東岳廟泥塑藝術之精華。它以佛教“小乘經”中的地獄故事為藍本,塑造了“刀山、油鍋、鋸解、磨碾”等種種酷刑,又以《西游記》中唐王游地獄為線索,穿插了“龍王告狀”“劉全進瓜”等故事,從“酆都城”開始到“輪回轉生”結束。
共有塑像一百四十余尊,大多數都是明代原作,完整保存至今,已經六百余年歷史。其實大白天進去參觀,也沒那么可怕,都是泥塑而已。
在“地獄”逛了一圈,感覺有點陰森森,得了,趕緊出來吧,門口依舊還有一副對聯:善惡到頭皆對簿,權衡一點無私情。這幅對聯的意思不是很明白,有懂的朋友留言告知??!
從“地獄”出來,原路返回,卻驚詫的發現,原來樂樓那么精美!大家看橫楣,多么精致的木雕!內容是人物故事,左為“漁樵”,右為“耕讀”,中間是“八仙慶壽”,還有大片的花卉穿插陪襯,工藝如此細致如此精巧,簡直堪比江南“蘇繡”!
我記得戲臺左右出入口分別是“出將”和“入相”,這個怎么那么奇怪,是“云和”、“昭華”,難道給神仙唱戲連出入口都不一樣?而且,中間的牌匾“神人議和”,是不是直白的表明,咱人與神和諧共處,互不侵犯?
山西的古跡就是人性化,可以登臨上去近距離的參觀,這可是近千年歷史的文物??!不過我轉頭看見右上角的“市上?!?,一下子懵了,難道這里還和我老家有歷史淵源?轉念一想,這實在不大可能。結合右邊的“樓中蜃”,仔細想了想,應該是“海市蜃樓”的意思,描繪虛無縹緲的意境吧?
進入后場看了看,那里是演員們備場的地方,板壁上留有從乾隆至民國二百年間來此演唱過的戲班題記,看著這些幾百年前留下的字跡,仿佛那些演員剛離去不久,前一秒還在這里嘰嘰咋咋的談論著演出效果……
站在角樓登高遠眺,整個東岳廟處于柏山之巔,地理位置極佳,不遠處就是蒲縣縣城。
行宮大殿角落里的古鐘,居然也是可以隨意敲的,我沒忍住,也上去敲了幾下,嘿嘿嘿!
繼續往外走,天王殿和山門之間居然有一座小小的天橋,好想上去看看??!可惜不讓上。
好啦!出山門了,開始下山咯。
對面山林中的那個白色建筑應該是將軍祠吧?可惜沒有開放,不讓上去參觀。不過也好,給下次再來創造了一個理由。
攻略
地理位置:山西省臨汾市蒲縣東岳廟景區
門票價格:¥35/人
開放時間:8:30~18:00
大約用時:半天
到達交通:臨汾市329省道直達,距京昆高速也僅58公里。
自駕停車:景區在山腳下有停車場,但停車場到半山腰山門有一段不短的上山路,不允許自駕上山,要么徒步要么搭乘當地人的摩的上山。
當地食宿:可以住在蒲縣縣城或者臨汾市區,建議住在臨汾市區,可選擇更多。
附近景點:小西天、五鹿山、人祖山等
全國很多東岳廟,我也去了不少東岳廟,包括泰山上那個,但我還是覺得蒲縣這個東岳廟是最棒最值得一游的,雖然它名氣不如泰山東岳廟,雖然它地處偏僻,但你只要來過就會為它那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精美的木雕藝術所折服。不過我還是要特別說明一下,雖然人家允許游客親近文物,但咱們也要珍惜這樣的機會,愛護文物,在觸摸之前最好詢問一下工作人員,可別多年以后山西也里三層外三層的只讓遠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